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玉树地震引发的思考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对于中国同胞来说,相信都有切身体会。汶川地震的创伤尚未痊愈,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又发生了7.1级地震,给玉树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的损害。近几年,干旱、暴雪、洪水、地震……接二连三的灾难,使人们担惊受怕,伤痛不已。玉树发生地震后,我很想去灾区,给受灾群众力所能及的帮助,可是,玉树在高海拔地区,我的身体吃不消,加上语言不通和灾区资源紧张,我只能把关切之情,寄予捐款、祈祷和祝愿,终究未能成为一名志愿者。
突如其来的地震,摧残了山川大地,摧毁了美丽家园,汶川地震夺走了近十万人的宝贵生命,财产损失更是不可估量,这次玉树地震,又有两千余人失去生命,上万间房屋倒塌,给贫困的玉树人民雪上加霜。在抗震救灾中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和英雄人物,全国同胞表现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震精神和博大爱心,是灾难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可是,我们在灾难面前,如此弱不禁风和不堪一击,难道不值得深思吗?地震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废墟、悲痛和怀念,如果每次地震,我们都束手无策,那么,血泪和悲伤仍将不断上演,我们仍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为什么大地震发生时,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伤亡?我看主要是房屋坍塌造成的。贫困地区的房子比较简陋,达不到抗震要求,大地震一来,就七零八落,被夷为平地了。假如,不是地广人稀的玉树,而是繁华的都市遭遇地震,扪心自问,我们居住的建筑,是否已达到抗8级地震的安全性?我们是否掌握了基本的逃生和自救知识?当前,可靠的地震预测还未能实现,各种灾难又层出不穷,我们更要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前期的防震减灾做好了,可以大大减少抗震救灾的工作,降低灾后重建的成本,保障人民渡过难关,尽快恢复生活秩序。
地震能不能预测的问题,一直没有定论,但一些重视地震预防的地方,比如辽宁海城地震的提前疏散,比如唐山地震中青龙县的提前预警,都成功避免了重大损失,保全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比如北川县的刘汉希望小学因房屋质量好,全校师生在汶川大地震中安然无恙。天灾往往暴露了人祸,学校的建筑质量存在缺陷,地震来临时,师生们来不及逃出教室,被埋在了坍塌的砖瓦之下;乱砍乱伐乱开采,使一些山头失去树木植被,在地震和暴雨中,容易引发次生灾害,发生山体崩塌和泥石流,给人们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地震随时有可能发生,不希望看到第二个汶川、第二个玉树,轰轰烈烈的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是高成本的,而防震减灾是低成本的,我们渴望平安,应急机制和举国体制,希望在未雨绸缪时,发挥更大的作用。
痛定思痛,我们有必要对相关部门的麻痹大意进行问责,有必要追究漠视科学发展观而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人员的失职责任,有必要狠抓对建筑物质量和抗震要求的严格检查,坚决杜绝豆腐渣工程害人,有必要加强公民逃生和自救的演练……同样是地震,为什么在日本和美国,灾难造成的伤亡要小得多?这充分说明防震减灾是切实可行的。日本人在频繁地震中练就的“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从容不迫,来自于过硬的建筑质量。温总理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反复强调要先救人,“有1%的希望就要尽100%的努力”,只有尊重人的生命权,把老百姓的安危放在心上,我们的社会才能长治久安,才能幸福和谐。
历史上有记载的地震,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周朝,随后的汉、唐、宋、元、明、清等历史文献中,均有地震记录,明代官吏秦可大在《地震记》更是详细记载了当时一次大地震后的惨状,先人的记录是我们研究地震的宝贵资料,我们不能忽视前辈和民间积累起来的经验教训。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大地震释放的巨大能量,同样会有一个积聚的过程,在大地震爆发前,往往会有一些异象出现,比如地震云、地热、持续干旱、井水浑浊、冬蛇出洞、鸡飞狗跳、动物迁移、频繁小震等等。有些动物对地质变化的先知先觉比我们厉害得多,狗的听觉和嗅觉不就比人类高明数十倍吗?只要发现异常,就应及时向公众说明情况,就算不发生地震,也好让大家提高警惕,有备无患,哪怕提前半个小时的预警,都能收到显著的减灾效果。
人类是伟大的,也是渺小的。我们要对自然多一份感恩,多一份敬畏,对大自然的贪婪掠夺,必将自食其果。西周时期颁布的《伐崇令》有云:“毋坏屋,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 古人崇尚天、地、人的和谐,对保护生态平衡制定如此严厉的法律,今人更要守望家园,放眼未来。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要深思熟虑,不要竭泽而渔,要考虑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宝贵遗产,不要寅吃卯粮,让后人为我们今天的疯狂买单。狂欢的背后是寂寞,我们得到了眼前的利益,却失去了宝贵的资源;我们得到了高楼大厦,却失去了肥沃的土地;我们得到了遍地工厂,却失去了山清水秀……今天的骄傲,但愿不是明天的忏悔。
我没有去过玉树,冥冥之中,却感觉玉树距离苏州很近。是地震让我知道了玉树,青藏高原上的玉树,离天空很近,离月亮很近,而我想象中的玉树,仿佛就是广寒宫里那棵桂花树,枝繁叶茂,怎么砍也砍不倒。桂花是苏州的市花,苏州人民通常把它看作友好、吉祥和幸福的象征,所以说,千里之外的玉树,和苏州有缘。我相信,在全国同胞的关怀之下,玉树人民一定会坚强,一定会在废墟之上,建起美丽的新家园!让我们共同期待和祝福吧!
-全文完-
▷ 进入苏州李明诚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