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度
野泉
泰勒斯与常人一同行走,泰勒斯走高地,常人走低地。泰勒斯不小心从高处滑落下来,常人耻笑他。泰勒斯却说:“你无需笑我,你连想掉下来的机会都没有,你是悲哀的。”于是,泰勒斯又费力重新走在高地上。
当我看到这一故事时,不知怎的,竟想起了登山,想起了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还想着诗人立在山顶,对苍茫大地,对芸芸众生吟唱,因为他为了“一览众山小”而追求“高度”。然而,想着想着,我竟生出一种后怕:泰勒斯他若像诗圣那样,站在了“凌绝顶”的位置,滑落后他还能乐观?
人是要有追求的,也是要有高度的。但所要的高度,既得讲究“高”,又得讲究“度”。山是一种高度,它是地球上最无遮掩的奇迹。它有着不屈的坚硬的骨骼隆起,离太阳更近,离平原更远,它是这颗星球的犄角。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
人在山的面前,不过如蝼蚁一般,望着那种令人敬畏的高度,人便有了征服的欲望。或许山上的云雾缭绕,花语鸟鸣,会让人产生陶潜般的淡然,抑或是一种对于登上峰顶的自豪感,成就感。毕淑敏有言,真正的高山是不可被征服的,只是在某一瞬间,山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登山者在它的头顶歇息片刻,给登山者一窥真颜的恩赐。这种高度的存在,使得人们永葆谦逊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物必须仰视。
人是欣赏高度的——家长期望孩子长得更高;居民希望楼房建得更高;科学家希望飞机飞得更高……
春秋时期,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他的同学子张和子夏哪个更贤明一些。孔子说子张常常超过周礼的要求,子夏则常常达不到周礼的要求。子贡又问,子张能超过是不是好一些,孔子回答说超过和达不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由此可见,并不是站得越高越好,必须把持一个“度”。“过犹不及”是一句古语,也是一句成语,更是一句哲语。将之用在“高”之“度”的把握上,我想也是恰当的。
妙玉站得太高,看得太清。“过洁世同嫌”的她,留给人世间一个太洁的背影;人们追求美食,食不厌精,结果多少种疾病竟都与吃有关……即使是政治层面,也是如此。中国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要“赶美超英”,搞了“大跃进”,结果不仅没见到赶的效果,反而拉大了距离;之后又追求纯之又纯的社会主义,发动文化大革命,割资本主义尾巴,结果,让国人饥肠辘辘,让国民经济走到崩溃边缘……
“高”也要有“度”告诉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好“度”。做事时,大家都希望做得更好,更圆满,能做到极致,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取得最大的价值。但如果越过了“度”,往往会事与愿违,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有负面的效应,这是当事人始料不及的。
给自己一个适合的高度吧!人要有理想,但不要存在幻想。对于自己的理想追求,若能达到更好,若达不到,也不必苛求,只要奋斗过努力了即足矣!北大才子海子写出篇篇经典之作,曾被评价为“一个诗歌时代的象征”,无数读者为之感动,疯狂!可他是理想主义者,追求无度,结果竟选择了卧轨,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令世人扼腕叹息啊!
-全文完-
▷ 进入淮安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