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是天地间传递忧愁的使者么?一颗长期禁闭的心,无法寻觅自在飞花的清梦。长门冷落,一枕新凉,独倚南窗,魂儿悠游觅残红,红叶是由相思凝聚而成。临窗寄梦,在飘零红叶上赋诗,诉衷情。再将红叶扔出窗外,一舞天地,它的归宿将是作一片浮叶,随着溪水流出宫墙。红叶当笺,流水为媒,云窗雾阁心茫然,无人会,一帘幽怨。
唐僖宗年间,有位叫于祐的儒生,晚间在皇城道上漫步。万物凋零,悲风萧瑟季节,夕阳无会飘泊意,徒增伤怀。他看看从宫中沟渠流淌而出的水,水面飘浮的落叶接连不断,随流而下,他便道沟渠边洗手。过了很久,飘来一片落叶,比其他的落叶稍大,像有墨迹留在上面。这篇红叶飘浮而来,似乎带着绵绵的情意。仔细一看,果然有四句题诗在上面:
流水何太急,
深宫尽日闲。
殷勤谢红叶,
好去到人间。
多么清丽的诗啊,作诗之人的忧怨,对红尘的向往都寄托在一首小诗里。红叶题诗,意蕴深长。于祐从水里捞起这片红叶,把它藏于书箱中,终日玩味欣赏,他被这首小诗的优美意境深深地打动了。可是这诗是何人所作,又是谁把它写在红叶上的?既然红叶是从宫廷中流出,红叶诗定是一美人所作,它是思念之物。于祐相信,人若有志,上天必定会顺从人愿,他恨不能长出翅膀,飞入宫墙内。情至深处,思念亦深。于是他也题了诗在红叶上:
独步天沟岸,
临流得叶时。
此情谁会得,
肠断一联诗。
于祐把这片红叶置于御沟的上流,让它流入宫中。
青林雨歇,珠帘风细,人在红叶庭院。夜来能有几多寒,已瘦了、梨花一半。
于祐后来多次参加科举,都未能成功。他心灰意冷,心存厌倦,无意仕途,便投依河中府权势之人韩泳府上作一门客,以图酒足饭饱,不再有进取之心了。
落叶无朝暮,岁月总阴晴。他们多年的思念似乎感动了上天。皇宫中有三十名宫女获罪,圣上让她们各自嫁人。韩泳有意把其中一位宫女韩氏许配给于祐,韩泳派人去通知媒人,帮助于祐进献羔羊与雁等订婚礼物,并完成了婚娶的“纳采、问名、纳吉、请亲、亲迎”六礼之数,使二人结成婚姻。
红楼东风里,燕子还来寻旧垒。余寒犹峭,红日薄侵罗绮。嫩草方抽碧绿茵,媚柳金錊黄金缕。莺啭上林,鱼游春水。
过了不久,韩氏在于祐的书箱中看见了红叶,大为吃惊,说:“这叶上是我作的诗句,夫君怎么得到它的?”于祐便把实情告诉了她,韩氏又说:“我从水中也得到一片红叶,不知是何人题写诗句在上面。”于、韩二人相对惊叹,又因感动而流泪。这就是前世注定的缘吧。
长安百万户,御水日东注。
水上有红叶,子独得佳句。
子复题脱叶,流入宫中去。
深宫千万人,叶归韩氏处。
出宫三十人,韩氏籍中处。
回首谢君恩,泪洒胭脂雨。
寓居贵人家,方与子相遇。
通媒六礼具,百岁为夫妇。
儿女满眼前,青紫盈门户。
兹事自古无,可以传千古。
都说红叶无情,流水亦无情。前世克服了多少磨难,才结成今生如水的良缘。以无情寓无情而求有情,终为有情者所得。拟把红叶诉衷情,一线牵,犹解飞花入良缘。
@注:“红叶题诗”是一种特殊的传情方式,其中《袍中诗》、《金锁诗》与题诗于叶的主题如出一辙,只是传情的媒介不是树叶,而是棉衣而已。宫女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内心的幽怨,也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传达渴望冲出宫禁的心愿。而最终极具巧合性的故事结局,也表达了文人们的浪漫情怀和试图解放宫女的愿望。
这一系列主题模式,追溯其渊源大概要从唐孟棨的《本事诗·顾况》(该书《情感》第六条)算起,与其差不多同时代的还有范摅的《云溪友议·题红怨》,主人公由顾况和宫女两个人又增加了卢渥,故事的情节有所丰富,增加了卢渥与宫女喜结良缘的结局。到了后代,红叶题诗完全演变成了浪漫的爱情故事,其中所寄寓的情感也更加文学化。
据孟棨《本事诗·情感》,顾况在洛,于苑中流水上得梧叶题诗:“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与有情人。”顾况次日于上游,亦题叶上,放于波中,诗曰:“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欲寄谁?”后十余日,有人于苑中寻春,又于叶上得诗,以示况,诗曰:“一叶题诗出禁城,谁人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袍中藏诗”的故事也见于孟棨《本事诗·情感》,开元年间,宫女们奉命为守边的将士缝制棉衣,待棉衣发送给将士后,有个士兵在袍中发现了“沙场征戍客,寒苦若为眠。……今生已过也,结取后生缘”这首诗,兵士主动向将帅报告,将帅又呈报了皇上。玄宗跟宫女们宣布这件事,让作诗者不要隐瞒,主动承认则不予加罪。于是有个宫女就承认了,玄宗遂把宫女嫁给得诗的兵士,为她们结取今生的姻缘。
-全文完-
▷ 进入徐俊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