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老子与水南极卧冰

发表于-2010年05月12日 晚上9:11评论-1条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老子活一百六十岁以上,按现代的科学推断,司马迁的说法也不算虚妄。老子所著《道德经》的宗旨,其本质就是要人顺天知命,修身养性,得尽天年。欲寿者,不妨多阅《道德经》。

老子阐述的“道”是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简言之,老子的“道”既是宇宙的本源,也是宇宙的本体,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无所不能。老子又创“无”与“有”的概念,说明“道”与现在的关系,因为“道”是万物的本源,从逻辑上讲,“道”是不可用任何性状来指定的,所以“道”就是“无”,而人所见的万事万物之现在都是“无”生的“有”,故“有无相生”。

但老子论“道”,目的不在于逻辑学上的推论,这是中国哲学不同于西方纯理性哲学的地方,中国的哲学总是附着于生命意义之上的,是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不是为了知性或理性的快乐,而是为了解决生命存在的意义和方法。所以,老子论“道”,目的是叫人悟“道”和求“道”,进而得“道”。

但“道”既然是“无”,一种不存在的东西怎么能够求得呢?其实不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是谓无状之状,是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在老子这里,“道”既是认识事物源起的知性概念,其本身也是一种存在,是存在之中的存在,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的虚无的实有,这种“道”的虚无之象,平常是看不到的,只有在恍恍惚惚、窈窈冥冥的状态下,触到“道”的本象。

人什么情况才能进入恍恍惚惚、窈窈冥冥的状态呢?因为人也是“道”生的,而“道”即“无”,人只要能体会到“无”,就是求“道”的方法,所以老子提出“无欲”“无名”“无为”“无物”“无己”等境界,而这些,正是人所难能之处。要人做到万事皆“无”而得“道”是很难的,以孔子为例,传闻孔子也曾多次师从老子聆听教诲,但孔子还是宁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做他的圣人。

得不得“道”是一回事,但人不可不学“道”。道家的智慧在历代中国人身上都是一剂不可或缺的良药,其与儒家思想共同支撑起中国两千年来的精神家园。“道”既然有益,我们碌碌众生也不妨学学“道”,学“道”不难,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反” 与“弱”正是悟“道”的一个途径。这里就要讲讲老子与水的关系。

正中了儒家“智者乐水”这句话,智者老子非常喜欢水,《道德经》中,水及其相关的事物成为发挥“道”之动、之用的对象。水体现了至善,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真正的高尚道德是出自本性的利他而非有心行善,并甘于处下,甚至处于人所厌恶的污秽之地,这正是水近乎于道体的原因。老子又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在老子看来,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击坚强的东西,没有能胜过水的。水性至柔,却无坚不摧。老子提倡“柔弱胜刚强”,源于对生命现象的体认,因为柔弱比刚强更能持久,他说过:“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老子也感慨,世人对这些道理不是不懂,但是谁愿处下位,谁人不争名利,谁愿表现柔弱呢?在治理天下方面,也可应用水之道,他说:“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道”是无所不容的,犹如海纳百川,其原因就在于都愿处于低位,所以圣人想要能领导民众,必须言行谦让,争利在后。

老子的水之道可概括为“守柔”“处下”“不争”,人可以通过效法水来体悟“道”的妙用,这都是启发人在“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中有时不妨“反其道而行之”,虽然不得“道”,至少可以寻求某种人生的价值,获得心灵的平衡。对老子而言,精神的超越与自足才是最重要的,而要保留自我精神的完整,就在于自己内心怎么去平衡,所以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当一个人悟到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他什么都有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南极卧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罗军琳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无为而有为
不争即为争
老子悟水即悟道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光临散文版面,老朋友周末愉快,请晚茶!at:2010年05月14日 晚上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