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不进城的父亲
——献给父亲的生日礼物
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生在山里,长在农村,活在田间,从没有想到自己能离开他这热爱的那片土地。可是,他一直教导我们要生活在城里,说城里方便,那才是我们的归宿。然后,为他的两个子女都能进城,在不停忙碌着、努力着、奋斗着……
当时光流向新世纪,也许老天有眼,让我们曾经离开世代都离不开的农村。可父亲还是没有停留,他那双一辈子都生活在农村的职业,肩披一身的尘埃,指缝隙染满着泥土的气息,赤脚裸露着洗不掉的世态尘迹。过去,举目无亲的城里,对父亲来说是很遥远的,也是很茫然的,更是佰生的。可是现在有他两个儿子,一个就在他所居住的县城,一个在省城。不说混得还可以,至少还能将就生活着,原来就想父亲可能希望我们生活在城里后,他能在有生之年,过过城里人的生活。在我看来,一切都不是我所想象,他每次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也我们百思不得其解。于是,有时候还在埋怨他。
明天是父亲的生日,今天父亲又像往常一样当天来,又当天走了。可是父亲离开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和难过。因为父亲第一次在城里呆时间最长的怕就是这次了,整整一个月。在他人生中的一个月,对我们天天生活、工作在城里的晚辈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况且父亲这次是因为生病,不得已而为之。
父亲没有多少文化,大字不识一个。可是父亲做人很厚道,现在进城当官、经商、从教先进工作的好多亲戚都充分肯定这一点。因为他有大山的纯朴、自然、无悔;还有父亲从小失去母爱的他,是种装稼的行家里手。因为他有农民的勤劳、勇敢、执著;更可敬的是父亲有一种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向往、追求。因为他一直能乐观的生活、迈力的耕耘和高瞻远瞩的智慧。他也懂得自己想要什么,更知道我们这一代人能做什么,还了今后的归宿。真是难的啊!我们做儿女的有时候显得浮躁不安,还嫌弃父亲的落后、土气、满口土得掉渣的老家土语,难以融入城市的喧闹中。
父亲在住院期间,每天都是一脸的迷茫。楼高,车多,人多,一番欣欣向荣的热闹场面,让父亲目不暇接。城里的男人、女人,精神焕发,闲情逸致,使父亲身上的泥土更显得负重。父亲一让一闪,颤惊惊地走在城市的街上。初春的风,苍凉浸透着他的脊梁。同一样的时代,却不一样的生活。我和父亲过着陪着牛羊反刍的生活,在城市的十字路口彷徨。但心头也会偶尔涌动暖流,感激父亲的热泪夺框而出,我不仅感谢父亲养育之恩,更难报父亲的拖着我们进城的那一滴滴汗水,那是他用一双脚,为我们丈量进城道路的长度,他用一双手,托起我们攀越人生的高度。
这次父亲更教会我们的生活之道,做人之法,干事之术。是的,随后十年的城市生活,我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阶段。可在我与别人比父母的懵懵年龄,每次有人要问我父亲做什么时,我总不愿回答。因为我怕,我怕城里的孩子笑话。走在早已熟悉的城市霓虹灯下,时常以为自己像风筝样已离开了沉重的地面,飞进了城市蔚蓝的天空,并千百次地对自己说,“我是城里人了。”可每次想起父亲的艰难,难以兑换浸染着的父爱,才发现自己仍然站父亲的臂膀上,扎根在故土,彻底明白心灵的净土,在于心底处,而不在于自己身在哪里。所以,我理解父亲为何不愿进城?
现在,我真的想时常打电话给家乡的父亲,希望陪父亲过一段城里的生活,可父亲总是犹豫不决。父亲,在陌生的城市里,在穿梭的车流中,儿子几乎不敢越雷池半步。请你别在以后对我说:“好好干!”这句话,我听起来心如刀绞。每一个人都想幸福的生活、快乐的生活、认真的工作,可是心态决定成败,起点决定高低。但是我真的没有怨你的意思,只想怀念家乡那种厚种的乡情。这也许才是我们骨子里难以改变的血液,就是这种思想注定昨天、今天、明天我们都是农民的儿子,这没有什么可丢人的。我只想对父亲说:“不是我们不努力,只是努力起来难于登天。”
中午,我很早就到了办公室,这也是自己的一个习惯,也许是恶习,也许是良习,但是我却难以投入工作,从不睡午眠的我,第一次在办公室睡得很香。还做了一个梦:虽然父亲带了个电话,但一直说不清楚他所在的具体地方。我叫了个熟悉城市街道的的士,花了半个多钟才接到了风尘仆仆的父亲。父亲还是没变,一身农民的打扮,汗水浸湿了一大块背。肩扛着一根竹扁担,一头是大麻袋的家乡土特产,花生、黄豆等,几乎是能带的都塞进去了,另一头是几十斤的自榨花生油。刚进城的几天,看惯乡村山峦沟壑,田野一望无际的父亲,经常会这儿看看,那儿瞧瞧,新奇又兴奋。瞪大了饥渴的双眼,尽览着城市的全部美景。特别是到了晚上,灯火通明,明暗有致,让人眼花缭乱,父亲好像什么都看不够似的。可没过几天,父亲就说不喜欢城里人潮的拥挤,狭小的空间,执意吵着要回老家。 当我醒来时,已经是泪流满面。
沧桑,或许是一生,城市对父亲来说,是他为子女支撑的大厦。而父亲的心,早已挂靠了家乡屋顶的夕阳,挽住村头的那棵老苦枣树,就连半夜的梦呓,也是那句永恒不变的乡音。
傍晚十分,我还是拨通了家里的电话,父亲还是那种亲切刚直的声音,只是心情异常兴奋,他高兴的说自己还没有到家,乡里的亲朋好友已经把家里围个水泄不通,我还以为是想听听他进城的感言,原来是乡亲们担心他的身体,年老的拿着鸡蛋,年轻的背着祝福……
这一刻,我明白了。父亲又回到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和人生舞台,这一切都是城市没有办法给他提供和分享。
最后,祝福我的父亲及同我父亲一样生活在农村的乡绅们幸福安康!
-全文完-
▷ 进入我们都是农民的后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