读了古古先生的《穷人缺什么》一书,感慨颇多,获益匪浅。古古先生以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敏锐的洞察力,详细分析了穷人和富人的思想、特点和行为,找到了凿凿有据的穷人为什么穷的五大原因,即:穷人缺钱,穷人缺心计,穷人缺方法,穷人缺品味,穷人缺帮助。原因是找到了,可是穷人的命运却很难改变,因为穷人生来就处于不利的卑贱地位,很难高瞻远瞩,少时的鸿鹄之志,后来迫于等米下锅的生计,日削月朘,殆无孑遗,只好仰人鼻息,为富人的事业添砖加瓦。
孔子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在孔子看来,求得富贵,应当走正道,不以正道得到的财富是保不住的。孔子认为,在政治清明的国家里,富贵是光荣的,贫贱是可耻的。但从古古分析穷人为啥穷的原因里,并看不到贫富和品德的关系,因为他认为人的贫富和人的善恶无关。
“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化就有钱”,这句话已成了人们的口头禅,大家早就将金钱和道德联系了起来。我虽不完全赞同这句话,但也不完全地反对。可古古先生却认为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富人的变坏,是在没富的时候就开始了。这句话听起来蛮有道理并符合自然界的规律,就像鸡蛋能孵出小鸡,石头不能一样有说服力。
但人的善恶是天生的吗?或是在小的时候就形成了吗?
笔者对这个观点有些微词。“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无论是大善人、大恶人在婴儿的时候都十分的可爱,招人喜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教化环境的改变,人的思想在不停地发生变化,有些人变得仍然可爱,可有些人则变得让人讨厌起来。这种变化虽然在世界观形成的年龄段尤为显著,但在后来阶段对人的思想变化仍然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其实,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的改变,无论人的年龄多大,都会对人的思想产生影响,当然极少数的圣人除外。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这个世界上,人都有两面性,一面是善良的,一面是不善良的,甚至是丑恶的。人的善恶行为当然和人的品德素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也和人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有关。毛泽东曾是人们心目中的神,他的品质毋庸置疑。在他风华正茂的时候,他胸怀天下,心系国家,把实现共产主义当做他最崇高的理想和事业。他曾对斯诺说,“我年轻的时候对女人不感兴趣。”可到了后来,随着地位和权力的稳固,随着局势和环境的好转,他逐渐对女人感起兴趣来,并传出了一些绯闻。后来他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地位,举全国之力发动文化大革命,将那些开国功臣打倒并再踏上一只脚,他这些表现和年青时思想简直判若两人。当然这些和他的功劳相比,不过是大醇小疵,不足齿数。就像孔子评价管仲一样,尽管他贪财无礼,但孔子仍然赞叹道“如斯仁,如斯仁!”由此看来,就连伟人的思想都在随着地位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更何况我们普通的老百姓了。
林彪早期不仅功劳赫赫,而且对党和国家也算忠诚,可后来由于形势所迫,他却要篡政夺权了。江青和叶群在未出山之前,其实都是贤妻良母型的女人,可一旦当政掌权,人就变坏了,开始独断专行害起人来。明朝的大奸臣严嵩其实也是这样,开始的时候很清廉仁孝,可后来掌握大权以后就变质了,谗害忠良,贪脏枉法,干尽了坏事。王莽以仁孝著称,这未必完全虚伪,至少有五分真实的成分,他在开始的时候绝不会有觊觎皇位之志,他的野心也是随着其地位不断提高而逐渐膨胀起来的。对这些人基因的突变,或许可用大奸似忠来解释,但笔者认为如用孔子 “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的话来解释更为合适。人为了保住既得的利益,往往无所不用其极,所以人的变坏也就不足为怪了。当然,历史上还是有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清官忠臣,但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与世沉浮,随波逐流,以求自保。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人的善恶行为确实和人的贫富地位有关。人们常说,万恶人为首,百善孝为先。毛泽东少时确实不孝,但他却为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彪炳青史的伟绩;王莽严嵩确开始都以仁孝著称,可后来却干了许多坏事。其实,大多数人都想当好人,但由于人性的不知足和追求富贵的心理,或迫于生计和自保,人们往往会做出一些有悖初衷的坏事来。
