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收藏之风的不正当兴起所导致的公孫月華

发表于-2010年03月19日 下午3:31评论-1条

近几年来,央视出了一档节目《寻宝》,北京电视台也有一个叫《天下收藏》的节目。一开始我非常喜欢这两档节目,几乎是期期必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质疑起这两档节目的实际意义和作用。

首先,我认为两档节目没有把宝物与文物之间的关系整理清楚。文物与宝物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的人文价值也就是文化价值大于市场价值,而后者反之。

一个文物所具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他所传播的文化思想和内涵,我们研究文物,是研究文物所代表的时代所包含的社会经济,文化,有时候还关系到政治领域。我们可以从文物的各个方面(质地,形状,成色等)来了解当时的古人如何进行生产生活,从而对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迁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对我们整个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真正重要的是一个文物所代表的优秀文化,先进科技的传承与劳动人民智慧与勤劳的象征。这是我们因该学习的。

但是,这些所谓的寻宝收藏节目却忽视了“宝”所蕴含的深刻的价值,只是片面的去追求文物的市场价值。文物,就是文化沉淀的的物品。他们所寻的,不过是一般的古董罢了。

我看的节目中,大部分的持宝者抬着宝物上来就问这宝物值多少钱,然而对他这件宝物的历史,价值都没有很多的理解,只知它可能是件古物,如果是真的,就值很多钱。

但是对于《寻宝》节目,我还是比较支持的,毕竟许多民间的文物需要专业人士去解读,而老百姓关注的也只可能是文物的市场价值,且《寻宝》中的专家点评十分中肯,让人受益匪浅。但是《天下收藏》中哗众取宠的名人效益,一群名人乱七八糟的弄些噱头,然后喊着去伪存真的口号,一大锤把人家的东西砸了(就算是假的,也算是一件艺术品),而真正该唱主角的文物专家或者鉴定专家就只是起到了一个辅助的作用,该点评的一笔带过。这不能算是一个文化类知识性的节目该表现的,这些状况只有在一些泡沫的综艺节目中才能出现,因为,历史文物不是选秀产品,它需要人们用严肃正确的态度,去鉴赏它,研究它。

一些电视台的知识类的节目做的是十分成功的,节目发人深省,引人入胜,在娱乐中学习到一些科学文化知识。

但是这些文物鉴赏的节目是否会引起一些负面的东西呢?

大家通过节目,知道文物值钱,到处开始收藏所谓的文物起来。但是文物毕竟有限,所以只能通过一些不正当的方法去获得,比如盗卖,仿制诈骗。

前几年,曾经有专家对社会上盗墓小说的流行表示担忧,害怕这些引人入胜的小说引导人去做一些法律所不允许的事情(我也曾看《盗墓笔记》跃跃欲试想去盗墓来着)。但是我相信,金钱的诱惑远远大于人们对小说行为的模仿。

古董为什么值钱?其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古董只是死物,老物,充其量是一件艺术品,没有太多的使用价值。最多是给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在寻求历史真相时所参照的一个见证和凭据罢了。对于平常人,古董基本上没有价值。

古董的经济价值很多是因为炒作出来的。物以稀为贵,只要是孤品,古品都是稀有的,所以在炒作古董的同时,为了提高价值,有的无良收藏者往往会选择会坏掉别的古董,只留孤品。这难道不是给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一个重大的践踏与侮辱吗?

真正的文物是无价的,真正历史的沉淀是无法用价值来衡量的。作为一个历史学习者,我对那些只以经济价值来衡量文物的人们表示遗憾。每一件文物的背后多需要人们去挖掘它所包含的故事和深意。我觉得,真正的收藏者不是为了文物的经济价值而去收藏一件文物,更重要的是去传承,保护,挖掘,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最后,我要说,对待每一件文物和其所代表的每一段历史,无论是专家还是一般人都请严肃的,带着敬意的去对待它,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需要用心去体会,不只是为了所谓的经济价值。当然,这仅代表我一点浅薄的看法,不是针对什么节目和人,节目的立意是好的,不过就是在表达和效果上,是否能够有一些更好的突破,不要把好好的文化类知识类的东西,庸俗化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公孫月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燎原百击点评:

关于寻宝和收藏节目,因其涉及的经济价值以及面对的不同阶层较为敏感,故官方媒介更应起到解读和引导的作用。让人们在节目中学到知识,体味并接受历史优秀文化的熏陶,才是关键意义所在。

文章评论共[1]个
惜字如金-评论

赞同。at:2010年03月19日 晚上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