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饮食林文月洋浴海

发表于-2010年05月02日 上午10:16评论-5条

——读《饮膳札记》

一篇文章说,台湾散文对于大陆读者来说,便是不远不近的山水。作者运用形象的比喻,把大陆读者对于台湾散文的陌生和亲近、隔膜和一脉相承一语道破。还说:“台湾散文,带给大陆读者新的精神体验,使我们充分感受到中国文学血肉之丰富。台湾散文,不再独立于‘体系’之外,它使大陆散文获得了一个新的参照系,可以互相照鉴,互相补充,互相依存……”在这篇评论中作者也提到了林文月女士的散文。我读了《夏天的会话》之后最近我在网上又找到了她的《饮膳札记》读之真是津津有味。虽然她不是厨师我也不是厨师,虽然是她记录的日常饮食和生活里的悲欢哀乐,我却看到林文月教授的精神世界和人生轨迹。

读《饮膳札记》之前,实际我只读过两本关于饮食的书,一本是《饮膳正要》,还有一本就是散文集《槐园梦忆》前者是元朝的一本饮膳太医成书于天历三年,作者是忽思慧。后者是文学家梁实秋的散文札记,里边有很多篇什是写饮食的。这两本书我看过,我想,林文月教授也是看过的。作者说:“我想,我的《饮膳札记》只是一本用食谱型式去包装的散文。”她谈到创作的缘起是说:“当初我决定开始写这本《饮膳札记》是有其原因的。由于我自己读完书后就留在学校教书,一直没有离开学院的环境。也因此,我的生活习惯之中,不知不觉地沾染了做学问的习气。好比在写论文的时候,随时要收集资料,常会准备一些小卡片,以便归类。长期下来,这个习惯相当严重,连请客的时候也都会准备登录菜名、来宾的卡片。因为请客的对象不同,不希望他们每次都吃到相同的菜色,所以用笔记录以资备忘。”(《悲欢哀乐的饮食记忆》林文月演讲,孙梓评整理)

我读到的林文月教授的《饮膳札记》不是从书店里买到的书,而是网络上下载的半部书,只有“楔子”和“潮州鱼翅”“清炒虾仁”、“红烧蹄参”、“佛跳墙”、“芋泥”、“口蘑汤”、“水晶卤蛋”、“香酥鸭”、“椒盐里脊”、“台湾肉粽烤”、“鸟鱼子”等篇什。读这些篇什是我的妻子的舅舅得病住进了医院,妻子要去陪床让我一同去,我就从电脑上打印下来,带上了林文月的《饮膳札记》去盟医院陪妻舅的床。

林文月,台湾文化界将她与周作人、林语堂等相提并论——创作、学术研究和翻译,样样成就斐然。她翻译了日本古典文学名著《源氏物语》她写散文,继《京都一年》、《饮膳札记》之后,她还另有散文集《三月曝书》,我看到的是她的散文集《夏天的会话》选在大陆出版的“台港名家散文自选丛书”里,这位台湾的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逐渐走入大陆读者的视野。林文月出于名门,母亲连夏甸是连横的长女,父亲林伯奏是台湾彰化县北斗镇人。她1933年出生于上海日租界。林文月在上海江湾路出生并度过童年。林文月在《青山青史——连雅堂传》中这样评价外祖父:“连雅堂是位读书人,他一生与高官厚禄无缘,死后留下一部60万字的《台湾通史》,另外,还替他的孙子留下一个名字——连战。”当年,连横告诉连震东,中日必有一战,而台湾的光复就在战争之后,假如生的是男孩子,就叫连战。林文月是现任台湾国民党的主[xi]连战的表妹。

林文月教授在散文集《饮膳札记》里,记录了很多林文月教授的日常生活和生活情趣,有很多都是鲜为人知的。例如在“楔子”里记录她从蜜月旅行回来,她为了迎接婚后第一天上班回家的先生她想让先生享用晚餐,她忙忙碌碌淘米洗菜,接着生火做饭。她写道“当时台湾社会,一般家庭尚未有瓦斯炉,甚至煤油炉都不是普遍使用。未结婚时,偶尔看过女佣在后院用报纸、竹片等引燃炭火,但是没有仔细研究过全部过程,所以自己操作起来,颇觉困难。新婚家庭的旧报纸本来就有限,我笨手笨脚地一次次尝试,又一次次失败。报纸烧光了,炭火依然没有点着。烟雾呛出了眼泪,也引发了焦虑与羞愧。男主人准时回家时所见到的不是温暖的晚餐,却是一个流泪的妻子。”在“佛跳墙”她写出了一个古时候的传说,有个乞儿将从富人家分得的残羹冷炙,在某所佛寺墙角冷僻处生火烩煮起来准备充饥,结果香味溢播,竟引得寺庙内的和尚垂涎欲滴,翻墙出来向乞儿索食。这便是一道“佛跳墙”菜肴的来历。

