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炊事班的故事》里有这么样一句台词:“give you colour see see”直译过来就是给你点颜色看看,英语嘛,咱也会。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步伐加快,语言首先需要接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是交流的工具,于是一经开放中国就掀起学英语的浪潮,其势头有过之而不及之处。时至今日,中国人学英语的绝对数量是绝对的大了,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懂英语。
不知道从何时起,商品上开始标注“made in china”种类繁多的的商品,随手拿来看一看,多数是用英语标的“中国制造”,既然是中国制造,那么用汉字不就得了,何必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呢?说崇洋媚外吧,有点过分,但是我实在找不到更好的理由,我所见到的大多数商品在国内生产销在国内,消费者当然也都是中国人,偏偏用个外国的“made in china”这难道也是与国际接轨?中国几千年的书法沉淀也比不上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要么就是英语单词写的比较简洁,节约原材料?还这些企业有向国际接轨的意向呢?但我想中国众多的小企业就是在给一百年的时间也接不了轨。
前两天买了支铅笔,我把它转了720度,除了“madei in china ”和“2b”的字样外,在也没见到其他字,搞的一头雾水,让人不知道这些厂商想把铅笔销往何处。在国际巨头企业大喊走本土化经营战略的时候,中国的一些企业,却在走国外化道路。日本企业的汽车出口到中国没有一辆象他们过内一样把驾驶室安放在右侧的。 是不是中国的一些企业蠢蠢欲动想生产一批这样的汽车然后打上“made in china”在国内销售呢?
我倒是看到一些外国企业进口到中国来的商品除了有中文商品说明书外没有本国的文字,不像中国,开个本土化的韩国料理店却取了个完全韩国的名字。某些城市在厕所上标上“wc”好象所有人都是外国人似的,的确这几年来中国的外国人多了一点,但在多也没有民工多呀,我问了一些民工,他们是否懂“wc”什么意思。鬼知道那是什么意思。那么为什么要用“wc”呢?是更文雅吗?但是没有人说是拉屎的地。要知道厕所本来就是一种讳称,偏房嘛,即使还不够文雅,不是还有洗手间吗?干吗非要用“wc”。
中国制造的很多,前一段是见炒的沸沸扬扬的人造美女一个一个接着诞生,据说北京还要举行人造美女大赛,让人分辨人造美女与自然美女,依我看何必那么麻烦,在没个人造美女头上绣一行“made in china”不就行了,何必让一些人无事生非呢?不止这些,中国制造的太多太多,也许是羞于见人吧,一律用英文,没有脸用汉字,对不起祖宗。
我想商业的规范用字已经到了非管不行的地步了,建议政府给一些滥用“made in chain”的企业一点颜色看看。
-全文完-
▷ 进入生命的吻痕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