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死亡的牲畜黑寡妇

发表于-2010年04月07日 清晨6:54评论-5条

这两天,我都在思考着清明那天的故事,我该不该将它显现在网络中间,我很矛盾,一边是我的朋友,很好的朋友,一边是道义,人间的道义。在道义和朋友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区别,我也从来就没有想到过要从朋友和道义中去进行选择,也许我很不够朋友,很不讲义气,可道义的力量却在鞭策着我,他不是一个人,而是这个社会的一个缩影。

通过这件很小的事情,我们可以看到清明对于人们来说,已经不再是纪念日了,它已经变成了节日了。在这纪念日和节日的转换当中,我们该怎么来理解为了新中国成立而牺牲的那些冤魂野鬼,他们在撒满春雨的荒郊野外遥看着那些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权力去祭念他们祖宗的权贵们,他们是不是会流泪?

清晨,清明节的清晨,空气由于绵绵细雨的笼罩,显得清新,我受一位朋友的邀请(请柬上说的是郊游),登上了专门来接我的一辆华丽的小轿车,我对小车没有什么研究,能把我带到目的地就行。可这辆车,跟我平时坐过的车有区别,有人专门为我打开了六个门中间右侧的那一个请我进去,我觉得很尴尬,我很少有这种待遇,尤其是这辆不同凡响的小车,能够拥有这种小车的人肯定不简单,我坐在绝对真皮的座位上,心在砰砰地跳,不是我没有见过大世面,也不是我心虚点什么,而是觉得有没有必要在节日使用这种迎接贵宾的车辆来接我。

除了打开车门的那位年轻人和司机,车上就剩下我了,他俩没有跟我说话,只有我提问,他们回答,也许是出于对客人的礼貌吧,但我的疲沓确实不像个有身份的贵族,充其量也就一社会无足轻重的小人物。我问他,那位为我打开车门坐在后排的年轻人,老板呢(我的一位同事,也是朋友吧)?他回答,在郊外等你。没有再说话,我也懒得理他。

郊外的高速路口,好几辆豪华的小车等着我的光临,车门边就有我的朋友,他向我招手,示意我不用下车了,他可能是需要直接赶往目的地,出于好奇,我用手机向他询问目的地。他说到了你就知道了,并保证让我过的愉快。

我无心浏览窗外的景色,把自己的眼睛闭上,昨晚的通宵阅读正好做消化。当我从沉思醒来的时候,车子已经停了,停在一座小小的山坡底下,车上没有人,只有车门外站着那位为我打开车门的年轻人。我揉碎被眼泪凝结后结成块状的结晶体,打开车门,从那位年轻人伸在车门顶上的手下通过,我从来就不会跟别人说谢谢,只是站稳后朝他点点头。

山上雾气很重,烟雨缥缈中我看到了半山腰上一群人,我想,这肯定就是邀请我郊游的朋友他们了。我问那位年轻人,他们都上去了?因为我知道清明节来这肯定就是那会事了。年轻人点点头,他们不让我叫醒你……那我们上去吧。我想看看,看看他们在祭念谁?

离小车能够停留的沥青路不到三米,就有一条通往山坡的青石板铺就的小路,两旁栽了千里香,间接还有经过人工修剪的盆景,郁郁苍苍,我记得,广州市芳村大道的隔离带就是用的这种盆景。大概走了有三十多米,一座牌坊出现在我的面前,牌坊的两边有字,我不好在这暴露给读者,但有心的读者肯定会猜想到是什么字,因为这座牌坊的用料很好,花岗岩雕刻而成,而且是整块的花岗岩,两旁还有两只石雕麒麟在张牙舞爪,好像并不欢迎我的到来。

牌坊后面,朋友正跟他的亲属们在跪拜,馒头是用很普通的青砖围起来的,但清理的很干净,上面长出来的野草肯定经过修剪,淋浴在春雨下清脆欲滴。坟前的大理石案台由四块汉白玉支撑着,上面推满了死亡的牲口。旁边的青石大缸燃烧着,纸扎的房子,小车,还有女人。最令我感到触目惊心的是我看到了人民币的残骸,我敢肯定,起码他们燃烧了十扎以上的人民币,幸好还没有发行500块的人民币,要是发行了,我的晕倒!

坟墓的旁边是一座小巧玲珑的凉亭,只能坐八位,我有幸也能找到自己的座位,很少说话,因为我是受邀请来的,他们把我当成了贵宾,我也厚着脸皮接受。我不断地观察着旁边的人和物,景色对于我来说已经没有了兴致,我所关心的是朋友亲属以外的这些人物都是什么来头,能够坐到凉亭里面的除了朋友和五位亲属,就是两位这次祭念活动的赞助者了。听朋友介绍说是很成功的企业家,我对这种企业家没有什么好感,可我对站在凉亭外面的人物倒是很关心,当我发现他们当中还有带着枪支游走在坟墓周围的警员时,我对自己的安全完全放心了。

为我打开车门的那位年轻人从车上提来了酒菜摆在凉亭的桌面上,原来我担心他们把堆放在案桌上的死亡牲畜作为下酒的佐料,现在看来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除了环境不同,没有美女服侍,其它的都跟星级酒店差不了多少。酒精炉在慢慢地燃烧,五粮液在慢慢地消除,居然还有猴脑,我真不知道他们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我发现就在这座凉亭对面的山坡上,耸立着一座人民烈士纪念碑,在春雨中它显得如此的孤独,荒凉。

朋友说,今天是清明,是节日,再也不是纪念日了,来,我们尽兴!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黑寡妇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半斤推荐:半斤
☆ 编辑点评 ☆
半斤点评:

一段奢华的“扫墓”经历,让人看清了站在墓碑前面生者的真实面容。借着死者的名义,祭祀从来都是为活人而设的。

文章评论共[5]个
半斤-评论

感觉此文还是应当发于散文版更合适。黑寡妇勿怪。at:2010年04月07日 早上8:58

黑寡妇-回复我从来就不会写散文,就不要为难我了,散文版那块空间有点潮湿!呵呵! at:2010年04月07日 下午6:26

黑寡妇-评论

不知谁把这篇文章转到了散文版,真是奇迹啊!散文的定义看来要改变了,呵呵!at:2010年04月08日 凌晨2:38

gxlfch-评论

写的真好,这就是我一直崇拜的语言,不愧为烟雨名家,拜读了。at:2010年04月08日 晚上11:50

黑寡妇-回复感谢了,问好! at:2010年04月09日 凌晨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