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历史变法失败案例——王莽子正99

发表于-2010年06月08日 上午10:21评论-0条

西汉的中后期, 政治势力实际上由五种力量构成:即皇族、外戚、宦官、仕族和普通百姓。这几种力量的制衡就可以导致社会的相对稳定。问题是这五种力量在中后期的西汉已经很难达到平衡。首先皇帝总是短命,导致外戚专权,好不容易皇帝联合太监和仕族压倒外戚,太监又开始专权,仕族联合外戚打败太监,士族势力又开始专权,年幼的皇帝往往变成了摆设或各种势力的工具。这种不断的血腥在专制社会只能导致老白姓的苦难——因为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政策,社会经济就很难发展下去。国力和民力就会不断地衰弱下去,最后导致帝国的灭亡。

王莽,字巨君,生于公元前45年,公元8年改国号为“新”,死于公元23年。他在西汉后期具有特殊的身份。他既是外戚,也是士族代表,他也是一个具有政治抱负的人,不能一概说他是个野心家。所以他掌握权力以后,推行了许多有益于王朝的政治改革。

他提倡儒家思想来拉拢仕族集团,利用仕族集团的势力打击各地的豪强地主(豪强地主的成分很复杂,皇族、仕宦、官僚、外戚及地方恶霸),实行社会利益再分配,来平衡统治者与普通同百姓及中小地主之间的矛盾。比较有影响力的如盐铁专卖、土地再分配、建立货币制度体系、禁止奴隶买卖、改革税收制度、打击商人等等。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这些政策对那些处于弱势的农民和中小地主是很有益处的,那么为什么会失败呢?

首先,儒家学派的基本指导精神是崇古。社会制度的改革必须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或者说必须与社会基本情况相适应,而不能生搬硬套。比如恢复井田制,尽管对于当时的土地兼并起到抑制作用,用心是好的,但是操作起来很难,恢复到井田制就根本做不到,以国家行政命令强制推行的结果就是导致混乱,激起民变,当然是失败的结局;其次,崇尚“今文经学”的儒生们只会夸夸其谈,引经据典,不可能具有实际能力,像税收的正确估算需要大量的人才,在他短短的执政时期是不可能培养出这样的人才来的,加上豪强和官员的贪婪本性,他的政策是无法执行下去的,失败也就成了必然;第三,实行“盐铁专卖”和土地重新分配以及禁止奴隶买卖等措施,显然得不到既得利益者即豪强地主的支持,汉朝皇族势力和豪强地主最要命的反击方法就是把已经形成的社会矛盾嫁祸于王莽的新政,激起民变,破坏社会的稳定;第四,强行币制改革,把铸钱的权利收归国有,打乱了原有的金融体制,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例如币制改革中以轻换重,所铸大泉,重不过十二铢,却要当五铢钱50枚用,所铸重一铢的小泉,却要与五铢钱1枚相等。这种方法意在稀释豪强地主的财富,但同时也蒸发了小老百姓和中小地主的活命钱,明显不符合社会的实际,没办法的情况下,就“以私铸钱死”,“一家铸钱,五家坐之,没入为奴婢”等严刑酷法来强制推行,甚至后来反复改变货币政策,严重违背了经济规律。想当然的改革措施最终导致了新王朝的失败,并搭上了他自己的性命。 

还有一点,王莽心理上的变化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年轻时,他是一位,虚心学习、节俭勤奋、恭敬孝顺、广交名士、苦读经书、救济贫寒。儿子杀死了一个奴隶,这在西汉,主人对奴隶有生杀之权本来不是大事,因为法律有规定,即使是冤杀,受点处罚便可以了事,但他让儿子自杀偿命。然而,王莽做到了“宰衡”以后,为了专权,他毒死了平帝。将刚两岁的刘婴扶上帝位,这时的王莽已经有了篡位之心。 在公元8年,王莽终于宣布取代汉,改国号为“新”。由于是篡位,所以他心里总是不忘“废刘兴王”,当了皇帝后的“改革”基本上是瞎折腾,特别是货币政策朝令夕改,以至“农桑失业,食货俱废,民涕泣于市道”。荒唐、野蛮的行为连他自己做完后都感到后悔,常下《罪己诏》。这说明他十分害怕人民思汉,导致他心理失常。他年年向国民谢罪,“岁为此言,以至于亡”。作为一个“篡位奸臣”,与他从小受到的儒家教育之间产生矛盾,心理压力过大也是导致他的新王朝灭亡的主观原因。 

王莽的改革前期是利民的,应该肯定。假设(虽然历史不能假设)他能一如既往,就不会有东汉和三国。但后期则是瞎折腾,这种瞎折腾除了要了他的命外,则给他留下了千古笑柄。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子正99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奔月推荐:奔月
☆ 编辑点评 ☆
奔月点评:

分析和总结的比较客观,古为今用可以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