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情系大山育桃李,芬芳满园夕阳红东篱先生

发表于-2010年05月14日 上午11:53评论-1条

情系大山育桃李,芬芳满园夕阳红

——记炎陵县洣泉学校校长刘鸿祺

东篱先生

笔架峰下,洣水河畔。绿树滴翠,红墙溢彩。在炎陵县洣泉学校的校园里,人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位年届古稀的老人忙碌的身影:进课堂听课,找学生谈话,与老师交心……他是谁,又为了谁?他就是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作“校长爷爷”的刘鸿褀老师,炎陵县洣泉学校的校长。

一、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

1960年,刘鸿褀老师从湘潭师范毕业,他放弃留在家乡工作的机会,而毅然选择了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在毕业典礼上,他代表班全体同学立下誓言:“站出来,让党挑选,党指向哪里,我们就奔向哪里,就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从此,在炎陵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刘鸿褀老师用近50年的坚守和执著,履行了自己当初的铿铿誓言,谱写了一曲朴实无华但又感人至深的教育人生之歌。

来到炎陵,迎接刘鸿祺老师的是,离县城20多公里的石洲附中(后改为石洲中学)。初来乍到,刘鸿褀老师因为不懂客家话,跟学生交流非常不便,在课堂上和生活中,闹出不少至今还让自己津津乐道的笑话。为了工作和生活的需要,他向老师、学生学习客家话,不到半年,就不仅能够听懂客家话,而且能够讲客家话了。山区条件艰苦,蚊虫叮咬是家常便饭。刘鸿褀老师常常被“麻鸡婆”叮咬得皮肤红肿,继而溃烂,走路都很困难,有时连上课都要拄根拐杖。但生活上的困难,并没有让他打退堂鼓。相反,他扎根山区的信念更加坚定。

在史无前例的“文革”期间,家庭出身不好的刘鸿褀老师,饱受了“大字报”的围、追、堵、截之苦,好几次“大字报”封堵了房门,他只能爬着进出。不仅如此,他还受到了关黑屋、挨批斗、捆绳索、挨皮鞭、挂牌子、游村道等非人的待遇,但是棍棒没有使他屈服,耳光拳头没有使他低头,监督劳动改造没有使他动摇。在肉体和精神倍受煎熬的日子里,他对党的信念却始终没变,他坚信:乌云遮不住太阳,真金不怕火炼。只要跟党走,党不会抛弃自己,更何况自己是党培养出来的人民教师呢?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经受十年煎熬之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刘鸿褀老师也迎来了他人生新的春天。经过30多年的执着追求,1983年10月14日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夙愿,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chan*]党党员。

二、做一盏灯,照亮学生成长的路

有人把教师比作园丁,比作渡船,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刘鸿褀老师来说,更恰当的比喻应该是“灯”。在他近50年的教育人生中,有22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有27年担任学校行政工作。其实,无论是在教学岗位,还是在管理岗位上,刘鸿褀老师都用他的博大无私的爱、与时俱进的德育理念,塑造着学生的灵魂,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1989年8月,刘鸿褀老师从县四中(现在的十都中学)调入一中工作,任政教处主任。当时一中的周边环境很不理想,经常有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来学校打架斗殴,使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受到干扰。为此,刘鸿褀老师组织成立了护校队,并与公安部门密切联系,大力整治校园及周边环境。通过大力整治,曾经一度被搅得鸡犬不宁的校园,终于恢复了应有的宁静。接着,刘鸿褀老师从建立、健全制度入手,突出德育的首要地位,与学校领导一起构建了校长室——政教处——年级组——学生会——班委会为主线的德育体系。同时,将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结合,构建教育网络,形成教育合力,营造好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学校以年级为单位成立家长委员会,聘请那些热心为学校工作建言献策,并有较好教育方法的家长担任委员,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和家长会,广泛听取家长对学校的建议。通过多管齐下,促进了一中良好的学风、校风的形成。担任湘山实验学校校长、洣泉学校校长期间,刘鸿祺老师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大力探索德育工作的新途径。他曾多次亲自领队,带领学生去韶山、花明楼、长沙烈士公园参观,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带领学生远赴长沙,参观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名牌大学,进行理想教育,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同时,每学期请法制副校长来校上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为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他还请全国劳动模范、特级教师、奥运火炬手马安健老师,带着火炬给学生作报告,每个学生都触摸了火炬、衣服、手套,学生震动很大,感受也很深。

