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柳花姑娘雪域守望

发表于-2010年05月12日 晚上11:23评论-1条

柳花出生时正值春暖花开,村前村后的柳树枝上挂满了随风飘散的绒毛球球,因此,奶奶为她取名柳花。柳花不仅名字好听,模样长得也好看,虚岁尚不到十八,就已出落得楚楚动人了,可惜只念过五年小学,不然真像乡亲们说的那样,“将来肯定是块当演员的材料”。 

柳花在家里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妹妹。父母躲东躲西好几年,最终也没给她生出一个弟弟来。由于超生,原本很好的家庭折腾得越来越穷。柳花想上学,可父亲不依。那年九月刚起头,该读中学的柳花怯怯地伸手要学费,父亲把眉头拧得更紧了,极不耐烦地冲她吼:“连锅都揭不开了,还想念书,你能念个啥出息!”柳花没敢再吱声,偷偷地哭了好几回,从此就呆在家里照看妹妹,后来就跟着父母在责任田里干农活。 

耕种收割,周而复始,柳花在风吹日晒中一天天地长高了,俊俏了,而贫穷却像自己影子怎么也摆脱不掉。 

一段时间没看见柳花了,村里人就有些诧异,一问才知柳花打工去了大城市。大城市离家很远很远,坐火车也要几天几夜。听说那儿的人富得流油,连捡破烂的都能挣到大把大把的钞票。于是,有了盼头的父母对柳花说:“你也去吧,挣些钱来还账,家里还想盖房子。”柳花开始并不想去打工,因为从未出过远门,害怕自己迷了路,但经不起父母苦口婆心地再三相劝:“怕啥?跟东庄的丫头一块儿,人家路熟,去过几趟了,你全当长长见识。”柳花心动了。临走时,年老体弱的奶奶不舍得,抓住柳花的手千叮咛万嘱咐。 

三个月过去了,在家里焦急万分的父母终于收到柳花寄来的一封信,地址是大城市的一家酒店,信中还夹着几张一百元的人民币。柳花在信中说,她在酒店里找到了一份刷盘子洗碗的活儿,管吃管住,每月工资六百五,不过,老板只给三百元的零用钱,欠下的年终一次清。“那怕啥?这是规距,早发晚发的,最后还得发。”父亲乐得合不拢嘴儿,掰着手指头在心里一遍又一遍地合计:“一个月六百五,十个月六千五……” 

半年后,柳花几乎每隔两个月就会寄钱来,而且每一次寄的钱数总要比父母想象得多,只是再也没有往家里写过信。 

第二年秋种前,东庄的丫头从大城市里回来了,替柳花捎回两千块钱,还有一个令全家人大开眼界的好东西。丫头对柳花的父亲说:“这是柳花买给你的手机哦,你看它还能照相呢,把它别在腰带上吧,要是柳花有啥事儿找你,它就会嘀嘀地叫。”父亲的眼泪出来了,激动得差点儿晕过去。 

“柳花瘦了没?给人家刷碗累不累?”奶奶最疼柳花,拽住丫头不停地问。丫头说:“我不跟柳花在一起,每回都是她找我,听说早就不洗碗了,只站在酒店外面看门儿,我见她穿得可好啦!”奶奶将信将疑地点点头,随即又像想起什么似的赶忙说:“天快冷了,你甭忘了给柳花带点儿衣裳去。”丫头很坚决地摇摇头,说自己再也不去打工了,老板心太黑。丫头要在集镇上自己开个服装店。 

唯有柳花,打工居然打出了名堂,帮家里还清了所有的债……父亲挺直了腰板,整天笑逐颜开,在亲邻面前总是一副扬眉吐气的神采。尽管走动拴在裤带上的手机从来没响过,但是,只要接到汇款单,心里总比见到柳花还踏实。村里有许多年轻人羡慕柳花,农忙未了便纷纷打起背包,他们期望自己能像柳花那么幸运,有的发誓要比柳花挣得还要多。 

春节刚过,便有人循着地址去找柳花,想让她帮忙找份工作,没料到那酒店早就拆迁了。 

日子就这么无声无息地过下去了,靠打工挣大钱的人越来越多,于是很少有人再提起过柳花的事. 

正当全家人惴惴不安时,柳花却在一天深夜突然回到家。父母惊喜异常,见她面容憔悴疲惫不堪,便无限怜惜地问寒问暖。柳花显得并不高兴,而且少言寡语,她看到卧病在床的奶奶,竟伏下身呜咽起来,那哭声让人感觉到好像她在外面受了很大委屈。 

次日清晨,早起的母亲想为离家两年多的女儿做点好吃的,推开门却发现柳花不见了,床上新铺的被褥依然整齐地摆放着。全家人四处寻找,直到晌午,才有人大惊失色地跑来报信——柳花掉进了村后的机井里。打捞柳花的乡亲都小声议论,说柳花好象得了什么奇怪的病,浑身上下长出好多褐色的斑点点。数日后,奶奶也死了,弥留之际,仍不停地说“造孽呀……” 

每年春天,当阳光明媚柳絮飞扬的时候,人们都会念叨柳花。好多人都说柳花还在四处打工,还在很远很远的城市里没有回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雪域守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叶风沙粒点评:

柳花的命运是这个家的悲剧,何尝不是社会的一个悲剧呢?
很现实的文字引起人们的深思!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光临散文版面,周末愉快,请晚茶!at:2010年05月14日 晚上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