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民间狩猎习俗金井清泉

发表于-2010年05月29日 上午11:23评论-1条

民间狩猎原本来是柞水民间有史以来的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到了近现代,殖民者和旅行者携带着兵器和氰化物洪水般涌入,加之法制与资源管理的荒疏,曾一度使柞水成了名副其实的捕猎冒险乐园。导致大量野生动物数量急骤减少,许多特种消失。但民间狩猎习俗作为一种活态存在着的民间群体性活动,在物质生产、精神生活和组织制度方面彰显着自己特有的结构与功能.目前,民间的狩猎活动已发生变迁并逐步消逝,但是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凝结着千百年来的民间智慧,对当下和谐社会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狩猎业曾经是柞水老百姓最古老、最重要的生产活动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许多狩猎方面的知识与经验,除了枪械袭击和电电击、药物毒杀外,猎人们还常采用下套子、设陷阱、放地箭、“打围”、 犬猎、烟雾等捕猎手段。 

20世纪初,在铅子单响枪和钢子步枪等现代化武器传入之前,弓箭、扎枪是猎民们狩猎生产最主要的工具。这些工具原始、简陋,命中率不高。后来又学会了下套子、设陷阱、放地箭、借助猎犬跟踪、洞中烟雾毒杀等方式,这些方式直到现代仍为部分猎民所应用。为了保证人身安全、提高狩猎生产的效率,农村有经验的狩猎者们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形成了众人集体围猎,即“打围”的狩猎生产方式。具体方法就是参加围猎的众人按圆形分布,把预定的猎场包围后,慢慢搜索前进,逐步缩小包围圈,最后将被围困的貂、狍、鹿、野猪等动物射杀。 

犬猎是另外一种非常有效的狩猎方式,多在雨、雪后的清晨进行。猎人或单于或聚众出山(坡),带着训练有素的爱狗,寻游于山野田林之中,利用猎狗灵敏地嗅觉,快速发现发现野鸡、野兔、野猪、山羊之类动物足迹后,便令猎狗迅速出击,准确而有效。利用猎狗出猎的收获往往经较理想,它既是一种生产劳动,又是一项饶有风趣的体育娱乐活动,因而深受猎人们的喜爱。拥有一只聪明伶俐、敏捷强悍的猎狗也成为猎人的骄傲与自豪。

柞水多崇山峻岭,旧时野兽出没平常。建国前,林区农户多备有铳硝、养有猎犬,农时忙农,闲时狩猎。建国初期,仍兽害猖獗,时有野猪等入侵农田遭害庄稼,常有黑熊等凶兽伤人事件发生,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此,1955年冬至次年春,全县开展一次大规模消灭兽害活动。组织兽灾严重的20个公社成立打猎队153个,参猎1526人。那个时候,没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猎人上山无论遇到什么野兽都全力围歼,当时猎获的野生动物种类很多,有獐、狍、鹿、山羊、野牛、野猪、狐狸、山鸡等120多种。直到到20世纪的八十年代,人们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不断增强,加之国家对各类枪械的严格管理,民间狩猎活动由明目张胆社会活动转为小打小闹地偷猎行为。但为了帮助农民看守庄稼,县人武部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量的枪支,组织专业打猎护田队到营盘、蔡玉窑、丰北河、云蒙山等乡村有计划地开展狩猎护田活动,但猎捕物种和数量都有比较严格地限制,所捕获的猎物均由武装部统一收购,将所得收入平均分配给参与狩猎的群众。 

狩猎方法 传统有铳猎、射弩、放火爆、装地铳、挖地窖、绳索吊、药物毒、夹箍捕、地笼关、电击等诸多方法。射弩,主要用来猎捕黑熊、野猪、虎狍之类的较大凶狠动物。弩包括弓、箭2部分。箭头上浸有草乌、斑蝥、鲁椒等提炼的剧毒液汁。猎手们根据足迹及抓土的痕迹,凭经验推断猎物对象的大小、雌雄、出入时间。在其必经路上,装好弩和放上绊线,当猎物触动绊线启动弓上开关,毒箭随之射出。放火爆,主要猎狐狸、豺狗等。用雄精(磺)、白磷调配成红硝,配以瓷峰等尖锐物,用麻布片缠裹成鸽蛋般大小,涂抹猪油等野兽喜吃食物,用小竹签插于其常出入之地,使其贪吃爆死。在众多狩猎方法中,铳猎是最常用的一种。铳猎,俗称“打铳”。铳,长约1.5米左右,内装黑硝,用红硝作引,有效射程120步许。若猎老虎、野猪等大野兽,铳内上“铅子”(铁条),若猎野兔等小野兽,铳内上铁砂子(铁粒子)。一杆好铳、一条好猎狗是猎手的重要家当。猎铳的打造和猎犬的训养都十分讲究。铳,行道人叫“神火”,要请专门工匠铸造,成后工匠要祝占,如占曰“开铳一千斤,走东,打到东,走西,打到西”。猎人还要办“神火酒”及封红包酬谢匠师。新捉(忌叫“买”)回的猎狗,不要急于进家门,先要到土地、山神牌位前礼敬。然后从大门左侧的“狗洞眼”顺进,猎狗进的洞要称“霸王门”。

