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修长,四季常青,有节,叶似柳但有风骨,喜生于山岭。韧,不屈。断之,虚怀。
岁寒三友梅,竹,松,向来是文人雅士言志之物。而竹象征的是谦虚,大度,面对挫折时的坚贞不屈。
苏东坡曾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确,抛却从中隐逸的书生意气,单就它那笔直的身杆与翠玉般的枝叶也足以让人赏心悦目。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试想此君一夜无眠听声而卧,看窗外疏影横斜,风骨摇曳当是什么样的心情,第二天推户而出却看见白雪润玉中那夭折几枝又会引发什么样的感慨?我不多言,自在尘封间。
而竹与梅,松不同。松,梅除去纯精神的寄托却终究离我们远了。不如竹,便算是粉身碎骨也同文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文房四宝中有两样与竹子有关。笔,顾名思义,上为竹下为毫,空心而可置。纸,千刀万剐后烈火焚烧却清白依旧。那么苏公说以上言语的时候是单一的从美观的角度来考虑的了。须知道当他遗传下不朽此不朽名句的时候伴随它龙飞凤舞的正是竹,当他在纸上画竹子的时候他手里捏的,案上铺的,画里笑的都是竹。所以可以说就算把苏公房前屋后的竹子都砍了,只要他还在写那么竹子便没有离开他,就算他只能吃肉不能写了,他手里拿的筷子还是竹。小到案头那精细隽永的文竹,秀到庭院中玲珑的凤竹,美到缠绵悱恻侵满珠泪的湘竹,远到承载中国古代文明的竹简,近到延续中国书法的毛笔,这都是竹子对文化的贡献。
竹子是无声的么?又或者仅仅是风过竹林的沙沙?非也!竹子是最动听悦耳的音乐。竽,深沉,悠远,笛,清亮,婉转,萧,幽怨绵长,有竹板琴,有笙。悠悠扬扬千年而下,直到如今我们仍然陶醉在它的天籁之中。它的音色是不可能被现代金属乐器替代的,是一个民族的瑰宝,总还是喜欢一杯清茶听一曲笛音,让思绪在青山绿水中飘摇。想来古今多少雅士在着渺渺之音中踏上了文学的修行之路,在多少次怅然回首中用这熟悉的曲调为自己疗养沧桑之心。撑筏远去,伫立江头,且让坦诚之心寄予后人吧,也只有这竹能和独钓寒江雪的意境匹配,留给后人一个潇洒,深沉的背影。
于是文人们似有心似无意的都是离不开竹的。那么就可以解释为何我们的丹青之士会如此忠于此物的了。不单从外表看上去的清秀,不单从它的骨子延伸出的气节,还因为它的亲切,它的默默无语时的温柔关怀。虽然对梅它少了香,比松它少了险,但是它多了几前年的形影不离的眷恋,对心灵的陶冶。
也不仅仅是文人们该爱竹。我们的普通生活中的百姓又何尝能离开它呢?夏天的竹席,我们谁在一起,逍遥的竹椅,我们坐在一起。春,冬的竹笋我们又吃在一起。正如同它的根纵横交错却紧紧的把兄弟同胞连在自己的心上,它也把自己与我们人群联系在了一起。仅仅是清高与不屈,谦虚与不阿么?应该还有父母对孩子的爱吧。
正如同这竹子,我们生活中又何尝少了这样的人。他们都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耕耘,深深关爱,却常常无奇。他们在该坚持的时候坚持的,在该奉献的时候奉献却在该索取的时候站到了身后。
竹子并不如我们想的那么高远亦如同大师不如我们想的不可接近。无数个故事告诉我们越是有才华的有修为的大师越是谦虚,越是回复到如孩子般的单纯与质朴。真正爱竹子的人也应该爱生活,爱这社会。
我们都是竹,根连根长在一起,紧紧凝聚着,互相依偎着,在越冷的时候越清高,迎接一次次的风雪后勃发一次次的生机。这不是一个,不是一群,是一个国家。这不是一个国家,这不是一个群,这是一个个自爱的生命。
-全文完-
▷ 进入无求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