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说明,我非但不是韩寒的粉丝,而且不是任何人的追随者。因为,粉丝也好,追随也好,好像总是与“崇拜”有着同床异梦的夫妻样关系的。也就是说,凡是与崇拜有所牵连的事,就与我本不相干。
韩寒,在这之前我从来没有读过。虽说看到的有关韩寒其人的文字太多了,多如九牛之毛。只知道韩寒很年轻,是个龌龊,以及更不堪入目的字眼儿。从而在毫不知内情的情况下,对韩寒就有了一种莫可名状的切齿之恨。潜意识里认定这绝对就不是一个什么好玩意儿。是靠那种沽名钓誉、拉帮结伙而将就站立起来的一个不知天高地厚。
之所以有了对韩寒如此不可要救的认识,是因为据说韩寒曾大肆攻击我们的文学界泰斗类人物茅盾、巴金、冰心,甚至鲁迅。更有甚者,还似乎是有一举夺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勃勃野心,再就是,各行各业或者政府部门,都有其鬼使神差的毫不自惭形秽的影子出没。
千人所指,无稽致死。故而,韩寒的鲜活的人在我的眼前和心灵之窗口,就沦为了彻头彻尾地地道道的与好人之无缘的好人了。
近来,在一位网友的文章之后评论栏目里,看到了如此一段摘录,韩寒的原文为:“虽然在这个压力这么大的社会里,我们恨不得都是需要扶助的对象,但是力所能及的慈善,不光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加有希望,也是为了减轻你自己的罪恶,这个事情和政府无关,但是和社会有关。”这是一段由于中国百姓的援手灾区的热潮很可观,韩寒所发表的自己的看法或者论调。摘录者借此而又对韩寒大发厥词,要人们看清韩寒其人的嘴脸如何如何。也正是因为看到了韩寒的这一段文字,忽然之间,便诱发了我对想看看韩寒的那早已埋藏在心里缘于太久而已经冰凉的热潮。因为这段文字极有深度,而就明面意思看也绝非只是在打击捐助热潮和谁的积极性!
于是就去了新浪博,搜索出了韩寒这段文字的原文《诸恶与众善》。接着,又看了其它几篇文章。
韩寒的文笔娓娓而谈,风趣幽默,字里行间找不到一丝的火药味。单就文学功底而言,与鲁迅的妙笔生花、鬼斧神工,相去甚远。然而虽然没有犀利的投枪,却竟是锋芒毕露,直指令人发指的脏贪之哽嗓咽喉。大有郭沫若评价蒲松龄的行文“写鬼写妖,高人一头;刺贪刺虐,入木三分”的韵味。浅白直抒,通俗易懂,平凡之中见神奇。
譬如“信访办是很多遭受了不公正待遇的人们唯一的出路。很明显,他们想的太天真了,在一个司法不独立的国家,你怎么能指望突然会有一个政府部门为你出头呢,一个小朋友打你一下,他妈妈骂你一句,他爸爸还揍你一拳,你去他爷爷那里举报他儿子和孙子,你明显是还欠踹你一脚。虽然他们那挑高三十米的办公楼大堂里可能挂着诸如为你服务等文字,但人家是把这个当书法作品在欣赏,你怎么能把这个误会成人家的行动纲领呢。”这段文字,说理性极强,又诙谐错落有致。说到了点子上,但又绝无本拉登的恐怖倾向。
因此接下来就又看了几篇,几乎千篇一律。很实在,很单纯,却无疑切中肯綮。
这才幡然醒悟,韩寒,不过就是一个还很不老到很不老成因此难免就容易说些实话的年轻后生,后生可畏,初生牛犊不畏虎。
因此又想,那些总是对韩寒进行攻击、抨击、批判、甚至谩骂的朋友们,到底其恨之入骨缘何而生呢?如果以前认识而又有仇、如果韩寒的表现在外的一面不会写在文章里而实际内心深处又是极端的肮脏,倒也有情可原、事在情中。如果是缘于别的或者只是缘于韩寒的名气很大,与其年龄不符,恐怕就只能是佛曰:不可说了!
说些实话,尤其说些在别人看来根本不能出口的实话,这本身就应该得到人们的敬畏和公正对待的。难道我们不觉得当今的假货、假钞、假男、假女、假青天多得太多了么?!
说实话的人,在韩寒之前,不是没有。至少曾经是有过鲁迅和柏杨先生。而就算是柏杨与鲁迅的名气可能在这之前不可否认地说是大过韩寒的,而在有些人的潜意识里,其实是,韩寒根本没有资格与鲁迅和柏杨相提并论的,有的人可能还认定是冰炭不可同日而语的。事实是什么呢?
鲁迅先生所在的时代与柏杨先生所处的地域,决定了二位可以说和敢说,而韩寒在这方面,就毫无“可以”和“敢”而言了。这也就难怪那些数以万计的粉丝们要一个劲儿地在赞誉“韩寒好样的!”了。
看了韩寒的数篇文章,也突发奇思地想,韩寒到老了,到老到背后写上“老奸巨猾”四字、让擦肩而过的人们看到就手指口述地念出来的时候,还会这样敢说敢写吗?
我中华,改革开放三十年风雨历程,取得了可贺可喜的光辉业绩。但同时,有些方面,应该说的确还存在着某些弊端。针砭时弊,不应有恨的。那么,也就可想而知,自然而然,茅盾、巴金、冰心,都不过是一个人又不过是以一个人的眼界与思维而舞文弄墨的,也就不可能完善尽美无可挑剔。那么,韩寒现象,是值得我们庆幸呢、还是使我们不由自主就得感到耻辱和悲哀?
我没有沽名钓誉之奢望,自然不想以什么而哗众取宠。所以不多说别的什么了。只想说一句:韩寒,我本不喜欢你这小娃娃;然而有句话要对你说——
近来寒暑不常,希自珍慰。
-全文完-
▷ 进入理野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