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茫群山,长袍索索,怀抱古琴,望山谷幽兰而操之,空灵而深邃之音,随几千年文化长河逶迤而来;跌宕激动之情,依着吟揉绰注之音携兰香悠然而至。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深谷幽兰,清芳自足,总是在无人之处,能保持自己的志向和操守,是为“君子之守”,即使再多的寂寞和世人的不理解,又有什么影响呢?因为行君子之道的过程,本身就是人生的一大快乐,在孤芳自赏中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是以谓王者香!是以为王者香!这是“琴操”无法揉拔出来的。
是故孔子作《幽兰操》自芳,在他的思想处以一种“不以无人而不芳”的自信和豁达传承它的思想之香。
记得《淮南子。说山训》中有言“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行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君子修身的自觉性,必在“幽隐细微”处严格要求自己,慎独其身。
其实幽兰向世人展示的除了情操之外,我认为它提倡的更是一种修养、自律和坦荡,即为“慎其独”。小心谨慎,随时戒备,即使在独处或无人知晓之境,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自觉按照道德要求行事。
东汉时期被人称为“关西孔子杨伯起”的杨震,在任荆州刺史时,路过昌邑,曾受恩于他的昌邑县令王密,怀揣十金拜见他,并对他说:“暮夜无知者。”杨震却回绝道:“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此“慎独”谨慎可堪称历代师表,其人品之高尚,道德之规范是常人不所及。“是故君子或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同”,此乃真君子,人们在实行道德自律中,要把自己严格要求到人们“不睹”处,把唯恐失德扩充到人之所“不闻”处,这才是修身自律的至高境界。
难怪梁漱溟在其所著《人心与人生》中便作如是说“儒家之学只是一个慎独”,可见“慎独”被历代学者高度重视,更是把它作为君子操守之根本。
聂文涛说“慎独”不是怕丢人,而是怕丧失人格。这份人格不是因为别人看不到、听不到而显露了出来的,是人的“内心”和“内在性”。于是《五行说》特别对“独”加以注解,把“心”界定为“独”。
一个高尚之人,总是去保持和守护自我道德本性和本心,懂得如何去“以心治身”,所以慎独之人防止和约束“非道德性”的萌生和出现的过程。
“诚于中,形于外”,诚是“独”的前提,于是就有“致诚则无它事”之说。明代曹鼎任泰和典吏时,就心戒“曹鼎不可”之言,终于不为美色所动。
又可曾听得秀才过桃林而不吃的故事?只因“桃李无心,我心有主”!
也可曾听得叶存仁凛然正气之言“不畏人知畏己知”?
此时,我们是否会为此一缕幽兰之香有着沁入心脾的清爽呢?
纵观历史,慎独为其行事之准则,也是衡量自我修身的标尺,它不仅在古代的道德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在今天的道德建设中更具现实价值。
“慎独”更是作为人之处世之根本,而如一盏明炬为世人代代传承擎举!
刘少奇曾对“慎独”做了通俗的解释:一个人在独立工作无任监督时,有做各种坏事的可能,而做不做坏事,能否做到慎独,以及坚持慎独所能达到的程度,是衡量人们是否坚持自我修身中取得成绩大小的标尺。他也做到了以民为官,谨言慎行、严于律己于一生,终成了“慎独”之表率,被世人所铭记而载入了史册。
2005年感动中国的王顺友,一个普通的邮递员,恪守“慎独”典范,也作幽兰之香,为人类创造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名字因为幽兰精神而被唱响祖国大地。
是以人无尊卑,事无巨细,都得思虑周详,小心谨慎,慎而思之,勤而行之,恭德慎行,则不败事,不后悔。
《荀子》有云: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亲,不怒而威,天此顺命,以慎其独也”,是故为官者必自清,自清者必自律,自律的前提就得慎独其身!
以“慎独”为一面盾牌,可以抵御各种诱惑于未然;
以“慎独”为净化器,可以根除污浊之瘤毒;
不求为人知,但求无愧于心,求得做出完美的自己,如幽兰般开在深谷中,却独自芳香!
幽兰之韵将为高雅之人弹奏于耳,幽兰之情操,将为高洁之人秉承于心;幽兰之美将为高尚之人书其神,幽兰之香将为慎独之人扬其芳!
此时又似听得韩愈在吟哦《幽兰操》:
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
今天之旋,其曷为然。我行四方,以日以年。
雪霜贸贸,荠麦之茂。子如不伤,我不尔觏。
荠麦之茂,荠麦之有。君子之伤,君子之守。
-全文完-
▷ 进入叶风沙粒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