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端午节断想一剑霜寒十四州

发表于-2004年06月09日 晚上9:41评论-0条

转眼又是端午节了。"五月五,过端午;呷黄糖,烧屁股"。这是我小时候于端午节听得最多的一首儿歌。

农历五月初五作为我国传统的端午佳节,有的地方称之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等。这个节日的起源有人说是古代的夏族人对传说中的祖先---龙的祭祖活动,为祭龙节。一般传统的说法,都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屈原的活动。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有的地方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记得小时候家里很穷,端午节里最多只能吃到一至二片黄糖,一般是舍不得吃的,用纸包起来,藏着掖着,慢慢地舔,要吃十来天的。现在不同了,端午节里连荔枝都可以把人撑饱。要知道,杨贵妃当年吃荔枝,得费多大的劲!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物质条件改善了,我们的传统节日可以过得更好。

由于端午节正值农历五月,正是仲夏疫厉流行的季节,故古人称之为"恶月"。《礼记.月令》说:"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节嗜欲"。在屈原的传说尚未广泛流传前,端午的习俗仍因袭对恶日的禁忌。到现在,还可以从许多端午节的习俗,找出禳毒避疫的成分。去年我国非典肆虐,五月也可算是恶月的。

民间素有端午节门前悬艾、菖蒲之俗。因而节日一早便将艾蒿、菖蒲扎成人形,悬挂在门前,用以祛鬼禳邪、保持安康。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白蛇传》中,有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传说,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也可由雄黄酒破解。此外,民间还有吃粽子的习惯。粽叶的材料则因地而异。南方盛产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叶包裹粽子。一般人都喜欢采用新鲜竹叶,因为干竹叶包裹出来的粽子,熟了以后没有竹叶的清香。北方人则习惯用苇叶来绑粽子。苇叶叶片细长而窄,所以要用两三片重叠起来使用。

端午节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就是纪念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据史书称,屈原名平,是战国时代的楚国人,楚怀王时重臣,颇受楚怀王重用。后因直言国事,引起上官大夫及令尹子兰的嫉恨,故累被诽谤。楚王将屈原放逐。屈原满怀忠愤,于五月五日怀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投江后,当地渔民驾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尸身。有渔夫还拿出粽子、鸡蛋等食物往江里丢,说是让鱼吃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尸身。从此以後,每年到了五月五日,人们都要划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对这一典故我不太确信,我总怀疑屈原是被杀的。《东周列国志》说,屈原死前其姐到其居所看望过屈原,并未发现屈原有轻生举动,所以很放心地回去了,其姐离开屈原的地方后人称之为秭归。根据史料我分析了一下,当时屈原所处的处境是,怀王已死,顷襄王立。顷襄王对子兰并不信任,颇有起用屈原的意思,并派人去考察过。子兰时为令尹,手握重权,且屈原总认为怀王就是子兰害死的,所以子兰动了杀机,派人暗杀屈原于汨罗江。大约当时做得不密,或有渔夫窥见,惧诛连,不敢明言,假托龙舟、粽子等物言屈子冤屈。子兰为怀王之子,是龙族,故以龙舟喻之。龙舟竞渡,言追之甚急。粽子,其肉多为糯米,洁白如屈子生平,然被捆绑,包裹甚密,并沉江中,言屈子被缚沉江溺杀之。若果如此,则真是"屈子怨何深"了。不过这是我一管之见,并无事实依据佐证,当不得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一剑霜寒十四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林林
☆ 编辑点评 ☆
林林点评:

你能搜集众多例子与典故,佩服。只是个人断想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