不仅如此,刘鸿褀老师自己也言传身教,耐心细致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近50年来,刘老师找过多少学生谈话,转变了多少后进学生,自己都无法统计。他只知道,作为一名教育者,要做好学生的知心人,以爱心去打动学生,以耐心去感化学生,以诚心去唤醒学生,以真心去帮助学生。他每期找学生谈话少则五、六十人次,多则100多人次,每做一个学生工作,他都奉行“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一定要把思想工作做通,不做通决不罢手。一位学生曾写信给他:“刘老师,您好,我非常感谢您对我的教育,不然事情发展下去,从报复到犯罪就不能再回头了……我现在虽然毕业了,我都会记住你的教诲的…… 我非常佩服您,真正地佩服您。我会永远记住您这个老师的。无论现在,还是将来”。

学生在生活上遇到困难,刘鸿褀老师总是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把他们的冷暖痛痒牵挂在心里,并给予他们慈父般的关爱和帮助。一个名叫沈立平的高一新生,因为想家心切,晚自习后,打电话回家,不慎一脚踩空,把手摔断了。刘鸿褀老师闻讯后,立刻组织老师将他送到医院。当他得知这位同学家境困难,无钱交费后,立即赶到医院,承诺承担全部药费。住院期间,还多次去看望学生,并安慰他好好养伤。此外,刘鸿褀老师还与医院联系,为这个学生切除了一个赘指,用去七百多元医药费。刘鸿祺老师通过保险公司和其他渠道帮他解决了所有费用,还给学生一百多元的营养费。事后,家长十分感动,专程来学校感谢他。

三、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1999年,刘鸿祺老师正式办理了退休手续,心里也很想好好在加颐养晚年。但是,2000年下期,当县一中校长张群明要他担任湘山实验学校校长时,他又义无反顾,披挂上阵,扬帆起航,担当起了炎陵县民办教育的领航人。他凭着自己多年积累的管理经验和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把湘山实验学校,办得红红火火,蜚声县内外。学校当选为“株洲市民办学校常任理事单位”,先后被评为“株洲市民办学校先进单位”“株洲市平安学校”等。

首届高中学生,基础差、底子薄,低于一中录取线40多分,但是通过三年的学习,参加高考时,专科以上一次性上线率达90%,录取率达89%,扶阳凡等四位同学还上了本科线,分别被四川师大、长沙理工大学、江西上饶师范学院等本科院校录取。自2000年创办以来,学校为社会和高等院校输送了1000多名优秀毕业生,其中100多人考取了本科院校。

学校的初中教育,以英语教学为特色,异军突起,独领风骚,各科会考、统考成绩一直稳居全县第一。2008年,株洲市高考理科状元,被清华大学录取的刘江瑾同学,就是湘山实验学校外语实验班4班的学生。同时,学校第二课堂教学也卓有成效,200多人次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市级以上奖励。其中,有获得全国作文大赛二等奖的朱晴柳同学,获得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一等奖的马为之同学。

2006年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湘山实验学校停招初中,结果当年大量初中优质生源外流。面对广大家长、学生对初中优质教育的强烈需求,2007年上期,炎陵一中校长陈黎明,审时度势,决定创办一所民办初中——炎陵县洣泉学校。当时,刘鸿褀老师因年事已高、爱人体弱多病,已经不再担任湘山实验学校的校长了,而是任学校可持续发展顾问。但是,当陈黎明校长找到他,要他筹办洣泉学校并担任校长时,刘鸿褀老师又一次选择了自己心爱的教育事业。有人笑他,“放着大校长不做,而做小校长。”刘鸿褀老师坦然一笑,“大校长是校长,小校长也是校长,只要是需要,大、小校长都一样。校长不是官,而是一种信任、一种责任。”如今,创办才两年的洣泉学校,正以其优雅的校园环境、先进的教育理念、过硬的办学质量,成为莘莘学子求学、成长的乐园,成为县内外民办教育的一朵奇葩。展望未来,洣泉学校又像一艘巨轮,在刘鸿褀老师的带领下,正乘长风破万里浪,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号角声中,驶向辉煌灿烂的彼岸!

22年 担任班主任工作, 27年先后任教导主任、副校长、校长,先后荣获过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市“优秀教师”等50多种荣誉称号。透过枯燥的数字,我们看到的是刘鸿褀老师近50年来,对山区教育事业的执著和热爱,看到的刘鸿褀老师教育人生的朴实和厚实。韶华易逝,丹心不改。青山依旧在,最美夕阳红。刘鸿祺老师用自己的辛勤汗水,描绘着自己的人生画卷,用近50年的挚爱和执著,哺育着大山深处的莘莘学子!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东篱先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推荐: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
是自己的身体厉行和人格言行影响他人的事业
需要的执著和奉献精神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光临散文版面,朋友周末愉快,请晚茶!at:2010年05月14日 晚上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