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2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与我们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等分不开的。现在,面对国际国内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期的发展规律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创新理念,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其中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尤为重要。
科技创新,首先应该是观念和思想上的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是党的思想路线和思想作风,也应是我们科技领域创新的指南。科学技术的勃勃生机来源于对自然界和未知领域的不断探索和创造。科技领域的工作者,思想应该最解放,最具有创新意识;同时,科极右最尊重事实,最讲踏踏实实的精神,它和各色形式主义、教条主义是水火不容的。
加强科技创新,必须大力推进体制上的创新。要在科研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形成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类型的科学研究基本规律的运行机制,从而为科技创新奠定体制基础。诚如有的专家指出,由于我们还缺少对科学研究规律的深刻认识,以及各种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的许多与科研相关的体制和机制,如科研评价体制、职称评定体系、立项拨款体制等等,都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都不同程度地阻碍了科技创新,妨碍了科技事业的发展。同时,科技体制上的弊端以及社会文化方面的某些负面影响,使科技界还存在着一些不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如因循守旧,论资排辈,不允许失败以及各种浮躁现象等等,因而压抑和影响了科技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使许多潜在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开掘和发挥。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六中全会提出的推动科技创新的任务就难以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勇于和善于推进体制创新,为科技创新的繁荣创造有利的机制和环境。
创新更需要科学的态度。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浮躁和虚妄,科技体制的创新和良好科技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我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而决不能以创新的名义,行主观意志办事之实,切忌盲目性、随意性和片面性,这些东西不但与科技创新的实质没有任何共同之处,简直就是南辕北辙。
在“三个代表”思想的实践中,科技创新工作要抓好三个重点:一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种养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业质量和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提供科技动力。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在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环保等领域开发具有我区技术和资源优势、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品,培植特色高科技产业;加快桂林、南宁、柳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完善开发区的创业基地和孵化基地,扶植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三是构建科技支撑体系和创新平台,建立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应用研究开发体系,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中介服务体系、科技资金保障体系、知识和技术传播体系、科技管理监测体系,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
三个代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创造性地运用它们分析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为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新的理论概括。应用“三个代表”理解科技创新,就是要用创新科技来提高经济中的知识含量。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经济越来越全球化,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保护逐渐消失,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能否正确理解与处理经济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直接决定着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如果说,“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那么,“科技创新”则是生产力发展,进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命力所在。在当代社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已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主要的因素和决定性力量,科技创新的本质在于为各行各业提供新的技术和就业机会,为振兴中华创造腾飞的翅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决定了科技创新是实现“三个代表”的决定性因素。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这是“三个代表”的灵魂,也是实现“三个代表”的根本途径。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先导,集中体现了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水平。科技创新已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推动着世界生产力和人类社会的变革。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成为当今世界竞争的鲜明特征。因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牢牢抓住发展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先进生产力不放松。只有加快科技创新才能为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江泽民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使人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不断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可以看出,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只有生产力发展了,国家才能昌盛,人民生活水平才能提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真正得到体现。而作为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必须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提供动力和支撑。为此,从三明的实际出发,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针,以“创新、产业化”为重点,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区域试点城市和建设沙溪沿岸星火技术产业带为主线,努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为实现“强市富民、发展三明”的目标提供技术支持。如果说,“创新”是科技发展的生命力所在,那么,“科技创新”则是生产力发展,进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生命力所在。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面对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的新科技革命,我们必须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瞄准世界科技发展的前沿,力争在有条件的领域实现新的突破,力争在基础科学上有所发现、在技术上有所发明,努力实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总之,"三个代表"的本质在于创新。唯有把握这个本质,勇于创新、不断创新,才能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才能得到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创新异常艰巨,但创新并不神秘。我们每一个共[chan*]党人都要把创新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为指导,集中全体人民的智慧,根据新的实践不断进行新的探索,共同研究和回答关系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新的重大战略问题,保证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发展的前列,真正做到"三个代表"。
————我的考试论文,大家给我评价一下吧!多谢宝贵的建议
-全文完-
▷ 进入野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