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世如梦无所求,
无所求心普空寂。
还似梦中随梦江,
成就河沙梦功德。
——王安石《梦》
初遇此诗,虚无消极之感犹然而生。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佛教是既熟悉又陌生。于是我在王诗魂的门前徘徊了很久很久……
“自佛法入中国,演变得好奇怪,一开始就走入摩障,大家没能真正把握住佛门的实质,反倒拼在形式上做功夫……”王安石是特立独行之人,其痛苦的选择也是有矛盾的试炼,但在最后,他们都能像徒保罗一样完成选择,通过度炼,不再动摇。王安石的成就不可否认,李先生的才学也令人钦佩。我们是否因此而换一个角度去对待那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宗教呢?
在我的世界观中是没有鬼神,我同样在佛教中找到这一点。对于鬼神,当今科学可以证明:皇天、龙王爷、仙姑等是人类知识未开化的产物。而佛教不同于道教,例如释加佛为告诫弟子不要迷信而言“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视吉良日”而中国的很多自称的佛教信徒,免不了要拜神择良辰吉日。虽然中华五千年文化根深蒂固,中国人在改造中国特色的宗教时,毕竟走入了岐路。但还要说明的一点是,正因为中国人这种态度使中华民族未走过一种精神灭亡。
佛的位置似乎高不可攀,其实不然。佛就是构造下人相同的人,只不过要做到觉者之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而菩萨义为觉有情,王安石便可算是。
当然,佛法有世间法与出世法,前者为权巧,后者为究竟,后者又以小乘佛法为自度,以大乘佛法为究竟。既然如此,就可得出对于犯罪的制裁是已然,而宗教道德的感化是防于未然。孙中山先生曾说“政治能治外在,而宗教能治人心。宗教能辅政治,政治拥护宗教”。正如基督教在西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渗透。书市上的“圣经破译”其热无比。而关于佛教的书少得可怜,有的也只是宗教形式上做文章,而佛教文化的大部分却是掌握在数量不小又不懂佛法的中国佛教徒手中。
事物的存在总是伴随着缺陷和优点。著名学者,历史学家何新将佛教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原理哲学部分,之是宗教中超越信仰之上的理性内核,是佛教中最富有生命力,最顽强的东西,也是极有研究价值的东西。其二是信仰仪式,神话奇迹等。其阐述佛教哲学三大特点:
一、本体论:以流变诸观宇宙,对存大的总体作形而上学的邃密分析;
二、工具论:其论理学因明学严谨缜密,在认识论和逻辑学上极有特色;
三、在人生目的论上,要人超越此岸世界……具有强大的迷幻麻醉作用。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快慢之分,博大精深的佛学更需批判继承。不要因为偏见或各种原因使佛教这块文化的沃土的家园空虚。世间没有完美的事物。要相信事物总是曲折前进,正如没有黑格尔的辩证唯心法和费尔哈的唯物形而上学说就没有马克思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佛教也一样。
鄙人不是有心说教,朋友,如果你愿意在不乏黑暗风雨的佛海中寻宝,你一定会收获累累。
-全文完-
▷ 进入绮蘅歆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