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者先育己
——怎样做好新时代的人民教师
育人,非教师的专利。但是,育人,却是教师的职责。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在没有更好的职业选择时,就应该义无反顾,做实、做好“育人”这一要务。那么,怎样才能算“做实”“做好”呢?在我看来,教师育人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先育己。
一、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角色
教育观念的转变和角色的更新,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但我们是“育人者”,脚步得先行,得走快些,甚至跑在前面。要在前面,就得拿出勇气和魄力,实践新形势下的课程改革。
那么,教师应以怎样的心态,怎样的角色去参与课改呢?
我认为首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课程改革关乎基础教育的前途和走向,关乎培养目标的规格标准,进行课程改革是教育内部机制进行自我调节和改善的需要,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符合世界教育潮流的。课程改革并非要改朝换代,否定传统,推翻一切,而是“立字当头”的。那些漠不关心、谈“改”色变、甚至百般挑剔的态度,都是不足取的。课程改革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广阔、更富有弹性、也更具挑战力和创造力的空间,同时,它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其次,课程改革要求广大教师从认识上和行为上发生转变。 教师不是先知先觉者,也不是知识的源泉,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促进者。不能仅仅把教师定位在“知识的占有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上,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仅是专业知识,也包括教学艺术和手段。“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界定和“一桶水”的比喻已不符合今天的现实。新课程与过去课程的最大不同就是呈现出许多不确定的因素。过去,教材统一、标准统一、考试统一,教师可以依赖一本教科书和教参,老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而新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结果、个性化教育、课程的综合性等方面都出现了不确定性,要求教师“带着学生走向教材”,这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转变,而是教师立场和职责的转变。
谈到角色,我们更要明白,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新型教师应该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和课堂气氛的营造者,是课堂行为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是理论研究者和实践者,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承担者……以“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为例,教师要尊重学生正在发展着的推理能力和对他们所学的内容的评价能力,摈弃灌输,要赋予学生一定的私人空间,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精神家园”。师生的交往和交流是一种平等的对话,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和碰撞。苏霍姆林斯基曾告诉年轻的教师一个简单而又复杂的教育秘诀:“只有教师关心学生做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其实,我们学校的很多教师就在实践着这一改革。的确,学生的私人空间大了,学习的参与面广了,学生尝到了学习所带来的乐趣了,他们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也体验到了自己做人的尊严感了。这样,教师和学生间那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随之建立起来了。
二、做学生的精神领袖
教师的言行,将会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将会对学生的生活质量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一个新型的模范教师,在具备了相应的条件后,应该让自己成为学生的精神领袖。 古人讲“亲其师则信其道。”就是说,学生首先是喜欢上了他们的老师,然后才喜欢上了他们所教的课程。做学生的精神领袖型,能勾起学生对我们的崇拜心理。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情感融汇的桥梁。初中教材《我的老师》中的蔡芸芝老师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将自己的一切美好的东西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她“慈爱”、“公平”、“伟大”、“温柔”、“美丽”。她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不仅在课堂上同时在课下,在生活中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学生烦恼时能得到她的援助。纯真的学生那怕是在放假的日子里、在梦中,也回想到他们的老师。这是一种多么殷切强烈的思念之情呀。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校好比一架精致的乐器,它奏出一种怡人的和谐的旋律,使之影响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但要奏出和谐旋律,必须把乐器音调准,而这乐器是靠教师、教育者的人格来调音的。”这种人格魅力的具备,是做好精神领袖的前提。这需要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多下功夫。一是要以精彩而幽默的语言感染学生。 教师的语言魅力主要在于有激情,“言为心声”,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专业的精通溶入语言,他的声音必然充满热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具有号召力,必然能穿越时空、情感、文化等的阻隔,让学生享受课堂。而教师的语言技巧又是他的魅力所在。教师的语言如果丰富多彩,风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就能真正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二是要以丰富的学识征服学生。教师所拥有的学识,正如一棵树:树干是其专业知识,枝叶则是其非专业知识。一棵粗壮而又枝繁叶茂的树,才是赏树人真正喜欢的树。随着课改的深入,各种知识的不断融合已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教师的学识丰富,必然能在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进一步征服学生。三是要以博大的胸襟容纳学生。学生毕竟是学生,由于受年龄、学识、环境等的影响,在其学习与生活中,难免或多或少会范一些错误。作为教师,面对这些情况时,一定要以博大的胸襟容纳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博得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建立起平等、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三、做学生的贴心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从先生的话中,我们不难领会,如果我们不与小孩子走在一起,一切教育只会变成空中楼阁。那么,怎样才能使教育的过程成为师生情理互动的愉快过程,进而收到良好的育人效果呢?十几年的教育工作告诉我,走进学生的生活,做学生的贴心人,这是一条成功之路。因为教育活动是双向的,教师尊重学生,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教师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学生也就会理解老师,体会到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所付出的辛劳。对此,我们必须得明白,我们这 面对的是一群天真烂漫、充满稚气的孩子,我们教师就是 “孩子王”。我们这个“孩子王”怎样才会受到孩子们的欢迎呢?美国门肯说的“儿童最好的教师就是富有童心的人”这句话应该给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因为爱是现代教育的第一法则,没有爱便没有现代教育,没有爱便没有真诚。作为教师,除了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以外,还要以高尚的情感去感染和激发学生对教师的爱,这样才能实现师生双方的情感沟通与共鸣。走进学生的生活中,一起品尝他们的酸甜苦辣,可以很好的把双方的感情拉近样,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也就自然而然的配合老师,老师的教育活动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做可亲可畏的教师。
十几年的教育工作告诉我,教师要干好自己的工作,得先摆正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即要做学生心目中可亲可畏的教师。可亲而不可畏,往往会“误导”学生放纵自己的言行举止,无视校规校纪,从而影响整个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可畏而不可亲,往往会与学生产生无形的代沟,疏远师生间的关系和距离,无从知道学生在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但我们要注意的是,这种可畏,应该是敬畏,而不是单纯的畏惧。倘学生们愿亲近你,愿向你诉说真心话,那么,你在学生心目中便是一个可亲的人。由于传统的习惯,很多教师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是神圣的,威严的,高高在上的,所以许多学生都不愿、不敢亲近教师,怕教师,什么事都瞒着教师。这种教师对学生来说,无亲可言。也因传统习惯和工作性质的原因,许多教师面对学生通常都是冷峻、严肃,甚至总是板着面孔的。“不然,学生不听话呀!”许多老师如是说。很难想像,成天一本正经、封闭自己情感的教师,怎样能令你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听你的呢?因此,在学生面前塑造“可亲”的形象是很有必要的。要成为一位“可亲”的,其实也不难。只要你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时常以微笑面对学生,把学生的事当作你自己的事,尽职尽责,怕是你不让学生亲近你都难了。做可畏的教师也不难。原则上的问题,在向学生晓以大义的前提下,该怎么做还得怎么做,绝不姑息和放纵。比如,学生无事请假、烫发染发等行为,即应如此。其实,可亲与可畏,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只要处理好这种关系,学生既愿意与你亲近,又会真正地敬畏你,为你创造一个和谐的教育环境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总之,作为“育人者”,如果能从以上几个方面“先育己”,必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新型师生关系,必能在新一轮课改过程中成为优胜者。
(2010年6月10日作于素雅书斋)
-全文完-
▷ 进入洛甸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