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文《词的平仄与用韵批判》见诸“烟雨”网站后,想不到遭到几个思想守旧、顽固坚持平仄论者的极力反对,有的还提高到继承文化遗产的高度加以“批驳”。我说过,我只注重历史事实,只注重讲道理,不唯学者专家是从!那么,我今天就专门批判格律诗的平仄问题,也算是对守旧人士的公开回答!
一、古代文字的读音、声调法
要批判格律诗平仄观,首先要弄清古代如何读汉字、怎样给汉字标声调。
我们知道,方块汉字是不表音的。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要另外注音。在古代,直音、譬况、反切等都是给汉字注音的方法。
直音:就是用另一个同音字来注音。如《雅尔》郭璞注:“诞,音但。”其缺点,一是无同音字时,只好找个近似字,注音不准。如旧《辞源》的“仍”字,直音“成”。二是有的同音字本身就偏僻难认,起不到注音作用。如旧《辞源》“仳”直接音“嚭”。
譬况:就是以一个近似的字来注音。常用“若、如、近”等字表示。如:《说文解字》“珣,读若宣。”这种方法,本身存在不准确性。
反切:为克服以上注音的缺点,古人创造了反切注音法。反切即拼读的意思,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汉字注音。反切的第一个字叫切语上字,第二个字叫切语下字,其方法是:“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随韵定,上下相拼。”到汉末,“孙叔然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于魏世,此事大行。”(《颜氏家训·音辞篇》)说明到曹魏时反切注音才流行开来。反切虽然较直音、譬况有很大的进步,但仍有局限性。如:
东——德红切——dong(阳平)
樟——都江切——diang(阴平)
子——即里切——ji(去声)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到,反切也存在(至少是部分存在)读音和声调不准的问题。
给汉字注声调的还有“平上去入”法。南朝梁代,沈约、周顒等人根据汉字调类的划分情况(带有局部方言特色),提出了四声说,并抽出“平、上、去、入”四字给汉字注声调,也作为各类声调的调名。这种注声调的方法,虽然比反切注声调有很大的进步,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那就是全国对“平上去入”的读法绝对不一致,从而导致声调的差别。
二、格律诗的“平仄规则”简述
格律诗(本文指七律、七绝、五律、五绝,下同)又叫近体诗。据有关学者考察,近体诗真正形成和发展,是在南北朝齐梁陈三代,因开创于齐永明年间,故也叫永明体。南朝梁代沈约,根据汉字四声提出双声叠韵配合诗的声、韵、调。这就是区别于古诗的近体诗产生的发端。近体诗中的平,指平声字;仄,指上、去、入三个声调的字。沈约提倡写诗要相互搭配平仄字,被后人理论化,即今天所指的近体诗“平仄规则”。许多学者称为规律,因为规律是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平仄搭配是受人的主观意志控制,故称规则要恰当。如何相互搭配平仄字,沈约没有具体方案。很多所谓的学者,为凸显自己的学问渊博,各自主观臆测“研究”出一套“平仄规则”。甲学者发现一套“规则”后,乙学者也跟着来一套“规则”,还有丙学者、丁学者......他们都不甘落后,争着扬名立万,致使那些乱七八糟的“平仄规则”也五花八门,莫衷一是。而后来的文化人,尤其是学者专家却不分青红皂白地跟着鹦鹉学舌也来一番“规则”,令三尺孩童笑掉门牙。现仅摘两种既权威又矛盾的“平仄规则”如下:
其一,七律的格式是:
首联: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颔联: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颈联: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尾联: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上述格式中有三条基本规律:(1)一句之中平仄相间。第七字押韵为平,无韵为仄。各句中“二、四、六”平仄必须相间(标括号者),其他平仄可宽松。(2)每联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主要看“二、四、六”)必须相对。(3)两联之间平仄相粘,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平仄一致。另外,在一首律诗中,应当平的作仄,应当仄的作平,互为补救,称“拗格”。拗格还可以存在于一联里或联与联之间。
五言律诗的声律,按七言律诗减去前面两个字。绝句类似律诗前四句或中四句或后四句或首尾两联(参见《新选唐诗三百首》,人民文学出版社会,1980年7月)。
其二,五言句有四种基本格式:
(1)(仄)仄平平仄, (2)平平(仄)仄平
(3)(平)平平仄仄, (4)(仄)仄仄平平
七言句也有四种基本格式:
