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碑林抒怀
到过西安碑林的人,无论你懂不懂书法艺术,大都有这样一种奇特的感受,
在步入其间的那一刹,仿佛是步入了神圣的艺术殿堂,耳边似乎响起缪斯女神那
轻盈悦耳的琴声。于是,脚步不由放轻,神情不由肃穆,象是生怕惊醒了长眠在
这里的先哲们。那高高耸立的大大小小的一座座碑石,瞬时仿佛在你的眼前活了
起来,幻成无数睿智的目光,穿透你的身体,一直深入你的内心深处。你的思绪
仿佛从现实上溯到远古,又仿佛从远古回归到现实,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的
存在。无论你停留在哪一座碑前,都会一下子深入其中,你的脉搏也就同那个时
代的脉搏一起跳动。你什么也不用想,什么也不再想,因为你已经被一种强大的
艺术磁力吸引了进去。
如果你留意一下身边的游人,无论是饱经人生沧桑、鹤发童颜的老人,还是
稚气未脱、聪慧可人的儿童;无论是目光炯炯、内藏深蕴的中年人,还是朝气蓬
勃、思想敏锐的青年人,他们或独立碑前,默诵碑文,从中感受历史的兴衰与变
迁;或以手带笔,潜心领悟那一笔一画间流动的神韵;或三三两两,轻声细语交
流彼此的感悟;或手抚碑石,静静地聆听历史深处的回声。他们的所思所想或许
不尽相同,但都同你一样,沉浸在这一片艺术的海洋之中了。
是的,这里也许不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没有高耸挺拔的山峰,没有湖光秀
美的波色,没有香花古柏,没有小桥流水,更没有美丽动人的传说。有的只是一
块又一块沉默不语的石头。但你不得不承认,这的确是一个神奇无比的地方。一
块块历经风雨剥蚀的巨石与一个个中国汉字的完美结合,就成了艺术和历史的标
本。多么神奇的创造啊!我不禁想到,创造这奇迹的先哲们,当初他们是怎样用
自己手中柔软的笔,刻透了一块块坚硬的巨石(至今仿佛还能听到笔锋落下,石
屑纷纷落地的声音),在留下千古传诵的美文和精湛无比的书法艺术的同时,也
在把历史的声音和做人的风范通过字里行间、一笔一画留给后人。仔细揣摩这一
块块艺术珍品,无论是古朴浑然的篆书,端整有序的楷书,寓刚于柔的隶书,挥
洒自如的行书,放纵不羁的草书,无不打上了五千年中国历史的烙印,体现了鲜
明的时代特征和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无论是浑厚挺拔、开阔雄伟的颜体,骨力
遒劲、柔中有刚的柳体,还是劲险刻厉、奇中见真的欧体,无不是艺术家精神世
界的写照,刻画着他们对完美艺术境界的追求。刚也罢,柔也罢,险也罢,奇也
罢,纵然风格各异,造诣千秋,但都通过内容和形式昭示了同一条真理:无论生
在何时,身处何地,高高在上也罢,寄身山林也罢,轰轰烈烈也罢,默默无闻也
罢,富贵也罢,贫穷也罢,时时刻刻都要象中国汉字那样做人,把人做得方方正
正,刚直不阿。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格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才能登上艺术创作
的巅峰。
五千年来,历代正直的中国文化人,正是代代沿循了这样一条艺术创作的真
理,无论经受了怎样的历史风雨,始终把济世报国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把反映
现实生活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屈原被逐赋《离骚》,司马迁忍辱著《史
记》;柳宗元被贬写《永州八记》,范仲淹忧愤抒《岳阳楼记》;岳飞壮赋《满
江红》,文天祥长吟《正气歌》…… 他们的不朽之作和高尚的人格风范总是同
时被人们传诵。相传南宋奸相秦桧也是个书法高手,但由于他迫害了民族英雄岳
飞,不但书法没有流传下来,反而留下了千古骂名,为后人所不齿。我想,即使
他的书法得以流传,也不配列如其间。从这个意义上说,碑林不仅是一座神圣的
艺术殿堂,更是一座永恒的精神家园。历来都是后人为前人树碑立传,而这些先
哲们在这里刻下的,不仅是一笔无穷的艺术和精神财富,更是用高尚的人格风范
和不懈的艺术追求为自己刻下了一篇篇不朽的墓志铭。从而使碑林成为荟萃中华
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圣地和照耀中国艺术家前进道路的灯塔。
我们正处在同世界接轨和融合的新时代,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瞬息万变使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的飞速发展打破了人们的心理平衡,拔
地而起的摩天大楼阻断了人们的思想交流;思想解放的同时,传统的道德观念出
现了滑坡;优秀的传统文化受到冷落;艺术创作中的浮躁和功利心理湮没了许多
艺术家的灵魂;许多人在获得巨大物质享受的同时,逐渐失去了精神的家园;人
们在忙忙碌碌中越来越感到困惑和迷惘…… 这无疑是现代人的悲哀。或许这正
是自然和历史对人类的考验,得到的同时必然有所失去是一条永恒的自然法则。
朋友,当你才思枯竭、缺乏灵感、想探寻艺术的真谛时;当你官场沉浮、商
海泛舟、为名利所困、想寻求解脱时;当你为生计奔波忙碌、疲惫不堪、想寻找
一份慰藉时;当你历经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想重新找到心灵的归宿时,你不妨到
碑林走走。或许你会在这里找回失去的一切,得到想要得到的一切,在无尽的艺
术享受中获得精神的永恒。
-全文完-
▷ 进入乔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