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是有太多的遗憾,而情感的遗憾往往喜欢和金钱与物质有关。
情感在现实的物质面前,那么不堪一击。是啊,情感的存在首先依赖于肉体的存在,而肉体的存在是由物质来维持的,这是一个公理,所以情感也必定依托于物质。
一个物质贫乏的人,大多是无权得到爱情的,因为他对人的感情表达只限于言语和行动上。当他说爱某一个人时,不能用物质给予对方以虚荣的骄傲和满足,给予实质的吃喝穿戴之享受、衣食住行之光鲜,那么他的爱情就不会有人接受,更难以有爱的回报。相反,一个金钱物质丰富的人却可以随意地得到多份的爱情,并且让那些人争先恐后地去关心他,去讨好他。也许有人说,那不是真正的爱情,可是,他却得到了实质的呵护与关爱呀!而关爱不是情感的具体表现吗?或者说,那种女人是少数的,那么哪种女人是多数的呢?你看看我们的周围。
情感是可以欣赏的,但是无人去爱的,情的表现是虚幻的,只有加上物质才显得真实。
人大都是物质的奴隶,无论男人和女人,也不论圣贤与市俗,如果没有特定的情势所挟,几乎都逃不过物质的俘获。
事情就是这样,等到有足够的物质表达情感的时候,会忽然发现,情感原来这么低贱。在物质缺乏时,穷其苦心,全力以赴追求,甚至不惜生命也难以得到的情感回报,会在心不在焉的物质表达下,热烈地呈现在怀抱之中。
让人怎能不对人迷惑、感叹!
或者,并非都有这样的因素存在,可是如果有了满足一切物质欲望的条件,那两颗相赏的心就没有条件不在一起,就不会因物质而矛盾,而逃避,而犹豫,一定会勇往直前、不顾一切。
当然,有了丰足的物质也不是永远的春天,没有季节的变换。因为物质的舍弃会得到情感欲望的享受,这也就造就了得到物质后,情感却走远,随后还有物质的失去,因为情感的购买者可能已去购买另一份感情。
一个低劣的人会因为掌握太多的物质与权力显得高贵,因为有很多的人为了肉体的舒适存在,正拜伏在他或她的脚下。所以人们已越来越轻视精神和灵魂的高尚。而社会的风气也都由那些物质与权力所有者们操纵着前行了。
或者说人本无情,有的只是欲望。
欲望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也是每个人生存的动力。情感的施与和索取的欲望,包括亲情,友情和爱情。
每一种情感其实都是一种欲望,因为情欲本是一家。
金钱物质则是每一个欲望的工具。钱物也本一家,钱其实就是物的变形。
男女的情爱当然不只是性,可是好象也不能没有性。这又看出来,物质的伟大作用,性是物质轻而易举的商品,情当然不完全是,可是没有物质为前提,情当然什么也不是!
或说性格的和谐与相近会有良好的情感。是啊,相互欣赏才会爱慕,也才会产生好的印象,进而产生好的感情。然而这样的情况只能产生在两个同等地位,等级的人当中,也就是收入相近,家庭相近,所拥有物质的量相近。在男女的情感当中,这一点对于女人来说尤其看重。
女人比男人各方面低一些,也许会有不错的婚姻、家庭、情感存在着。而男人比女人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低一些时,大都会有一个不和谐的情感和不好的结果。这也是为什么会产生许多高档剩女的原因了,不是男人不敢要,是她们不屑于嫁,就算好们自己已有很多的物质金钱,也不能找一个比自己穷的男人,那怕男人是个情种也肯定不行,宁愿找一个比自己有更多物质金钱,有更大社会地位的老头去当第n个老婆也心情舒畅!这也是人的天性,怪不得谁。
人的性格是变化着的,随着环境、地位、季节、年龄、物质金钱收入积累的多寡等变化着,同时也变化着社交的圈子,朋友甚至配偶。唯不能变的是爹妈,但对爹妈的认识和态度却会变化。这种变化有时细微,有时却巨大,当然每个人变化也是不尽相同的。所以,人是无绝对的定性的。
但人的善与恶之本却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虽然在个体的一生中也变化着,但是往往不是本质的变化。而个体与个体之间更有明显的区别,就算在孩提时期,已可了然。有的人欺侮人,做坏事心里就是坦然,并且兴奋着,享受着。而有的人做错一点事,无意间碰了人,会非常自责与苦闷。也许有一点后天的原因,但先天是决定因素。
善其实就是常怀怜悯之心、珍惜之心、敬重之心、正直之心。而恶却是天生掠取之心,阴险冷酷之心、霸占强求之心、欺诈虚伪之心。
善者多难成大事,也少有政治与物质财富的大做为。而恶者却多显赫,因为他们可以为一已之目的剥夺任何人的性命,更别说财富了,就象曹操,可负天下人,却不容一人负他。
善者可以无为,但恻隐之心却难丢,就算故意想去学坏也是学不来的,因为他的心决定了他不能承受。除非神经迷乱,完全失去正常人的生活。恶者也多碌碌,但阴冷狡诈之心却常在怀不变。
善者也可以为正义和自保而杀戮,却难以为贪欲和夺而暴强。恶者却可以只为取乐杀人,只为好玩去掠取。后天的教育可以让一个恶者让理智去约束一下自己的恶行,却难以改变他的心境。后天的影响可以让一个善者少做一些善事,却不能改变他心里的善念。
人生匆匆几十载,恶者自然注定多非善终,善者自然多天年,这也是天性公理。
-全文完-
▷ 进入一窗明月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