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河湾纪亊 三 倒鱼记
陈俊
陈河湾地势低矮,每年夏季容易引起水患。这对陈河湾的每一个人来说,早己是司空见惯,不足为奇。因为,再大的水都不会给每户人家造成较大的灾害。但是,真的被淹,对娃娃们、对小伙子们来说,却又是一件十分快乐、十分欣慰的亊。那高兴的样子,不亚于逢年过节。
你想,这时候门前一片汪洋,对从未见过大海的陈河湾人来说,特别是好动、好耍的男娃娃和男青年来说,算是见到了想像中的“大海“,能不欣喜入狂吗?
于是,一到中午或下午,反正只要太阳一出,或者是只要不冷,小男孩们便三三俩俩或成群结队,光着屁股便在水浅处游水嬉戏,喊声、笑声不绝于耳。大人们便在一旁笑看,绝不干涉。他们知道:男孩们游水之处离陈河湾的小河尚远,根本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之亊——可一万个放心。如若干涉,有煞眼前的风景。
待到大水一退,却是捕鱼的最佳时期。陈河湾的河中多鱼,大水来时便打乱了鱼的生活規律,迫使它们不知其所以然而游向四处。此时,被洪水淹没的稻田有水有草,正是它们求之不得的藏身之所。当然,也是人们想捕捉它们的最佳地方。
此时,若将被淹稻田的任意一个田的几边的田坎用田中之泥筑起小堤埂,便可倒鱼。注意亊项:一,筑小堤埂,不要用泥太多。挖多了会影响收成,要遭田主人的骂。若是自己家的田就无所谓。二,挖泥时,不要损坏庄稼。这是天理良心,也是社会公德,非常重要!三,小堤埂筑完后,不要急着倒鱼。因为,此时田中的鱼,己成瓮中之鳖,待你去生擒活捉。你想,鱼在河中时河水在流动。现在,宛如一潭死水,鱼儿不知就里,自然万分着急!它们多么想回到那活水之中,过它们长期习惯了的那种生活环境内。稍过一时,你可选低矮处,将小堤埂挖开一缺口,再把亊先准备好的“吓笆”接在缺口处,鱼一见水在流动势必顺流而至,进入“吓笆”,立即就范。将鱼捉住后,便放进亊先准备好的笆篓之中。笆篓口用野草塞牢,以防鱼跃出来。这是乘水往外流之机捕鱼之法。将田中之水有意放出来,也叫“倒水”。借倒水而捕捉鱼,所以叫倒鱼。若此田中的鱼多,可倒得几斤或十多斤;再少也有一两斤。运气好,可倒得鲤鱼或鲢鱼;运气不佳,可能会有螃蟹或黄鳝的光顾。因为,螃蟹和黄鳝陈河湾人一般是不吃的。你也不要沮丧,万亊难料,天意如此,怨不得他人。
若洪水在晚上退时,只好在晚上去倒鱼。但,晚上倒鱼别有一般风趣,也是别有一番享受。而这一生活情趣,却是城里人终身难见、不敢想像的憾事。
晚上去倒鱼必备的渔具仍然是“吓笆”和“笆篓”。除此而外,必备一把竹扇。夏天的晚上蚊虫多,得用竹扇驱赶蚊虫。另外,若天色不好,尚须带斗笠以遮雨。此时,若在河这边倒鱼则好办;倘若在河那边去倒鱼,就比较麻烦。因为,桥己被洪水淹没四五尺深,要想衣服不被水湿透是过去不了的。而且,桥离住处路途远,也不方便。最好的办法,是脱光衣服、一丝不挂;再将衣裤包于头上,带着渔具等游水过河。反正是晚上无人看见,不会令人难为情。过了河后,再将衣裤穿上,便可以准备倒鱼了。
这时,先得选好在哪个田中倒鱼,然后筑好小堤埂,即可倒鱼了。晚上倒鱼,是看不见鱼进还是没有进“吓笆”,全凭扶在“吓笆”上的手的感觉来判断鱼进了没有?原因是:鱼,生活在活水之中,因四周的田坎筑起了小提埂水便不流动,打破陈它们的生浩規律。如今,因开始倒鱼,水又流动起来。它们一见此景高兴异常,立即顺流而下游进“吓笆”,匆忙中力气很大,撞击“吓笆”的力量也随之而大。若是鲤鱼力量更大,撞击力量也更大,甚至会在“吓笆”内“啪啪啪”作响。倒鱼之人己有感觉,将右手五个指头张开,伸进“吓笆”内就可将鱼捕获。然后,放进“笆篓”,塞上野草。
此时,若有月光依稀可见不远处的村庄笼罩在夜幕之下,如梦如幻;另有各类小虫的鸣叫声,小河中的流水声,呈现出农村特有的夜景。实在令人心旷神怡,暗自叫绝。此时的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其乐无穷,远远超过了倒鱼的乐趣。大有“倒鱼之意不在鱼,在于村水之间”之感。
此时,若有人也在夜间倒鱼,是不会相互交谈,通报战果。说话会吓跑鱼,影响倒鱼。只有战斗结束后,方可交谈,也可以一同归家。
这里介绍一下“吓笆”。“吓笆”是竹制品,很轻便。由两部份组成,一是笆身,吓笆的身体;二是吓笆的扶手。
先说笆身。笆身的头部处是由一片三四厘米宽的厚竹火烤成下平上楕圓形,交汇处在上方,用嫩竹划开成篾片,再将篾片启开成篾条,用青篾条将交汇处绑牢,这是第一步;第二步,从头部向左右系上一米左右的青篾条,只系至两边的一半处(注意:此青篾条是用老竹划开,然后用刀轻轻削去青篾条四边的锋愣处,黄篾处也要用刀削去锋愣方可用。如此,在“吓笆”内去捉鱼时才不会被竹篾把手划伤。青篾条之间的距离不可太宽,宽了会漏鱼;第三步,也是用未启过的青篾条橫向将先系上去的青篾条编牢。其距离以牢固为准。编时,由大至小编制成尾巴状;第四步,用一截一手可握牢的竹子,一端用锯子锯去一半,再把被锯过的用刀划下,用火烤留下的一半,使其能弯曲并绑牢于头部的楕圓形上的中间。另一端,用锯和刀开上一个上下相通的长方形口,将尾巴处的青篾条从长方形口中穿过,再绑牢于这截竹上,“吓笆”做成了。
当然,上面所述之亊都是六十年代前之亊。农药一出现,陈河湾的河中鱼便大大减少。再往后,河中则无鱼了,自然就无人去倒鱼了。“倒鱼”则成了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陈河湾人的脑海中……
-全文完-
▷ 进入方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