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这是唐人殷尧藩关的《七律端午》诗,几千年过去了,又逢端午,在淡淡的粽叶和艾蒿的清香里,如果我们再读这些文字,如今依然令人浮想联翩。是的,就诗人在最后一句中写到的“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的名句,倘若不经岁月沧桑的洗礼,我想,恐怕也很难体会其中意境的深度!
五月虽是夏天天气最热的开始,据说,有人还把五月初五这一天称做“恶日”,不过,五月的浪漫,依然沐浴着和谐的微风,每次拂拭过我们的容颜时,那曾经的美丽,曾经的牵手,曾经的相约,在零零散散的日子中依然让我们五月的心悸动。也许如此,在嘴角边扬起的笑容,每每阅读沧桑相濡以沫的文字时,我想,眼角晶莹的泪珠,也不仅仅只是思念,更是幸福的抒写,与相约的美丽。
走进五月,阳光灿烂,我们随手掬起一缕阳光,心情璀灿烂漫,当心情穿过岁月的枝摇叶蔓,倒映出守望的岁月繁华时,对我们人生来说,不舍的牵挂才是在这个时节去真正解读着佳节思亲的蕴涵。
翘首走过的日子,又是人生的一个端午节啦,当一抹清香,从眼前拂过时,萦绕于烟波浩淼的文字,徜徉在我们久远的记忆里,走进人生不惑之年的我,却似乎多了一份怀旧,怀旧是一个人人生的一部分,特别是每逢假节,站在经年往事的记忆路口,默默地张望,心里总是难忘着昔日久久的文字,就像这五月的色彩,再一次轻轻地来向我们走来,在淡淡中释放五月季节的情思,敞开心扉,吸允那满园的花蕊馨香,涟漪泛起层层叠叠晶莹剔透的水波,成为了我们笔下难忘的文字与思索。于是,每逢佳节难怪人们寄情于文字呀!
每逢佳节倍思亲,端阳节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节日了,和所有的佳节一样,也寄托了我们每一个人思念、牵挂与祝福!
岁月像夏日的晨风,轻盈的时间消失在我们指尖的隙缝,蔓朔夏日里伫立张望的背影。花刚开过,一片片翠绿就毫不吝啬的随处蔓延,越描越浓。从天见到地头,再到城市,就在我们沉浸与陶醉的时候,却在不经意间,悠悠飘来一缕淡淡的馨香,耸眉贪婪地吸允,好熟悉的粽叶清香。此刻才会让我们才突然明白,端午已经向我们悄然走来……
些许的怅惘,些许的记忆,些许的文字,交织在夏日五月里依稀可辨的紫陌中,我便想到了唐朝殷尧藩关在《七律端午》写到的“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诗句,一种对人生的感叹字数前年的今天依然让人心然怦动,珍惜眼前的岁月,风景就不会从我们身边错过!我想,也是这位诗人借端午节对我们最真的告戒吧!
走进五月,纷至沓来的是荷韵的清凉,蚕豆的微甜,粽叶的飘香,走进对屈原的记忆,倾听着在文字里讲述的那些久远的传说。似乎有着丰富的传奇,些许期盼驱邪,些许警示后人,可这些无不传承灿烂文明,中华民族文化的历史蕴,我们华夏儿女。历史的使命必须让我们对我们民族的文化负责,这是一份责任!
漫步在五月的街头,到处都漫溢着夏日热浪的脚步,但在我们的笔下也处处是对清凉的一份期待,这也许就是人们所说的,我们的生活就处在一个矛盾之中吧!行走在街上,嗅觉到从四周的香味,突然觉得时间走得似乎快了一些,不知不觉,一年溜走了一半光阴,又是一载端午,真的有点想家,怀念往日的时光啦!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当天,我和小伙伴们约好,早早起床,一起到村外田野寻找最新鲜最高最旺盛的艾草,然后将其采回,插在家里的门上和窗子上。据母亲讲那时为了驱逐害虫对我们孩子们的侵害,五月里在露珠的滋润下,艾草湿湿的,散发着一股清淡的香味。这一天,在我们的乡下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插艾草,艾草的香味在这一日似乎醉了山,醉了水,醉了心,醉了人们的思念!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时间如梭,转眼之间又到艾粽飘香时,我想起了家乡的亲人,想起了在我人生里那段曾经飘走的日子……
昨天下午,我回家买上了艾,只想将端午这段情结种植在我们孩子的心中,让他们和我一样,去演绎一段端午的文字!
2010年6月14日
-全文完-
▷ 进入温筱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