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这种想法并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而是在很久之前就有,只不过直到现在这个想法才真正清晰起来。
黑暗的不是社会是杂文家!
不写杂文的人可能会开心的乐,而写杂文的人也许就该生气了:你山野居士不就是个杂文方面的高产者么?怎么现在开始自己打自己的脸呢?
自己打自己的脸,总比让别人来打自己的脸的结果要好得多,至少说明偶是很想迎合“和谐”也很想表现“进步”嘛。
以上的打脸说法,纯属玩笑,诸位看客全当笑话不必介意,不过现在该切入正题了。
我说黑暗的不是社会,这个说法是有根据的。
任何社会都有黑暗面,这是事实,是不可改变的事实:社会的黑暗面,在任何时代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中都存在,区别只不过是数量和程度。
黑暗的不是社会,是因为不论什么样的社会都有一些黑暗面,当然也有很多光明的一面。其实社会就是众多的“人”所组成的生存集合体,而在“人”当中,就有好人和坏人,在同一个人身上,还常会产生善意与恶念之争。
而“人”,并不是恒久不变的,而恰恰是在社会的动态变化中随之而变的,那么由“人”所组成的社会,又怎会是为数不少的杂文家眼里的那种“一片漆黑”?
总喜欢把社会看得漆黑一片的杂文家,其实是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里面一片漆黑。
很多杂文家,总以为这个世界一片漆黑,而现实又是怎样的呢?
现实是:“一片漆黑”的社会里面到处都是鲜花与绿叶同在,阳光与阴影共存。
“一片漆黑”的杂文家,看不到鲜花,感受不到阳光,体验不到亲情的温暖,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更难把握住欣赏艺术的惬意与悠然,“漆黑一片”的杂文家,喜欢整日地去忧心仲仲,且唯恐天会塌下来。
天,自然塌不下来,杂文家自己,却很可能会心肌梗塞。
社会的基本组成既然是“人”,那么社会的黑暗面,自然是永远都无法绝迹的,因为存在于“人”身上的罪恶因子,是无法彻底根除的,但是呢,这个社会有规则有法律有道德去制约,所以不是所有的罪恶因子都能有机会爆发出来并去贻害这个社会,更何况人类之所以是人类,也不仅仅是罪恶因子在独裁着“人”的思想与灵魂,在相对的另一面,“期待善果”的行善因子也在不断地与罪恶抗争。
“漆黑一片”的杂文家,所看到的一切自然都是罪恶的,甚至连他们自己的灵魂也是非常罪恶的,然后他们就用充满罪恶的灵魂去鞭打这个“黑暗”的社会,于是社会在他们的眼里也就变成了彻底的“黑暗”。
黑暗与光明,总是相辅相成,只要有阳光照射到的地方,也肯定有阴影在跟随。
问题就在于:人们究竟是喜欢多看阴影呢?还是更喜欢享受阳光带来的温暖?
“漆黑一片”的杂文家总喜欢告诉人们在阴影里面有多少多少罪恶,总喜欢告诉人们阴影里的世界就是人类社会的全部。
我看这种杂文家,还真是坏了良心:这个世界有光明他们从不站出来指引,这个世界有点黑暗他们就声嘶力竭地要求人们都往里面钻。
读某些杂文家的杂文时,最直接的心理反应就是突然觉得这个世界好像真的特黑暗,甚至黑暗到不是“人”的社会,而恰恰更像任由鬼魅魍魉肆意横行的异类空间。
实际的现实社会,真的是这个样子吗?
显然不是!
那么,“漆黑一片”的杂文家,究竟为何喜欢声嘶竭力地去放大阴影,并妄图营造出一种“永远的阴云密布”之社会幻象出来呢?
前一阵子,有人说我不该把杂文的“枪头”瞄准杂文界的同行,并责怪我不该针对杂文界的“同行”下狠手。
说实话,我也不想这样做!
但是,某些杂文家的言论,真的都是正确无误的么?无限放大社会黑暗面的做法,难道也值得表扬?企图把原本很朴素很健康很阳光的国人的精神世界引向被杂文家的主观给无限扩大化的阴影中的言论模式,就是“忧国忧民”?
我倒觉得这类杂文家,是真的居心不良:社会在他们的眼中“一片漆黑”,然后他们就觉得有必要让举国同胞都和他们站到一起并共同生活在“漆黑一片”的阴影之中。
真正的杂文家,不但能看到阴影,更能看到阳光,而内心灵魂早已变得“漆黑一片”的某些杂文家,却只能看到无穷尽的阴影,而看不到丝毫的阳光,所以“一片漆黑”的杂文家,不但他们自己活得很黑暗,还特别憎恨别人活在光明里,所以他们会想尽办法去扩散黑暗,并殚精竭虑地去营造出一种“黑云不散”的假象,这样子他们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很大的满足感:“这样子才公平,如果我们过不好,那么谁也别想过好”。
然后某些细心的读者就会看到我为什么会把杂文的“枪头”瞄准杂文界的某些同行并不惜下狠手:这个社会原本就有不少的黑暗,所以某些内心灵魂早已“漆黑一片”的杂文家,至此也该歇息了:这个社会根本不需要他们人为地扩散或放大黑暗面!
我自己也算是个心理有点阴暗的家伙了,但我从不喜欢去扩散这种源自心理的阴影,也见不得别人肆意扩散阴影的言论。
所以,我才针对某类杂文家进行了批评:请不要用你们自己灵魂深处的“漆黑一片”,来企图诠释这个半光明半黑暗的现实社会——杞人忧天该休矣,小心心肌梗塞!
2010年3月28日
山野居士
-全文完-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