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被潜规则害死的和珅一盏心灯

发表于-2010年06月17日 下午5:07评论-1条

电视剧《嘉庆皇帝》里有这样一个情节:嘉庆皇帝永琰刚登基不久,处处受制于和珅。和珅凭借与太上皇非同寻常的关系和几十年经营的关系网,经常和嘉庆皇帝作对,嘉庆皇帝也拿他没办法。一次嘉庆皇帝实在气急不过,跑到太上皇面前告状。乾隆皇帝正在御花园散步,他一边走一边听着儿子诉苦,末了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和珅,现在还不能动他,我是把他留给你将来立威的……”闻听此言,我恍然大悟,真有“一句惊醒梦中人”的感觉。以前我心里一直有个疑问,和珅如此独揽大权、贪得无厌,难道乾隆皇帝真的一点不知情吗?如果知情为什么不趁早杀掉他,替儿子剪除心腹大患呢?看到这儿,我才明白乾隆皇帝并没有老糊涂,他的心思缜密得很,其实早就做了打算,我们不得不佩服他的深谋远虑。

别看这短短的一句话,至少包涵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乾隆皇帝并不是不知道和珅的劣迹,也不是不想杀和珅,只不过是不想通过自己的手。第二层意思是,他不杀和珅的理由是想把他留给嘉庆皇帝,让儿子杀之并以此在朝中立威。其实乾隆皇帝的话语里应该还埋有第三层意思没有说出来,即他不杀和珅的另外一个理由是不想让天下人耻笑,因为和珅是他最宠爱的心腹,如果亲手杀了和珅,天下人会怎么看待他,朝中的大臣也一定会感到心寒,所以只要他还没死,和珅是一定不能杀的。

藏在心里的老疙瘩终于解除了,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我总觉得心里有点不踏实:历史上,乾隆皇帝真的对嘉庆皇帝说过这句话吗?为什么以前我在看小说《嘉庆皇帝》的时候没有发现这句话呢?如果真有的话凭我对历史人物的好奇和敏感应该不会忽略或者忘记啊,是不是编剧杜撰的呢?

尽管电视已经播放很久了,但这个新的疑问一直没有解除,它老是在我心里憋着,时而不时地冒出来拷问我一下,这可能与我学文科出身、喜欢刨根问底的习惯有关。不过慢慢地我对这句话的真实性已经失去了兴趣,转而开始关注这句话所包含的用意和目的。细细品味,暗藏杀机,不觉惊出一身冷汗——这句看似轻描谈写、毫不经意的话背后可是关系着一大家子的性命啦!虽然这句话从头到尾没带一个“杀”字,但却字字见血,真是杀人于无形。举手投足之间,乾隆皇帝就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如此轻松,如此果断,如此魄力,我想历史上恐怕只有周瑜一人能与之媲美,真有其“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之风范。

由此我们可以想象,自此次谈话以后,和珅其实等于已经被乾隆皇帝父子判了死刑,只不过没有立即执行而已,这和古代死刑犯斩监侯没什么两样。有了这道“谕旨”,嘉庆皇帝心里有底了,表现出了极大的耐心和容忍度。从此,和珅在他眼里等于已经不存在了,不过就是行尸走肉罢了。而和珅得意地自认为小皇帝的忍让是惧怕他,所以愈发肆无忌惮,有恃无恐,上蹦下窜,像个跳梁小丑。嘉庆皇帝看在眼里,心里暗暗冷笑:看你张狂到几时!他早就举起了铡刀随时准备砍向和珅的脖子,只不过碍于太上皇的面子,让和珅苟且偷生过了一段并不安生的日子。此时,和珅的命运和乾隆皇帝的命运已经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他多么希望太上皇能长生不老。不过这只是梦想,太上皇还是撇下他走了。保护伞没了(其实他真正的保护伞是老天爷,因为是老天爷让太上皇活了89岁),嘉庆皇帝的铡刀随即就砍下来了。可怜的和珅,在太上皇的棺木面前一把鼻涕一把泪:“太上皇啊,你尸骨未寒,他们就……”殊不知当初出卖他的正是他忠心耿耿无比信赖的这位老主子。

和珅的境遇,让我想起了老家的一种习俗——“壮年猪”。每到下半年,家家户户都会买一头猪回来,好吃好喝的养着,等到年底喂得白白胖胖的,一刀下去,杀了全家好过年。和珅的这种遭遇和“壮年猪”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嘉庆皇帝如此忍让、纵容和珅,无非耍的是放长线钓大鱼、欲擒故纵的把戏。古人云:欲将取之,必先予之。糖果有时候也是毒药。

我们不得不由衷地佩服嘉庆皇帝这种高明的手段,其实他这套把戏不是自己杜撰的,是跟他老祖宗学的。翻开爱新觉罗家族史,我们不难发现这种把戏并不新鲜,简直都快成他们家的传家宝——康熙杀鳌拜,雍正杀年羹尧。多尔衮幸亏病死得早,要不然也难逃厄运,就算死了也还是没有逃脱被顺治掘墓鞭尸的下场。就连嘉庆皇帝的孙媳妇慈禧太后也学会了这招,一掌权就将先皇钦赐的八大“辅政王”一举铲除。撇开家族不讲,我们再把目光放远一点,发现这并不是某个朝代所特有的现象:赵王杀李牧,秦镶王杀白起,夫差杀伍子胥,纣王杀比干,汉高祖杀韩信,隋炀帝杀杨素,唐高祖杀刘文静,朱元璋杀胡惟庸,李自成杀李岩……看来皇帝杀功臣是历代历朝一项不成文的潜规则。通常每个皇帝登基后都会大开杀戒以此立威,达到杀鸡骇猴、敲山震虎的效果。显然和珅成了这项潜规则的牺牲品。

不过了解和珅家底的人都会认为他死得不冤:被抄家时,统计有良田八千多公顷,当铺、银号、古玩店、洋行店遍布全国各地,总计家财8亿多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9年的财政总收入。真是创下世界迪斯尼记录。但仔细想想却又觉得他死的很冤,虽然说他死于经济问题,可当初朝廷逮捕他时却并不是以经济问题为由,经济问题是在和珅被抓之后的补充侦查过程中发现的罪证。再说哪朝哪代的开国重臣不是腰缠万贯权倾朝野,大不了将财产充公把人充军就行了,用得着如此大动干戈诛灭九族吗?由此看来经济问题不过是个说辞,而真正的原因是死于政治斗争——新皇帝当权,旧势力必须退出历史舞台。所以不管有没有经济问题,和珅反正死定了。可恨的是和珅也太不争气了,纵有一千条被冤枉的理由,嘉庆皇帝仅凭“坐拥天文数字的家产”这一条就足以让他永世不得平反。所以说和珅心里其实挺冤的,有苦说不出啊。

可恨和珅,可悲和珅,可叹和珅!世人只知和珅贪得多,并不知他死得冤。他看似死于经济问题,其实是被潜规则害死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一盏心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精华: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皇帝面前的每个大臣,几乎都知道“明哲”才能“保身”,
也大都想明哲保身免于被逆向淘汰,
然而明什么“哲”才能保身?
就未必每个人都有到位的悟性。
和珅在艺术作品中,居然有着两种完全不同的角色。
真实的和珅和艺术作品中的和珅是有区别的。
古语说:伴君如伴虎。
潜规则下的事情,再精明的人也会弄不清楚的。

文章评论共[1]个
jiayuansui-评论

适者生存!at:2010年06月17日 晚上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