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走到荔枝树旁的地里。她想停下来
找到一窝丰满的白菜
就是那种宽厚的叶片,泛着翠白色
抱作一团,仰躺在地里
涎着脸蛋,轻轻喊日子的老朋友
她走到那里,慢慢的弯下腰
摸一摸这个,拍一拍那个
祥和的目光荡漾了一下——
好家伙。
2
认真的等着。认真的看着
7:30,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
阴,局部地区小雨,5—10摄氏度
坐在沙发上,看了看窗外
她扒着指头计划——
还有5天,该回去了。
枇杷这几天开花了。
今年的花开得太好,得摘掉一些
否则果儿多,可太小
太阳出来,该打药了
这季的药,不能省呀
被虫子咬过的,果子会花脸
去年没用完的纸口袋不够
还得请隔壁的丁娃帮买200个回来
挂果后,用纸皮口袋包着
长大后的果儿颜色粉茫茫的,好看
而且味道好。好卖呀
说着,再看看天
额上的皱纹不知是多了一条,还是深了一些
3
下雨了。吃豆花不?
吃嘛。
她拿出一个盆,用米筒量出两斤豆子
端到屋檐下的磨盘上。
用水泡上一个小时
捏一捏,豆子胀了
取下磨杆,开始磨豆
一边推磨,一边叮嘱:
豆要少少的添。水多放点
磨出的渣细,豆花才多
圆滚滚的豆子一溜烟滑到磨眼里
在磨盘的肚子里转悠一下
变成渣和泡沫流出
就象她;
从生活的磨眼里进去
经过岁月的碾磨
磨出家庭的丰润
榨出她拥挤的皱纹和荆棘的双手
家人爱吃豆花,她也顺便爱豆花
她经常哼的一首童谣:
推磨,添磨
推豆花,请姨孃
推豆腐,请舅母……
4
一个竹编的筐
缝隙处住满了时间的灰
蓝色、黑色、白色、红色、黄色、绿色…
长方形、三角形、椭圆形、不是图形的图形
麻布、绸布、的确良
毛线、棉线
纽扣、缝衣针、鞋垫模子…
这就是她几十年的收藏
她时时念叨:
那时候,剩下一个布角,小布条,都要捡起来放好
一件衣服,补丁重补丁,忘了本色
出门在外,穿一两个补丁,就是好衣服
孩子多的人家,兄弟姐妹合穿一件衣服,或者一条裤子
夏天好过,冬天难捱呀!
小时候,点上油灯作业
她会就着灯光,拿出针线密密缝
如今。她使用的黑夜,被针眼刺破
出现虚空。就象她的发
几经装潢,还是藏不住苍白的底色
5
青山在,绿水在
晨烟在,晚霞在
鱼船不在了,鱼网还在
没有水浪,没有鱼虾
绿色网线,黑色铁脚子,白色泡沫浮子
还有卡着的水草的痕迹,浪淘沙的味道
缠着一截唏嘘的渔歌子
还有岩石的灵魂,鹅卵石的梦
还有一个瘦高的身影
撒网,拉网,晒网的日子
还有一根烟。一瓶酒。一脸虔诚的生活。
6
那一年,乡关漠漠
寒风寒霜寒露
东边山坡上,黄土更黄
松树支着一层一层的老皮,枯枝
一群麻雀在一座山和一条河上盘旋
最后,回到了屋后面的竹林
那一天,村口的路上
一位背着背篼、挎着帆布包的身影
风尘仆仆的赶路
从村边的青石板大路,折进一条小路
拐过一个山角,遇见我,眼波颤动
然后,我丢下镰刀
愣愣的叫了声:爸爸!
那一次,他从贵州回来
给我带回一个红格子的,双肩皮书包
第二天,我第一次把书包明亮的背在背上
第一次,明亮的走进同学们的视线
7
那个夏季
天上的水,地下的水
领了神的旨,涌到长江河里哗变
白花花的天,苍漭漭的河
岸拉下了水,山拉下了水
盆子,桶儿,衣物,杂草,树木
甚至家畜的尸体
一堆一堆,小山似的,在泥红色的江面
浩浩荡荡翻滚而下
救命呀!——
丢下鱼网,他撑着小小的渔船
高一浪低一浪,向落水者划去
近了,被浪开;浪开又划近
绕过几个旋涡,避开几堆杂物
几经搏击,挣扎
两个落水的小孩,光溜溜的
终于被拉上船,瘫在船头
一生,他从水里救起六个落水小孩
渡过多少人,不知
8
竹编的背篼
避在里屋的角落,蒙上岁月的网
搂着干涸的墨斗,萧瑟的斧头,矬子,
三角尺,钳子,钉子,刨子,锤子,锯子,三尺篾片……
这些失了色,脱了牙的家伙,筋骨松散,关节脆裂
二十年前,陪着他走南闯北的老战友、老伙计呀
张家的门窗,李家的桌凳
王家的农具,赵家的嫁妆
他一件一件的拉线,锯,刨,削,
一天一天的雕琢,组装,上色
现在,这些老伙计沉默的站在角落
守着老屋,守着记忆
六年前,他
一个人动身,搬到老屋后的青冈林
永远睡成了小山的模样
-全文完-
▷ 进入水影凝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