管仲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人有了饭吃、有了衣穿,才能知道礼节,才能顾及荣辱,才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一个国家只有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社会才能稳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富人比穷人好,至少他们彬彬有礼,懂得廉耻,在表面上不为狗彘不如的事。人有了钱,就有了体面,就有了尊严,就有了社会地位。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在于,人在满足了基本生理欲望之后,下一个要求就是满足自己的尊严,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尊敬自己。要想得到别人的尊重,自己必然要道貌岸然,并做些让人尊敬的事,所以富人一般在表面上都遵纪守法,脸上常挂着仁慈的微笑,并为慈善事业捐款,不像穷人那样常摆出一副我是流氓我怕谁的样子来。
尽管很多富人的资本原始积累是见不得阳光的,甚至是血淋淋的,但一旦发达之后,就变得规矩和仁义起来,就像庄子说的那样:“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无论钱是咋赚来的,人一旦富有了,头上就出现了光环,有了光环,人做事就知道廉耻荣辱了,知道廉耻荣辱,自然就要多做些好事,尽管他们做好事是为了名,最终转化为利,但毕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进步和发展。
孔子说:“仁者安人,智者利仁。”富人不一定是仁者,但多是智者,他们知道利用仁,因为仁德能照亮他们的发财之路。所以,乐善好施,既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智慧。穷人和富人是两个不同的阶级,无论在那个阶级中,都有好人和善人,也都有坏人和恶人。人的秉性不会因为穷富的变化而马上发上改变,但人的行却为会因为穷富的变化而发生重大改变。
富人一般不仇视穷人,但他们从骨子里看不起穷人,虽然他们有时在穷人面前摆出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但那不过是装点仁义的门面或显示自己绅士的风度而已。在稳定的社会中,穷人在富人堆里,虽然受歧视或遭冷眼,但相对较安全,因为穷人身上一无所有,不会引起富人的非分之想,当然美女除外。而富人陷入穷人的堆里,则常常怀着“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惴惴不安的心里,生怕腰缠万贯的他受到不测。
穷人则仇视富人,只要有条件,穷人都想吃大户,至少希望大户为穷人出点血。虽然有“为富不仁”之说,但也有“穷山恶水出刁民”之论。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哪里出现天灾饥荒,哪里出现贫穷饿殍,哪里就容易出现暴民盗匪,哪里就容易出现叛乱起义。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对待那些灾民常常开仓放粮,提供帮助,其主要目的不是济世爱民,而是为了防止暴乱。
就人的秉性而言,穷人和富人都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就行为而言,差别就很大,因为富有是文明的物质基础,贫穷是愚昧滋生的土壤。要想减少野蛮愚昧,要想减少肮脏违法,要想减少犯罪暴乱,就要使人们不至于挨饿受冻,就要使更多的穷人富起来。古人说:“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人吃不饱肚子的时候,往往啥事都能干得出来,不吃嗟来之食的人究竟是个别现象。所以,任何明智的政府,对穷人都采取雪中送炭、立人达人的态度,而不是为丛驱雀,雪上加霜。
司马迁说:“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人生在富人之家,就继承了富贵,生在穷人之家,就秉承了贫穷,要想改变自身的命运并不容易。即使多读几本《穷人缺什么》、《你为什么是穷人》等佳作,也未必能洗掉你身上的穷气,至多只能学会几句口头禅“穷人做事情,富人做事业”、“穷人一旦变为富人,往往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和穷人拜拜”,或知足常乐道:幸福才是硬道理,因为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在向富贵的攀登的人们中,只有少数不畏艰险、聪明睿智的人才能达到富贵的巅峰。
-全文完-
▷ 进入残照花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