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大山?读书坂明然

发表于-2010年04月07日 中午12:00评论-4条

在南峰乡的最北端,毗邻鄱阳蜻蜒坂和曼家湖的地方有个行政村——大山村委会。村委会就座落在一个叫做读书坂的村口,紧邻村委会是一所农村完全小学——大山完小。那年,我便是在这大山小学里教书,当一名真正的孩子王。

村名读书坂,故名思义应该是个不受外界干扰,潜心读书的好地方。说起读书坂,它倒有个来历。相传为南宋时期冯椅先生的读书之所。冯椅,字仪之,一字奇之,号厚斋,是一位学者兼教育家。他自幼聪慧,生性敏捷,酷爱读书。不但博学多才,而且一生著作颇丰。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冯椅考中进士后,先授德兴县尉,后官至江西运干、国子监祭酒等。继而弃官归里,授课讲学于桑梓并致力于著书立说。他一生著作等身,著有《太极图》、《孟子图》、《尚书辑说》、《孝经辑说》《诗辑说》、《论语辑说》、《厚斋易学》、《丧礼小学》、《西铭辑说》、《孔子弟子传》、《冯氏诗文志录》、《续史记》(又名白鹿洞书院志)等200多卷,全面解说了儒家经典。只可惜大都散失,只落得《厚斋易学》传之于世。今四川大学已将该书汇入新编的《全宋文》卷中。

冯椅与朱熹的友情甚笃。宋淳熙年间,冯椅从仰慕朱子到虔诚向学,来到白鹿洞,常手捧经书向朱子讨教。尽管两人在年龄上差异甚大,但朱熹对他仍“以友待之”。朱熹走后,两人之间亦书信往来不断,相互切蹉学问,交流思想。

冯椅从小就酷爱读书,归隐后更是潜心向学,终日手不释卷,闭门课读。他以身作则,以身垂范,督促儿女读书。他育有四子,老大冯去非、老二冯去辨、老三冯去弱、幼子冯去疾。在他的感召和教育下,四子皆学有所成,仕途得意。特别是幼子冯去疾于嘉定十三年(1220)进士及第,入直徽猷阁。后曾于临川创立“临汝书院” 为国家培养人才,并在当时成为一所颇有影响的书院。因此,这读书坂的村名便是因冯椅读书而来。

虽然这这个村委会的名字叫大山,其实这里根本就没有一座象样的山,甚至连小山包都算不上。它所具有的无碍乎是鄱湖丘陵地貌上较高的,长满了树木荆棘的红土丘陵而已。因鄱湖人总见不到山,于是就把这较高的丘陵叫做山了,故而这连成了片的几个红壤高坡就被人们习惯性地叫做大山了。读书坂就落在了这大山的中央,远离公路,交通闭塞。离我老家有一个小时自行车的行程,也是我在乡下教书时离家最远的地方。

那地方虽然离家很远,交通不畅,只能是一个礼拜回家一次。但是,我却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地方。记得那所学校是由一座五老爷庙改造而成的。两边偏殿做了教室,正殿被拦腰隔了开来,前面是教师办公室,后边是我的卧室。床铺就正好是摆在以前五老爷的神座之上。每当放学后,我便随手捡起书来就读,也从不挑挑拣拣的随性浏览。早晚之间,读书、习字、学画倒真是个难得的好地方。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家中办喜事或者过年时贴的对联、年画就再也没有要去街上买过,还能省了些许的家庭开支呢。也许是书读得多了的缘故,虽然身处闭塞之地,可是在思想上却让我的眼界开阔了不少,性情也变得温润起来了。我不知我这是不是被冯椅的尚读精神所陶冶的缘故,总之,表现在我身上的暴戾、焦躁之气的确是消退了不少。不仅是身边的朋友、同事们都这么说我,就是我自己也似乎隐约地感受到了这一点,真是让我从内心里感到了非常的欣慰。

虽然,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我一方面因生计所迫远离了读书、习字、涂画这安贫乐教的生活,进而奋不顾身地挤入到了滚滚的经济大潮之中去搏雨迎风;叧一方面,我也因工作调动的关系离开了大山读书坂。但是,在读书坂的那段时光却永远地镌刻在了我的内心深处。尽管我在大山小学呆的时日并不算长,搭前扯后的算起来统共只占了三个年头,但它是我生命中一段永远也磨灭不了的记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明然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山野顽石点评:

读书坂因一个冯椅的苦读而有名。而你在读书坂读书习字绘画安贫乐教,未来的成就与那段时日有着较深的渊源,所以时时怀念难忘!

文章评论共[4]个
山野顽石-评论

问好朋友!at:2010年04月07日 晚上8:08

明然-回复问好朋友,中午好 at:2010年04月08日 上午11:48

文清-评论

感谢先生美文,问好!您妻子的病好些了吗?at:2010年04月08日 下午4:42

明然-回复谢谢文清关心.放、化疗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慢慢来吧,急不来的 at:2010年04月10日 中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