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烟雨金陵顾泊残

发表于-2010年05月18日 下午3:43评论-1条

回到家,闲来无事看央视重播的《决战南京》,在南京生活的点点滴滴都在我的眼前掠过,依然历历在目。昨天我路过楼下的烟摊,掏钱买烟居然跟卖烟的说,来一包“南京”。哎,错了,真愣。

在南京,大概待了一个多月了吧,我不太记得具体时间了。春寒料峭时分,我拖着行李箱和拥挤的人群流出了南京火车站,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很大的湖,玄武湖。水很清,在风的吹拂下荡起了一丝丝涟漪。天空下了毛毛雨,把一切都笼罩在灰蒙蒙的世界里,恰似一幅淡墨山水画,灵动的六朝古都。

金陵,一个诗意的名字,成就一座诗意的城市。每天,我从桥上过,就在想,茫茫的长江水赋予了这座为中国历史抹上浓墨重彩一笔的城市怎么样的个性?

江南水乡,最多的,是桥。

每天,我都要过桥,一座闻名的跨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桥面上,很拥挤,在上班和下班的时分。过桥,成了人们每天生活的一件大事,日出过桥,日落过桥,日子默默地消磨在桥的两端。南京有众多的桥,却没有一座能像它这么的彰显霸气,长江从它底下过,一个没了脾气的孩子。一直以来,我都固执地认为,但凡有灵性的桥都得用双脚去接近它,感受它,行走于桥面上,心里才会踏实。

徒步过桥,缘于一场不期而遇的夜雨。我与朋友从夫子庙归来,天空下起了零星小雨,打在脸上,痒痒的,空气变得清新,有了些许的寒意。已是凌晨时分,错过了过桥的班车,望着路灯长龙,我们萌发了步行过桥的念头,数着路灯过桥,率性一回。

过桥,并不孤单。

桥上,夜归的车辆穿梭于桥的两端;主桥上,日夜守护着它的哨兵们依然精神抖擞的站着岗;桥下,列车扯开步子撒欢的跑;桥底,静谧的江水托浮着深夜忙碌的船上人家。走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我们都有些累了,便停留下来,倚着桥栏,观望着辽阔江面,任冷雨敲打在身上。雾气越来越浓,一切都变得朦胧起来,对面的山不见了,桥下的楼房不见了,江面也跟着消失,唯有江上行船在它行驶接近桥墩时,依稀瞧见导航灯发出的点点绿光。

可供行人走的桥道很窄,大概也就一两米间宽。或许是黑夜的缘故,走在上面,老是给我一种要坠下江去的感觉,手掌心已渗出汗来,长江,着实让我感到敬畏。曾几何时,凭借着滔滔江水,贪图享乐的南宋王庭得以偏安江南;曾几何时,咆哮的江水吞噬不了侵华日军的舰船利炮,金陵,成了一座充满血腥与恐惧的死城;曾几何时,炮火与号角响彻江面,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何等的气壮山河,南京城,从此迎来了新生。

寒夜,冷雨,我在桥上,并不孤单。

住在江北,每天我从桥上过,另一端的日子契合了骨子里的懒散。

我本性懒散,在看店的日子里,端坐在店门口的过道上晒着春夏交替的阳光,泡着一杯咖啡,偶尔也点上一支烟,车辆在门前走过,我在想,南京,应该不忙吧?

店里没什么生意,我过来开店也是应付一下市场部每天例行的检查,下午四点多,就可以锁上门,然后慢悠悠的晃到停车场去,等搭回程的班车。班车是免费的,人多车少,当我闲庭漫步般的挪到停车位时,已有长龙在车门旁等候,车门一开,人群蜂拥而上,你挤着我,我挨着你,互不相让。我也懒得和他们去争,等他们挤够了,有空余座位就上,没有座位干脆就搭公车回家。

转公车是有点麻烦,要先搭几个站然后再转乘地铁,出了南京站还要搭上三十来分钟的过桥班车才能回到桥北的住处。我喜欢这样的路线,回家并不急在一时,晃晃悠悠的奔走于不同车站,卸下一天的疲惫,观赏行色匆匆的归人与过客,品阅着掌灯时分,江南水乡特有的柔情。

就有那么一次,地铁行至三山街站,我索性下了车,为了去看夜里的秦淮风光。匆匆一瞥就够了,不必去细看,不必去品读,曾经的繁华与奢靡已烂熟于胸,而今,权且当一回旅人。

秦淮河边上的夫子庙商业街比不上新街口的繁华,这一带的人也是挺悠哉的。商家们开着店也不必去招揽,自然有众多商客进进出出,大多数商家是做雨花石、云锦、貔貅和紫砂壶的生意。有趣的是,雨花石是用手抓来做成生意的,你随手抓上来一把,留在手里还有多少就算多少,价钱在五元到十元之间,这要看商家是怎么定的价格。走得累了,我随意走进一家店面,捡起一幅粉紫色的云锦询问起它的价格,看店的小女孩从后面喊来她的老爸,一个睡眼朦胧的男子,他端详了一番,给我报了一百块钱的价,当然,这个价还有得回旋。我与他商讨一番,最后也没有买成,男子有意无意的提醒一句,很多男孩子买去送情侣的。我笑而不语,伊人已去,这云锦我还要送到谁的手中?

