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门若郎?华采仪
我们时下的社会流行“感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都在语重心长的忙着讲“感恩”,好像是一股“风热病”流行了起来,然而,总觉得不那么自然真切!
在我看来,这“感恩”一词是源自欧美的基督教文化背景,是作为人向上帝的造化之功表达的一种至高无上的崇敬爱戴之情,中国文化里面本没有这种基督教式的宗教情怀。然而,随着,西学东渐,欧风美雨也浸染了东方,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生活。
鲁迅曾经以“拿来主义”的态度表达了我们中国人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应该采取的主动方式,以主动的方式则我们可以取长补短、存优去劣,让我们在融汇中西方文化的合力中呈现“凤凰涅槃”式的更生!如此,则我泱泱中华雄浑流长!
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没有土生土长的类似于西方或者印度骨化入血的一整套理论和实践的宗教及其情结,如果一定要说有,也即人不可能强大到完全不需要宗教的地步,那么,大概可以说中国人内心里还是有天地自然祖宗血亲的那种自然不完全人格化的宗教情结,也就是说,中国人是自然而然的敬畏天地和祖宗血亲,这是泥土般的淳朴自然,是贴近大地的生存及其祝祷,在我看来是一种健康的精神维系,避免了宗教的病热化和派系纷争。
中国人是强大的,并没有把命运寄托于虚幻的宗教,而是深深地立足于今生今世和大地泥土之中,中国人民不缺乏美,尤其是那种缘自泥土的淡淡芳香!诚然,事物往往是两面的,中国人因缺乏绝对的宗教情怀而难以释怀今生今世的苦难,哪怕是暂时的安慰,因此中国人的忍耐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忍耐的极点则往往是悲情的发泄,坚韧和魔力。
国人的文化里,的确没有欧美基督教文化里的“感恩”,这不是缺失的遗憾,相反,我倒觉得国人的情感是那种质朴的自然方式,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可能的相亲相爱,你好我好大家好,至于儒家所倡导的尊卑、等级、礼制,那不过是生存“文明化”的文饰,只是表面化的权力化的意识形态,国人的情感深处是渴望大爱而内蕴老庄的天道自然的。也就是说,中国人之间内在深沉的情感是:不存在感恩不感恩的问题,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夫妻互爱,朋友互爱,哪怕是陌路人之间的互助都谈不上宗教化的“感恩”问题,而是应该出自于天性自然,出自于同为人类的道义,不是什么外加的添附的恩赐而需要“感恩”!
若是把我们中国人天道自然的爱恋召唤情怀扭曲为欧美基督教背景的“感恩”文化,一种高高在上的恩赐与感恩的上下强势模式的话,觉得大错而特错,觉得既不健康又不自然,结果就泛滥成灾为随时随地不分场合对象的“感恩”吁请和此起彼伏地应和!
中国人对朋友或陌路人的帮助大都会真诚而朴实地表示感谢或者感激,不至于要宗教情怀地“感恩”,虽然也有什么“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过头说法,其实现实中大抵是纯朴自然的情义,绝没有强势的“恩赐与感恩”的那种不自然的宗教因素。
而时下,某些别有用心或者无知的人不分场合地点时时刻刻大讲而特讲“感恩”,我就觉得稀奇古怪了。中国人向来是主张“润物细无声”的那种自热而然的情义。
下面,我就举一个案例来评说一二某种被毒化而自以为得理竟然不饶人的事情。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感谢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
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去年8月,襄樊市总工会与该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开展“金秋助学”活动,19位女企业家与22名贫困大学生结成帮扶对子,承诺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入学前,该市总工会给每名受助大学生及其家长发了一封信,希望他们抽空给资助者写封信,汇报一下学习生活情况。
但一年多来,部分受助大学生的表现令人失望,其中三分之二的人未给资助者写信,有一名男生倒是给资助者写过一封短信,但信中只是一个劲地强调其家庭如何困难,希望资助者再次慷慨解囊,通篇连个“谢谢”都没说,让资助者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夏,该市总工会再次组织女企业家们捐赠时,部分女企业家表示“不愿再资助无情贫困生”,结果22名贫困大学生中只有17人再度获得资助,共获善款4.5万元。
多年来为资助贫困生东奔西走、劳神费力的襄樊市总工会副主[xi]周萍,为此十分尴尬,她感觉部分贫困生心理上“极度自尊又极度自卑”,缺乏一种正确对待他人和社会的“阳光心态”,有的学生竟自以为“成绩好,获资助是理所当然的”,缺乏起码的感恩之心。
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事实上,我们也非常需要感恩,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领导对我们有知遇之恩,同事对我们有协助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军队对我们有保卫之恩,祖国对我们有呵护之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经常怀着感恩之心的人,心地坦荡,胸怀宽阔,会自觉自愿地给人以帮助,助人为乐。而那些不会感恩的人,血是凉的,心是冷的,带给社会的只能是冷漠和残酷,这样的人如果多了,社会就会变成冷酷而毫无希望的沙漠。我们漠视他们,不屑于与他们为伍。]
下面引我当时一时兴发的感触评论文字:
【剑门若郎评曰:我觉得这不是贫困大学生“感恩”不“感恩”的问题,这倒像是那些“资助者”在“施舍”的同时附加了某种依附性条件,甚至某种人身依附性或者情感依附性条件!一般人都只是粗浅地看待所谓“感恩”问题,存在、社会、生命都无法用粗浅的道德来概括和评判!我觉得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情义是一种“召唤”,而不是“权力者”与“承受者”之间的不平等的关系!人与人应该相亲相爱,自然而然,不是基于道德利欲的平衡和算计,乐于助人出于本心自然而不能附加任何条件,否则只能算是“施舍”!“施舍”的心态是上对下,是希图名利“感恩”的,真正的大爱和奉献者是不能也不屑于要求弱势群体的“感恩”的,否则有不平等之尊严歧视隐含!那些道貌岸然地叫嚣别人应该懂得“感恩”的人其实不知道什么是真爱或者大爱!真爱是“润物细无声”的,只有真爱才能点起人性光辉的美好信念,你好我好他好大家都好,你爱我爱他爱大家都爱,只有平等而自然的真爱与奉献,才能通向光明美好的未来!】
我对于把欧美基督教背景文化中的强势“感恩”情结任意乃至肆意地放置到中国社会文化里感到本能的抵触和反感,那些把“感恩”说得唾沫横飞的人其实是不懂得珍惜中国文化里的那种淳朴自然的泥土气息而盲目崇洋媚外地饕餮西洋文化,实在是滑稽,我们要自珍自爱并且大气起来,切不可学虎不成反类犬!
2010、4、25于嘉州草书
-全文完-
▷ 进入剑门若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