同时她还记录了一些她的家事、生活和她的交友。还是在“佛跳墙”一节中她写出了自己的家事,外祖父连雅堂先生中年时代于《台湾通史》完稿后,曾有一段时间举家居住于台北的大稻埕(即今延平北路一带)。外祖父最喜爱的,便是“佛跳墙”。林文月真正尝食佛跳墙,却是她的家庭自上海迁回陌生的故乡台湾;她自童年步入少女时期。当时,父亲出任华南银行的战后第一任总经理。犹记得华南银行招待所有一位资深的厨师,父母亲称呼他吉师。烩烧佛跳墙是吉师傅最拿手的佳肴。她写道:“父亲平日忙於事业,只有在星期日才会有较多的时间与子女相处。我们往往会全家去北投的华银招待所,一方面享受洗硫磺味甚重的温泉浴,一方面也享用一顿丰盛的台湾菜。吉师在冬季里,往往会为父亲和我们准备这道味极浓郁的佛跳墙,虽然在其後的日子里,我也在别 的场合吃过同样的菜,但似乎皆不及少女时代与家人同尝过的吉师的手艺高妙。”还有一道就是“口蘑汤”。

林教授文中说:“口蘑,是一种菌类,产於中国大陆北地塞外,特别以张家口一带所生长者为最着称。”我看到这行文字异常之亲切,她所说的“特别以张家口一带所生长者为最着称。”不正是我们锡林郭勒草原上的白蘑菇吗?我读到这里,对于林文月女士就有了更加亲切的好感。一是作为一个文化人,尽然操持家务做饭做出学问来,二是远在台湾尽然知道塞外张家口这个地方。不像有些大陆的一些写了几篇文章的娇小姐,一些乡土之事尽然漠视如隔世。接着她在文中这样写道“很久以前听过来自大陆北地的人谈起口蘑,以及关于口蘑的鲜美,但是在台湾无缘享用,所以印象仅止于耳际罢了。”“据说关外的土地多砂质,关外人多牧马畜羊,他们宰杀了羊马,把不要的内脏抛弃于地上,久而久之,内脏腐烂後就长出菌来,这种菌便是口蘑。也有人说,口蘑是马粪中生长出来的。听多了各种说法后,我对於口蘑的印象是模糊的、遥远的,也是不可思议的;总以为居住 在台湾,关外的菌类与我不相干。直到有一次赴香港,在公务之余闲逛铜锣湾、湾仔一带南北货店铺,偶然发现大玻璃罐上贴着 “正宗口蘑”标签。仔细观察罐内深褐颜色的东西。枯乾的,有点近似草菇或蘑菇。小者如小拇指的上一截,大者亦不过像大拇指般。我要求店主 让我打开盖子,探手取一粒,等不及凑近鼻尖,已有清香袭人。”她第一次以口蘑汤宴客,主宾是台静农先生、郑因百先生与孔德成先生三位师长,另有几位老同学作陪。三位老师都在北方住过很长的时间,来到台湾也很久了,乍见那一道口蘑汤,都有掩盖不住的喜悦。我想,烹饪其实与文学艺术一样,有慧眼辨识用心处,总是令人欣慰难忘的。从林文月的这些文字里就可以读到她的人生和生活的情趣。在《饮膳札记》里这样的文字当然很多了,岁月不饶人,:林文月“自谦生于富贵之家,对人世艰辛的体会不够深刻,很难成为视野宏阔、思想深刻的小说家;但反过来,若撰写谈论‘美食’的散文,则不但不成障碍,反是得天独厚”。“旧时年少已皆鬓毛霜白,饮食一事即令人颇有今昔之慨叹,怎能够不怵然惊心!”是啊,一个大学里的教授,一个文弱的女子,你怎么能够要求她成为时代的娇者呢?就是留下这些文字也就足够了。

2010年4月24日于锡林浩特家中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洋浴海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精华: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饮膳扎记》是林文月的一本不是很厚的有关饮食的散文集,
书里写了十九私人菜肴,都是作者常用来宴客的美味。
她所列的菜式都是些家常、普通的寻常味,
但作者不愧为台大的中文系教授,文字隽永,
属于那种以散文的笔法写菜谱,
而不是以菜谱的笔法写散文。

文章评论共[5]个
文清-评论

拜读朋友美文,五一节快乐!at:2010年05月02日 中午12:41

洋浴海-回复谢谢在休息期间还在工作! at:2010年05月02日 晚上9:26

洋浴海-评论

谢谢在休息期间还在工作!at:2010年05月02日 中午1:52

承浚-评论

呵呵,休假期间读到兄台美文,甚幸。at:2010年05月02日 下午4:04

洋浴海-回复甚幸。 at:2010年05月06日 清晨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