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湖南岳阳洞庭湖畔,风光旖旎,名胜荟萃,建楼历史悠久。它的前身是三国时期鲁肃在洞庭湖训练水兵的阅兵楼,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对它进行扩建,始定名为岳阳楼。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谪守岳州,重建岳阳楼。滕子京将有关材料连同一幅“洞庭晚秋图”,给了他的好友范仲淹,请其作序。范仲淹其实并没有到过洞庭湖。他是北宋进步的士大夫集团主张改革的领袖人物之一,是王安石变法的先驱者。他同欧阳修等人提出了改革时政的“十条纲领”,这就是所谓的“庆历新政”。这些府治纲领却遭到了根深蒂固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范仲淹在朝廷的官职“参知政事”被罢免,先被贬至玢州(今陕西玢县),后又贬至邓州(今河南邓县),至此,“庆历新政”完全失败。就在范仲淹政治失意,愤世嫉俗之时即庆历六年,他接受了滕子京要他为岳阳楼作序的任务。他激情奔放,奋笔疾书,竟一气呵成了千古绝唱《岳阳楼记》,他根据手边材料,结合自己游过潘阳湖的经历,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写出了洞庭湖的湖光胜景。在这篇千古奇文中,范仲淹将自己的政治改革主张和悲愤的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入写景状物之中。文章末尾的一段议论,直抒胸臆,一泻无余。其中二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成了千古名句,至今仍如璀璨的珠光,昭然照人。
在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彭德怀元帅因直言进谏,曾受到错误批判,一个至死不渝的忠诚志士,包括他的同事等多人都受到了罢官的错误处分。但彭德怀对毛泽东的耿耿忠心,对人民的裸裸赤诚,仍矢志不渝。他虽处逆境,仍在忧国忧民。1961年深秋,彭德怀元帅来到了岳阳地区平江县,这是他继1958年之后第二次回故乡。在考察了灾情与民情之后,他与侄儿彭鹏一起游览了岳阳楼。在游楼时他看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大发感慨。游楼之后,彭德怀元帅准备将他在民间考察的实情写成报告再次上报党中央和毛主[xi]。因为当时农村正在大搞“一平二调”的公社化,吃大锅食堂饭,由于连续遭受了三年特大的自然灾害,再加上党内的“五风”危害(当时党内的浮夸风、命令风、瞎指挥风、共产风以及干部的特殊化风统称为“五股黑风”),全国人民几乎都陷入了空前严重的大饥荒之中,地方上发水肿病已经死了很多人。作为一个真正救民于水火的共[chan*]党人和忠诚志士,他不能坐视不管,更不能麻木不仁。他要再次向党中央直言进谏。但是,他的侄儿却力劝他不要进谏了,因为他在1959 年向中央上“万言书”,已经被错误罢官。然而,彭德怀元帅却无限深情地对侄儿说:“你看过岳阳楼上的《岳阳楼记》吗?我蛮喜欢那篇文章啊。文章最后一段议论写得多好呀,那上面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微斯人。吾谁与归?”古代仁人志士都有如此阔达的胸怀,我是一个真正的共[chan*]党人,难道更不应该做到吗?”可敬的彭老总,他以天下民生为己任,把天下苍生的衣食饥寒时时挂在心上,为了百姓的生产生活,敢于向毛主[xi]直言进谏,为民请愿不怕撤官罢职,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啊!当彭老总在庐山会议被罢官之后,他并没有怨恨党中央和毛主[xi],依然对党怀着耿耿忠心,更加把民生的安危冷暖记在心怀,他自始至终都对人民是一颗赤胆忠心啊。非常令人痛心的是,在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打着毛主[xi]革命路线的伟大旗号,干着迫害老一辈革命家的罪恶勾当,将彭老总等一大批声望卓绝的老将老帅迫害至死。“四人帮”真是罪该万死,而彭老总等伟大的老革命家却名垂千古,光照日月。
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千古奇文而永垂青史,彭老总的名字比范仲淹更光采夺目,他们都是心系天下百姓安危的典范啊。
-全文完-
▷ 进入cabelo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