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谈愚公移山 (散文)
金 矿
要说“愚公移山”,我们这一辈人很是记忆犹新,它曾是毛泽东主[xi]“老三篇”中的经典篇,领袖鼓励国人对待革命事业要坚持挖山不止的精神,当时可很有号召力。记得初中课本学古文愚公移山中有“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我有点愚笨,现在如果用市场价值观来理解,不是为了开山取宝,直接去搬两座山,要花几十代人辛勤劳动,好像这有点值不得,这无穷无尽的人力资源用在上面似乎有点浪费了。
眼下好多小青年都不愿意再听这个看似荒诞的故事,他们认为愚公移山可说是傻到家了,这是纯粹地劳民伤财。如果愚公是今天政界指挥官或者的个企大老板,将要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那么多人挖山能有什么收获,山山水水都是自然生态的格局,你非要自作主张改变它的原型,进行“移山倒海”,还要如此亡命地辛苦何苦?即使是太行王屋二山挡住了你的出行去路,你在山沟里同样可以靠山吃山,艰苦一点生活也没有多大关系,再说当时生活条件差、劳动工具原始、生产剩余价值太少,子子孙孙的生命和生活不能不顾,搞那自不量力地挖大山,符合自然生态的科学规律吗?后果不堪设想。
一个人的生存光靠一点精神可不行,记得小时候,那是大跃进年代。上面号召人海战术挑灯夜战,出现这样一个离奇的怪事,领导在指挥部工棚好远就听到某工地号子震天响,原来那是生产队长专门组织一些嗓门大的人不干活在那里空喊号子,“呵啊嘿的”。结果苦干的人得不到表扬,喊号子的人反而受到奖励。回想那种“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真有点斗争偏激的荒唐。
农民老二哥还是真辛苦,当年生产队的一个劳动日价值只有一两毛钱,还要“吃三睡五干十六”(三个小时吃饭、五个小时睡觉、十六个小时干活),还要“两个黑洞洞,三个急冲冲”,意思是起早黑上工,到晚黑收工,三次上工(早中晚)都要急冲冲地跑上工地,我的妈呀,如此艰苦地劳役节奏难道也叫愚公移山精神吗?
那时要农民认真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目的还不是鼓励和强迫农民多奉献一点廉价劳动力。记得有一年公社组织万人水利大会战,工地人头涌动,红旗迎风飘,号声震天响。我负责文化政治宣传,把“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写成一米见方的独体字标语牌分插在工地醒目处,战地广播把各大队“愚公移山”表决心的挑战书左一遍右一遍地播放。“愚公移山”似乎成了当时人海战术最强的精神动力。
岁月进入二十一世纪,现在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年轻人,对于这新一代人,我们是不是还要用愚公移山精神口号来鼓励和鼓动他们,是不是还要朦胧地强调那种刻板的愚公移山,对于这个问题很值得眼下掌权者探讨。“劝君莫奏前朝曲”,这就牵涉到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碰撞的问题。要说历史上的寓言故事也许在那个朝代,包括建国前后推翻三座大山的思想传播都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如果到高科技、高信息、高产业发展的今天,这种纯僵化的精神鼓动已经不能再统帅这一辈高智商高知识的生产建设者及生产劳动者的思想了。因为从客观事态讲,从多元社会层面讲,新时期已经不能让愚公移山精神来满足人生追求和生活需求,更要坚持一种物流加意识的科学和原则。
有人批评我,不应该用古人的生活事例来比照今天的事物,因为两种历史时代毕竟相距太遥远,古代人不可能在现代复活和再生,现代也不可能再去复古。不要用过去的精神来羁绊自己。我想这个观念应该是正确的。如果让如今的年轻人投愚公和智叟的行为赞成票,就可能不会再像三十年前那无原则的偏向了,一定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的观念还是要顺应时代科学发展的。
也许我的见解有点多余而又偏激,也会可能把愚公移山的精神给曲解了。不过故事还是故事,它本身就没有政治色彩,也不存在绝对的时代说教观念。为什么非要这样形而上学去理解呢?我这种钻历史的牛角尖可能有点不可取。用我们白马湖边的乡野人俗语说,不要树扳倒捉乌鸦。遇事干嘛非得像这样顶针呢,是啊,人们如果把眼光放远,可能有好多哲理都会星转斗移,从哲学观念讲,从社会发展观念讲,眼下、将来、未来,还需要不需要“愚公移山”,还需要不需要“愚公的子子孙孙那种永远原始地挖山不止,”还真不好说。我倒有一个奇特的想法,如果需要挖山,就眼前讲,我们就可以多调度一些挖掘机、推土机,进行机械化作业,这样速度快效率高,要比“愚公移山”好得多,至于将来与未来,人的头脑会更聪明,还会更现代化。那就是新的“愚公移山”方式了。
赐教处:江苏淮安市楚州区南闸文化站
qq 452163153
-全文完-
▷ 进入金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