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回望老祠堂明然

发表于-2010年06月07日 晚上10:32评论-2条

八九年秋天,我要求调回了老家芗溪,接着被分配在井头完全小学任教。

说是学校,其实是一座老祠堂。祠堂原本是江氏族人的宗祠,在文化革命大破“四旧” 的浪潮中被充公成了公共财产。井头小学就是放在这样的一座祠堂里的。

祠堂有前、后两个堂庼,中间开着一眼天井是用来屋内采光的。拖步间做了教师的厨房,堂庼两侧的廒间做了教室,放了一、二年级两个班,前头堂庼是三年级一个班,南边的隡屋有祠堂一样长,这里放了四、五年级两个班。我和老细住右边的厢房,就在天井的南头,光线较好。教室里的光线很暗,尤期在阴、雨天就更暗,需要打开电灯才能上课。

这一年,我拋开了所有杂欲潜心于教学。因为我知道,在我从南峰调来芗溪的过程中,沈和大曹两位领导是承受住了很大压力的。所以不管怎样,在工作中我是不能给介于师友间的领导增加任何负担和阻力的。我一直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去做的!

我担任毕业班的语文教学并兼领班主任工作。虽然工作地点离家近了,我却反而在校住的时间长了。一星期住校有五个晚上,只有等到星期六上午放学后才敢放心地回家去。

潜心于教学,安适于讲台。是这一学年中我最深的感受。为了在工作中取得好的成效,我努力上好属于自己的每一节课。晚上,我极认真地备好每节课、突出重点、找出难点,教学目的明确。细致地批改学生作业,找出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地设法采取措施加以补救。

为了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我把学生以自然村为单位,以相邻的学生为伍组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晚上集中复习,以好带差、以强助弱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了让学生坚持自学和自主复习,我几乎每天晚上都行走在村校之间的田塍地坎与羊肠小路上风雨无阻。总之,百分百的升学率及遥遥领先于全乡的班平均成绩足以让我欣慰,我的辛苦付出没有白费,这就足够了。我想,这也应该是全天下所有老师的共同祈愿吧!

在井头,我有幸结识了一班情真意切的好同事、好兄弟,并在祠堂里留下了我们六兄弟义结金兰之好的一段佳话。老大新国,老二换生,老三达南,老五小新华,老细是长水,我是老四。记得刚结拜时,我曾经说过这么一番话:“乱石山七雄结拜,老四是朱和尚,他做了皇帝。说不定,今后也是我这个老四首先从这里走到外面去呢?”只是不曾想到,三年后我便真的离开讲台进了机关,成了个杯茶张报度余生的“闲人”。 这一切似乎暝暝中有个定数,直教人猜不透呢!

还有最值得回味的一件事呢!每当我们下村检查学习小组回来或者是备课、改作业到深夜,我和建华拟或是和老细,便用五角钱肥肉炸油炒剩饭吃。这在当时,对于我们这行苦行僧式的乡村老师来说,无异是一种奢侈的享受,让我至今都难以忘怀。

今天,井头完小早已不是当年的景象了。学校已经从祠堂里面搬了出来,来到了属于它自己的崭新校园。那高耸的教学楼、窗明几净的教室,不由你不发出一种全新的感慨。当我再次来到老祠堂里,眼前不禁走马灯似的浮现出了昨天的生活片断。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在这里却留下了我从教以来一段最愉悦的时光!回望老祠堂,我心时向往。感慨当年事,拙句诉寸肠。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明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起,老祠堂退位了。
替代它的是那高耸的教学楼、窗明几净的教室,
回望这一切,感叹不已。
老祠堂是我教书生涯里最愉悦的时光。
沉稳,洗炼的文字,读后令人思索。

文章评论共[2]个
静月清荷-评论

沉稳,洗炼的文字,读后令人思索,欣赏并问先生好!at:2010年06月08日 清晨6:24

明然-回复谢谢清荷老师的点评.问好,早安! at:2010年06月08日 清晨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