正要转身走出店门,无意间瞥见他挂在店门口写着“中华一绝”的牌子,我停下脚步,回头问起什么是一绝。男子指了指桌上的玻璃珠子。哦,原来是在小小的玻璃珠子的内壁上写字,做成小吊坠,买给过路的恋人。瞧着有趣,我便自己挑了一颗画有两簇梅花的珠子,让他帮我题上“重回壮乡”四个字。他很是纳闷,从来题字都是一对对情侣的名字,不巧遇上我这个题字有异于他人的顾客。我把玩着胸前戴了三年的鱼型吊坠,依然笑而不语。

确实也绝,只见他在细长的铁钩一头沾上些墨水,从珠子底部钻进内壁,一边旋转着珠子,一边利索的在空白处勾勒着,像是在壁上作画,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木雕工艺,手上的功夫要有讲究才能雕镂得如此精确。一转一勾之间,这个小吊坠已经完工呈现在我的眼前,而它也被我吊挂在手机后盖上,终日相伴。

夫子庙逛了一圈下来,顿时发觉肚囊空空,我向来嘴馋,肚子一饿,鼻子就变得特别的灵敏。想起街口肯德基旁边的一条小巷里的一处人家的摊档还没打烊,我便寻觅过去。

橘黄色的灯光下,摊档还冒着腾腾热气,我寻了个僻静的角落坐下,要了碗鸭血粉丝汤,这可是正宗的南京小吃。粉丝滑嫩嫩的,咬起来很有嚼劲,配上早已卤好弄得方方正正的鸭血块、脆而爽口的鸭肠、粉嫩的鸭肝,再丢两三个油豆腐进去,洒上星星点点碧绿的香菜,最后浇上一大勺煲了许久的热汤,一碗让人垂涎三尺的粉丝汤就这样端上桌面,让我大呼过瘾。南京城有许多叫不出名的小巷,地道的小吃就出自于这些小巷中。漫步在巷道里看着斑驳的楼墙,听着此起彼伏的吆喝声,驻足观望烟摊前捉队厮杀的棋局,我远离了往日里的浮华与喧嚣,这里的一切与一街之隔的商业圈似乎没有了联系。同样的高楼林立,一边是世俗的翻滚,一边是无争的祥和,这是一个省会城市所独有的境景,是否是古都的遗风?

离开南京的前一天,我决定去一趟中山陵。

中山陵,葬着一位撼动世界的伟人,国父孙中山。

一座中山陵,半部民国史。建于1926年到1931年的中山陵,融合了中国古代建筑与西方近代建筑的精髓,站在陵园的博爱坊下往上望去,整个陵园呈现出一个巨大的“钟”字,寓意世人“警钟长眠”。

去中山陵的那天,恰逢又是一个雨天。我爬上300多级的石阶,进入陵堂前,回望了一眼,紫金山麓宛如一条沉睡的卧龙。淫雨霏霏,整个钟山风景区被灰茫茫的云雾所笼盖,我突然有天地之大,人之渺小之感,胸中平添几分肃穆。

陵堂正中是一尊巨大的孙中山先生座像,座椅上的国父是那么的祥和,炯炯有神的眼睛透露出无比的坚韧。两眼对望,我默默地站立着,有许多话语要吐露出来,心中的那一丝敬畏之情不减反增。

驻足十余分钟,我才挪开步子朝坐像后面的小门走去,门内是墓室,孙中山先生的长眠之地。墓室正中摆放着一具精美的石棺,棺盖上是先生身着中山装的卧像。卧像的上方是拱形的墓顶,墓顶上国民党的青天白日党旗依然鲜艳如新。我绕着墓室走了一圈便退了出来,怀着敬畏之心而来,端着肃穆之绪而去,心意到了,即可。

南京城,多少英雄豪杰轰轰烈烈为它而来,寂寞消沉舍它而去。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烟雨金陵,金陵烟雨,多纷扰,我曾来此走过一遭。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顾泊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精华: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李白诗云:“金陵昔日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
江南烟雨氤氲萦绕的金陵城。
“钟山龙盘,石头虎踞”,素有“帝王州”之称。
金陵客穿行悠游于其间,当有如鱼得水之感。
历史是一面镜子,
得人心者昌,逆人心者亡,
这是一条必然的规律。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金陵,总有许多故事吸引着我们。朋友晚上好!at:2010年05月18日 晚上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