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民俗节日那些事儿(二)夜雨蒙蒙

发表于-2010年03月17日 晚上8:54评论-1条

年初一,早晨晚起。早餐不吃米饭,一般以鸡汤佐以糍粑。鸡汤是前天晚上便炖好的,糍粑的做法也有几种,可以直接下进开水里,也可以先用油炸熟。不过在糍粑还未下水(即放进盐水里,以防变质)之前,一般是不需要油炸的。家里任何一个人起床,照例是要放鞭炮的。吃晚饭,便是到本家拜年,礼品一般只是肉和红糖。晚辈拜长辈的年一般要拿肉。平辈间也有空手拜年的,但是拜年的无论老少,主家总是要拿出鞭炮来放的。上民俗课时听说湖南邵阳竟是拜年时客人自带鞭炮。

初一这天是不兴扫地的,即便要扫,也得先朝屋里扫三下,说是将钱财扫进来。另外,打扫的垃圾也是不兴倒在外面的,只是堆在墙角,不但固体垃圾不许扫出去,就是洗脸洗手的污水,也得专门倒在一个桶子里。

初一拜了本家的年,初二便去外婆家,初三是姨丈家,初四便是姑丈家,初六便是表叔表伯家。这些也是有规矩的。《红楼梦》里是父族亲戚比母族亲戚亲些,因而宝玉说跟黛玉比跟宝钗亲。在我家里似乎不是这样。便是摆酒席,也是母族亲戚坐正席。具体坐座位也有讲究,正对门的是上位,一般由主人坐,摆席时便常是外公坐的,没有外公的,便是大舅舅坐。当然,如果还有舅公,便是外公与舅公平坐。上位右边叫左边尊贵,因而右边做的事舅舅,左边便是坐的姨丈。不是摆酒席,只是寻常来了客人,依旧是主人坐上位,客人便坐在主人的右手边。

初七是人日,原本是不兴拜年的,有道是“七不出八不归”,现在也不讲究的。年得尽快拜年,有些人家亲戚多,过了十五也有拜年的,但是主亲的年不可拜得太晚,也不可乱了次序。不然要招人口舌。老话原是说,初七这天要是晴朗,便会人丁兴旺。

不但有人日,还有猪日狗日牛日马日。初一的便是鸡日,要在鸡窝钱放一串鞭炮,初二时狗日,便在狗窝前放一串鞭炮。若是家里有人属牛属马的,还得再牛日马日对着这人放串鞭炮。例如我妈妈属马,初六是马日,便要给我妈放一串鞭炮。初一到初六如果都晴好,那么便是六畜兴旺了。

到了初八初十,年便几乎拜完了,接着就是接客,这里的接客,专指接女客,我们家乡的风俗,是女人不能出门拜年的,除非是结婚不久的夫妇,初二一起回来拜父母的年。拜年带小孩为宜,一说是热闹吉利,一说是小孩出门可以接压岁钱。

所谓拜年接客,主家的招待一般也是精心准备一顿主餐,另外饭前或午后,另外还有汤食逢上,糖果在正月里更是不断。家乡是楚地,流行的戏曲自然是楚剧,楚剧名段《何氏嫂劝姑》里面,便有这些风俗。

过年以小年开始,以元宵节结束,前后二十天。

元宵节的主餐如还福时一样,也是早上吃,要赶早。吃饭时门要虚掩着,掩实了妨碍神灵进出,门打开又怕被外人打扰。若是吃年饭被人打扰了,也是不吉利的,叫做断了年根。吃过十五饭,便去祖坟山上上坟,抢到头炮最好。十五的晚上还有一餐,也是隆重的,这餐饭是送祖先。腊月二十四是接祖先。接祖先要接迟点,祖先还得把他们家里收拾停当,送祖先要送早些,他们一阵子不在家里住了,回去又得收拾。在吃十五的晚饭以前,还得往祖坟上送点亮的蜡烛,意思是给祖先照路。

十五这天,吃完早饭,除了合家要上祖坟山祭拜以外,妇人还得回娘家烧香。至于青年男女,多半出去逛庙,倒也不完全是求神拜佛,俗话叫做踏青,踏了青大约就是没有病痛。更小的孩子,吃完早饭还要去摇竹子,边摇边摇念:竹子爷,竹子娘,保佑我快快长长。我小时候有一回因为急于要出门玩,便随意拉着一根竹子摇,后来却发现那根竹子半身上的,竟叫人锯掉了。我后来不再长高,大约也有这方面的缘故,不然我与妹妹是双胞胎,她倒比我高几厘米。

过了十五,便是年过月静了。这个“静”字大约是指听不到鞭炮声了。话说这放鞭炮也有讲究。越是亲近的或是看重的人,放的鞭炮越长,因而总有人出门拜年,嫌主家鞭炮短了的,但凡遇到一家放了比往年长的鞭炮,回家也总要闲话一番。

虽说过了年,但是过年的吃食却并没吃完。别的不说,光是腊鱼腊肉便要剩下许多。鱼和肉一般是腊月十几的便称回家的。要赶在打春之前腌制好,否则受春天的潮气影响,鱼肉就难以留长久的。有的鱼肉腌制得多或者节俭的人家,往往到了“双抢”时节还有腊鱼腊肉吃。当然,现在村里一些人家里有了冰箱,也有不需要腌制太多鱼肉了,鱼肉蔬菜,毕竟是新鲜的好。

好了,关于过年的民俗到这里边结束了。下次该说平常的四时八节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夜雨蒙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文清推荐:文清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春节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
也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
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对照这些风俗习惯,
感受到了浓郁的年味。
民俗节日,也就是民族的,源远流长。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期待您更精彩的其他关于习俗的美文,晚上好!at:2010年03月18日 晚上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