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是没有真正宗教的,即使有,也是形式上的,而不是心灵和精神上的彻底 皈 依。可能会有人说:这就不对了,儒道释三大家影响中国人的内心世界几千年,怎能说国人无宗教呢?宗教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生与发展的原因极其复杂,片言只语一时难以说清楚。既然这样,那我们就只有简单地来戏说一下中国人的宗教吧。
先说儒。儒家的鼻祖孔子,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几千年来他一直以一个完美的圣人形象耸立在国人的思想境界里,令我们“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孔子已不是一个单纯的符号,而是一个图腾,文化的图腾。儒家奉为经典的典籍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著作。孔子之前的典籍六部,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其中的《乐》已失传于战国时代的烽火中。《论语》是儒家最为权威的典籍,自孔子以后,汉代的董仲舒,南宋的朱熹,明朝的王阳明将这条国人心目中的精神纽带传承至今。儒家的思想不可谓不博大精深,不可谓不源远流长。
相对于儒家而言,道家所建立起来的体系就有些显得混乱和杂芜了。道家的祖师爷老子著《道德经》而西出函谷关,可时隔不久又出个了张天师张道陵,到底不知那一个才正宗,恐怕自有自家心里才清楚了。老子的本意是想让人们摆脱利欲的烦恼,反朴归真清净无为的,可是他的徒子徒孙们却念错了经,把道教弄成了四不象,这丹那符,此风水,彼八卦。真如煮了一锅热气腾腾八宝粥。
释即佛。佛教在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入中国,释迦摩尼一苇渡江在中国修成正果,这也不能不说明这是国人与佛教的缘法。佛教的典籍浩如烟海,诸如《大小乘教法》、《般若波罗密心经》、《金刚经》等,就是一个绝顶聪慧的人穷尽一生之力也难以完全通泰,所以说佛是讲究顿悟的。
中国人信教大多是主观和自觉的,我想即我做。想超脱了去做道士,看破红尘了去当和尚。而儒家文化绵延了上千年的沉淀,已成为整个中国人的道德根基和精神食粮,它是民族的,而不是宗教的。
综观世界宗教史,我们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当西方的基督、伊斯兰和天主教在为了各自的教义分歧和教派的利益而打得你死我活头破血流的时候,在东方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却是若无其事,水波不兴。不远万里漂洋过海来中国的传教士不是没有,结果怎样呢?意大利著名的传教士马可波罗带着满腔的虔诚,纯真的希望把耶稣的福音遍洒给这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黎民百姓,他做到了吗?既然耶稣连自己也救不了,当然也救不了苍生。马可波罗在中国游山玩水,在他那本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里,根本就找不出哪怕一丝的宗教的味道。万能的主啊,宽恕你信徒的不忠吧,这块土地实在是太有诱惑力啦。除马可波罗外,比较有名的就要算上明朝的窦玛利和清朝的朗士宁了,窦玛利在朝廷是高官得做骏马得骑,成天在中国皇帝面前捣鼓他那些西洋玩意,给文武大臣说什么“技术”啊“文明”啊,鬼才听他的,既然西方那么好,你还跑来和我们抢饭碗?朗士宁就更搞笑了,成了乾隆皇帝的宫廷御用画家,用画油画的手别扭的握着毛笔画皇帝的猫狗马之类的,忙得不亦乐乎。至于传教的事,那有空隙去管他呢。 他们来到中国的初衷是来救苦救难,可来到中国之后自己倒先享受起来了。罪过罪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天朝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毕竟要比走乡串户的传教工作有趣得多。这也许是他们的无奈之举和折中的办法。谁叫中国人都是现实主义者呢,你就是说得天花乱坠再动听,不实用也没人理你。中国的皇帝要稳住家天下的局面,就必须一文一武,恩威并重。何谓“恩”?就是要广纳贤才,施行仁政;何谓“威”?就是要加强集权,控制舆论,对老百姓进行洗脑。可是要做到这两点,却离不开一个程序,就是教化。既然要教化,自然就离不开教条了。在对教条的选择上,封建领主们可以说是煞费苦心的,老庄的那一套“无为无不为”用不上;墨家的“非攻”也用不上;韩非的“苛刑峻法”也不靠谱,最后他们瞄上了老子的那一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怎样?这不能不说是慧眼识珠吧。客观的说儒家的学说在当时应该是比较系统和完备的,不过孔子他老人家只是在表达属于他个人的思想,他想象中的大同世界和乌托邦,其美好的初衷是不用怀疑的。可统治者们要用他老人家的思想来治天下,不可能全盘照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就不可避免了。于是,儒家经典中的许多概念都被断章取义偷梁换柱了。你想想,由政府不遣余力的来推行一种文化,传播一种思想,而且这个浩大的工程一干就是上千年,所产生的影响可想而知了。其实,“宗教”一词,你不用去翻词典,它自身就带有“盲从,一窝蜂,集体无意识”的概念。所以说,在中国,只要“老大”也就是皇帝不举手说:我支持,我要入教,臣民们对此是没有多大兴趣的。话又说回来,“半部《论语》治天下”是统治者的愿望,是读书人的期望,也是草头百姓的想望。要让一个中国人相信与自己八秆子打不着关系的“神”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中国人自家的神还忙得拜不过来呢。
中国人佛教里的如来佛祖、观音菩萨、文殊普贤、八大金刚、十八罗汉、二十四位诸天,要知道详细名目,去瞧瞧敦煌壁画就明白了。道教中的玉皇大帝、王母娘娘、太上老君、这真人那仙子多如牛毛,这些神仙都是有名有姓有职有衔的仙界干部。还有业余的呢,诸如火神灶神瘟神月下老人土地公公不可尽数。中国有句古话叫“庙大庙小都是神”,言外之意就是谁都不能得罪,而中国人是早就得了中庸之道的。除此之外,民间还有许多人封的神。混黑社会的要拜关帝老爷,以示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讲究个忠义;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求财的要拜天后娘娘,她能保佑一帆风顺,诸事平安;就连唐朝的开国大将尉迟恭秦叔宝也给请来给自家当义务守门员,据说他们二位作战时非常勇猛,有此二将军把门,牛鬼蛇神是不敢轻易来找茬的。按理说,人是没有资格“封神”的,可中国人心中的那点小九九不这么认为,我捧着你,供着你,你便成了“神”,大家都需要你这样的神来求得心安理得。再说了,姜子牙都可以“封”,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封”?所以说,人封神,虽然没有逻辑,却也有一定的道理。总之,信神,拜神,封神,一切从实用主义出发,还得依具体情况而定。
在中国人的眼里,做和尚有做和尚的道理,当道士自有当道士的理由。入了佛门之后皓首穷经研习佛法,可“普渡众生”呢?进了道观以后烧丹炼汞,可“道可道,非常道”呢?于是,通晓佛法要义的高僧修成正果了,得道的隐士羽化升仙了,这对于大字不识几个的百姓来说也太难了点了吧。
相当而言,只要怀着一颗虔诚博爱的心就能成为主的忠诚信徒要单纯得多。然而,中国人的家国观念又重,要求抛家离子只身周游去讲经布道,又怎能割舍下那份“足不出户,心忧天下”的书生情怀呢?中国是农耕文明,没有那种时不时就想去漂泊去流浪的冲动。
中国人没有真正的宗教,但中国人不缺乏信仰。
-全文完-
▷ 进入江南一枝春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