(1)(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仄)仄仄平平
以上八种基本格式(加括号者可平可仄),也就是近体诗单句的一般规则,各种类型绝句和律诗,都是由这些句型组配而成的。组配诗中各个句子,按粘对循环原理进行。所谓对,即处于偶数位置上的句子,其平仄格式必须与上一句对立。所谓粘,是指绝句中的第三句、律诗中的第三、五、七句的第二字的平仄要与上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同,而其全句的平仄格式不能与上句重复(参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专科公共课《大学语文》,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10月)。
能够提出这种平仄规则的人想必在文学理论界享有极高权威。
还有一些与上述不同的规则,在网上或书刊中,随便也能找出十种八种,在此就不赘述。
三、平仄规则的批判
首先,平仄规则理论是谬误的。作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大学语文教材相互矛盾的观点,谁具有权威性,恐怕一般读者难以判别。也让持平仄规则观的人无所适从。仅上述两种平仄规则就存在严重分歧:一是各诗句格式组合顺序不同,前一种句式组合固定,后一种句式组合有选项择性;二是“粘”的要求不同,前一种对粘句中的第“二、四、六”字严格,后一种只对粘句中的第二字严:三是诗句中平仄要求的宽严不同;四是前一种押韵只用平声字,后一种则不然。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的“平仄规则”呢?无非是考察者按考察的格律诗而得出的结论罢了。格律诗本来就没有什么平仄规则,每一首诗的平仄排列,不可能千篇一律!考察一百首,就可能得出一百种“规则”的结论。
值得一提的是,不论何种论点,都可以在近体诗中找到与之相对应的诗篇,哪怕论点相互矛盾。我敢说,在近体诗中以唐诗为例,不论用何种“规则”去规范。没有一位作者的作品完全符合要求,即百分之百地按规则要求交互平仄字。但是,如果运用“宽松”论、“拗救”论去规范所有的五、七言诗,则都符合“规则”。让我们以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规则”为准(相对而言,这种规则覆盖面较大),来规范任何诗句。假定一诗句中全是平声字,用于首联首句,那么,第一、二字和第六、七字符合要求,第三、四、五字当仄却平,第三、五字属于可平可仄,唯独第四字当仄却平,但可由下句或其他联中当平却仄的字拗救。这样,从“拗救”理论上讲是符合规则的。我们又假定这句诗中全是仄声字,第二、六字当平作仄,不符合要求,也可由下句或其他联句当仄却平的字拗救,也符合规则。七平七仄的诗句在其他联句也可以由此推论是符合规则的。郭芹纳教授在《诗律补说》(《古汉语研究》2002年第一期)中也承认并列举了许多四仄、五仄,甚至六仄的近体诗句,还提出了“拗而不救”也符合“规则”的观点。即使不“拗救”也无所谓。可见,各句中无论有多少平仄字,也无论排列顺序如何,都可由宽严、拗救和拗而不救的理论证明它符合“规则”要求。试问,这样的平仄规则对近体诗的平仄有何规范作用呢?另一方面,“拗格”、“拗而不救”理论与“每联的上句和下句平仄相对”、“上联的下句和下联的上句平仄相粘”的要求相互矛盾,不论在句中、联中,还是联与联之间的拗救,都真接影响对“对”与“粘”的要求。因为拗救的字,正是要求“对”与“粘”的字。在诗句中不论是拗救还是拗而不救,都会使“对”与“粘”成为空话。这种前后矛盾的理论,极不严谨、极不科学。哈哈,如此权威的理论,我就这样轻而易举地驳倒了。可想而知,其他平仄规则理论也就不攻自破了!
其次,平仄规则不符合我国汉语言文字国情。
我国幅员广阔,人口众多,除了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外,还有较多的不同语言。许多语法书认为,汉语由八大方言(北方、吴、湘、赣、客家、闽北、闽西<南>、粤)组合而成。当然,这只是大致分类,各方言内部,也存在语音、语调的差异。各大方言之间差别较大,有些不同方言的人在一起说自己的方言时,彼此很难听懂或听不懂。以广东话为例,它的声调分类达九种之多(也有归为六种的)。再以湖南常德话为例(笔者系常德人),“上”字的读音就有两种:作方位词读轻声,作动词读阳平。用这个字注声调,常德人就定不准。近体诗作者遍布东西南北中,不同地域的作者,在汉字的发音与声调上,差异难免,因此,各地诗人写近体诗即使讲究“平仄规则”,也难免声调标准不一。
在新闻媒体发达、交通便利的今天,我们推广的普通话也远远没有达到普及程度。在落后的封建时代,要在全国推广沈约的“平、上、去、入”,而且要沿袭下去,简直是异想天开。前面谈到的古代给汉字注音、注声调的方法的种种弊端,也足以说明汉字不可能在全国形成统一的读音与声调。
汉字的读音与声调不仅有地域差异,而且有时代差异。明末古音学家陈第在《读诗拙言》中说:“一郡之内,声有不同,系乎地者也;百年之内语有递转,系乎时者也。”这样浅显的道理,难道今天的学者们不懂吗?!再说,读诗的感觉在读者,即使近体诗的作者千方百计按某种平仄规则创作格律诗,异地的读者会与作者有同感吗?