狩猎套俗 狩猎是件极为凶险的事。旧时,狩猎极具神秘感和有诸多严格的套俗。多数才老猎人都讲究按照天干地支排序查日子出坡,一般说法是选择每月有一个叫“阳根禁”的“红砂日”。出猎之日,头领要向祖先、猎神(陈老师尊)、山神祈祷保佑平安。出猎之前,不可议论打猎之事,特忌在厨房议。有的地方还规定,上路要从厅门出,出厅门又要先跨左脚,路上不喧哗笑语,大家默默而行等。狩猎危险大,极少单个行动,大多结伴而行,少则三五人,多则数十人但必须尊崇单数出行。每支狩猎队伍必须由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成长者为头领,指挥协调。

秋冬季是柞水人习惯出坡狩猎的最佳季节,这时节一则农闲,二则动物膘肥体壮且易于贮藏,三则树木落叶、雨雪过后容易发现动物足迹……。

狩猎分工明确,协作密切且有许多专业的称谓(行话)与技巧。大家跟着头领,扛着铳,带着猎狗赶至野兽出没的地方叫“进山”;进山后,由熟悉野兽生活习惯的人去跟踪寻查叫“跟山”;发现兽迹,猎手们分头持枪把守野兽出入要道叫“墫点”(也叫“等塘”);其余未安排墫塘的则带猎狗搜山追捕叫“抄山”也叫“赶后仗”。抄山时敲锣打鼓,高声叫喊,把野兽赶出来。一般每支出猎队伍最少拥有3杆猎枪,猎手们会根据野兽习性如“夏藏凉、冬藏暖,雪天多在竹地走,雨后多在庄稼边”、“香獐搬山尖,羊子过牌猪过哑”、“大小野兽走原路,唯有狐狸满山游”等经验,选择有利地形和时机进行铳猎。看到猎物后,切忌各自为战,而是通过口哨声来告知同伙野兽的去向以协调行动。口哨为“出一、进二、上三、下四”,即吹一下表示猎物出来,二下表示猎物进去,三下表示上山,四下表示下山。猎手们还总结出“上山打头,下山打脚,横过打脑壳”和“猪打头,虎打腰”、“打铳不低头,十有九铳浮”等狩猎要领。丰北河乡宽沟村的老猎人梅某总结经验说:“在野兽中,最凶恶和报复性最强的要数野猪,一铳未打死,它必会穷凶追咬你。若遇野猪追咬,快近身时,切不可惊慌失措,要及时把硝袋从肩胯解下,朝野猪甩去,野猪见到硝袋,闻到硝味,就会报复性地发泄撕咬,这时你乘机逃命,或装铳将其击毙。我两次这样,一次上树逃命,一次补铳将其打死。” 狩猎,放火爆、放药物毒、装地铳、设地笼、装夹箍捕时,要祷告猎神,并念占语,如“起眼望青天,师父在身边,左边左藏身,右边右藏身,藏得弟子不现形,拜上陈老师尊,急急如律令”等。打到大野兽还要祭谢山神开恩,由“头铳”领拜。外出狩猎,不必为食宿发愁,深山老林中到处有人留吃留住,狩猎除害颇受林区农民欢迎。狩猎若出现意外,小伤自负,大伤则同伙互相帮担,有猎物则从卖猎物收入开支。

猎物分配: 首先命中猎物的称为“头铳”;猎物未死,再补铳致死的叫“二铳”。开头铳危险性巨大,一铳未致命,定遭野兽报复。所以在猎物分配中头铳格外优先。猎物分配历来沿袭“(头铳)一腿三关(肋),(二铳)耳朵尽拔,(其余)见者有份”的俗规。即头铳可得1条前腿,及前腿以下3根胸肋骨位置的部分;二铳可分得耳朵及耳朵“尽力拔”所及部分;剩下的包括已分配的头铳、二铳以及所有参猎的猎人、猎狗都均得1份。如果猎获到黑熊之类,放关铳者还可以优先分配到一只熊掌和内脏。凡在猎物四蹄未捆绑之前到达现场的人,均有参与猎物份额分配的权利。为方便辨认谁为头铳,猎手多会在自己猎铳的“铅条”上作上标记。

建国后,由于狩猎活动频繁,到70年代野兽已罕见。80年代末,政府提倡保护野生动物,强行收缴猎枪。至21世纪初,野生动物数量得到较大恢复,甚至出现野猪出入村庄践食庄稼,伤人事件。为此,政府有计划的组织猎捕野猪。

眼下,退耕还林和野生动物保护使得我县生态得到了很大程度地恢复,老歌谣里“獐狍野鹿漫山遍岭”的景象何时再见?一旦生息有了良*交替,狩猎这种原始而使人魂牵梦绕的游戏,或许会在黑土地民间重现。 2010-5-6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金井清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理野
☆ 编辑点评 ☆
理野点评:

狩猎,竟是有如此多的讲究,当真大开眼界。好在如今世界都在提倡保护动物了。问好作者!

文章评论共[1]个
理野-评论

问好作者,感谢对杂文版的支持,周末愉快!at:2010年05月29日 上午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