在这里,有必要顺便批驳一下与平仄有关的另一种奇谈怪论:“ 在诗句中交替使用平仄字,可使音律抑扬顿挫,富于节奏感和音乐美,读来琅琅上口。”这种论调哄学前班的孩童还差不多,而对稍微有一丁点儿文字常识的人来说,都知道是骗人的鬼话!我们相信,读格律诗的种种感觉,读古诗、乐府诗也必定有。再说,节奏感不是由平仄决定,而是由诗句中词的结构而定。我们知道,汉字的平仄分类,是按字的声调分为平仄两类,非平即仄。讲话、写文章、作诗、填词,自然是平仄搭配的可能性大,根本不需要人为地雕琢。请问平仄规则论的学者们,你们谁可以在七言古风、乐府中找到单一色的平声句或者单一色的仄声句啊?!不都是平仄相间的句子吗?我有绝对把握告诉任何人,不论你给一个什么平仄格式,我都可以在任何一篇诗、文章(随便取七字)中找到与格式相符的句子!难道连讲话写文章也存在平仄规则吗?平仄相间的句子是一种自然现象,并不需要什么规则来约束。
第三是读诗平仄感觉纯属虚拟。如果说格律诗有平仄规则,那么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有多少人精通“规则”,读格律诗的有几人可以感知?恐怕万不有一吧!我在校读书时,全班37人,读格律诗只对押韵、对仗有明显感觉,至于问起平仄,都做摇头状。我在教高中二年级语文时,也曾向学生询问过类似话题,居然也无一人有平仄感。——我绝对相信他们都不是弱智!既然连大中学生都普遍感觉不到的东西,为什么还要说它存在呢?!
也有人认为,“用现在的普通话去读古四声,傻瓜都知道是错的,可为什么没有人尝试用古音去朗读呢?诸如中国著名的楚辞研究学者,文学家‘文白沙先生’,他便会以古音朗读诗词,......古音朗读的诗词比普通话朗读出来的诗词更有韵味,......” 古音朗读的诗词更有韵味,这本身就是食古不化的遗老派言论。可是你也不想想,给汉字五度定调值的方法到1934年才开始,就凭那反切注音法、“平上去入”的调值法可以读准古音吗?哪位学者专家拿得出一本具体描述古音调的书籍?没有!你为何不反问,他凭什么考察出古读声韵,真是不可理喻!
有功名在身的王公大臣可以说——而且必须说赤身luo体的皇帝穿的衣服真漂亮,那是他们心甘情愿地被别人骗,也心安理得地骗别人。别以为孩子天真,就他那句“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的真话,道出了皇帝没穿衣服的真相!也许,我就是什么也没有的小孩,讲出了格律诗没有平仄规则的真话。功名在身的学者专家硬要故意给格律诗加上平仄规则,与王公大臣违心地夸赞皇帝的“衣服”漂亮有什么区别呢?!
名人雅士晾晒珍藏多年的斗牛图时,被一牧童耻笑为错画。牧童并不比藏画名人雅士的水平高,也不会画画,可他讲的话符合斗牛的实际。也许,我就是胸无点墨的牧童,戳穿了平仄规则的虚无。名人雅士认可了牧童的见解,专家学者是否也有名人雅士的气度?
四、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我们承认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瑰宝,是人类历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文学艺术价值谁也不可否认。同样,格律诗也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歌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和其他唐诗及宋词一样,以丰富深厚的生活内容,绚丽多彩的艺术风格,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并以其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取得诗歌创作很高的艺术成就,流传千古而不衰,赢得了国内外普遍的赞赏和高度的评价。我们要发扬光大的是它通过生动、优美、瑰丽、新颖的艺术形象以达到抒情状物,写意图貌的艺术特色。可是,我们没有理由更没有权力硬要把子虚乌有的平仄规则强加在它头上——使它蒙上伪艺术的不白之冤。还格律诗没有平仄规则的本来面貌,正是我们在格律诗这项历史文化遗产面前对历史负责,对后人负责的理智选择!
-全文完-
▷ 进入尘世祥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