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快到桃花盛开的日子了。
都知道桃花很普通,她就在身边。到了春天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但是我们都很忙,想起的时候看到的往往是她飞落的花瓣,总无暇去仔细的品味,抑或,是她就在身边,我们却疏忽了她。
对于桃花,在我,也只有三次清晰的记忆。
第一次遇见桃花,是在很小的时候,去找堂姐玩耍,堂姐不在家,就觉得无聊,恹恹的往回走,一抬头的机会,却看见对面的院墙上露出一串艳红的花,她是那般明艳俏丽,如新娘初浴,清新动人,使我忍不住要对她微笑。那时候我不知那是桃花,以为她就是我们房前屋后一样平常的杏花,只是比通常的杏花艳丽一些而已,只是不解那堵墙里的杏花怎会如此艳丽。等我回家后兴奋的和母亲说今天看见某某家的杏花如何如何美丽时,才知道那一枝红花就是桃花了。母亲说那是全村唯一一株桃花,貌似杏花,不是杏花。只因为那户人家独门高墙,很少与村民们往来,那株桃花也是养在深闺为人识,只是在墙外悄悄地露出春色,自然了,我也只是看到了墙头上的那一枝桃花而已。艳丽的桃花就这样永远的留在了我的心中,连同母亲的解释和她当时的面容。如今,母亲已经离去20多年了,只剩下这点点滴滴的记忆了,偶尔想起,暖我心地,虽然不能和其他女儿们一样可以听你的唠叨,有记忆我便可与你长相相伴的。
第二次遇见桃花时已经长大,到省城兰州上中专了。兰州的四月,正是桃花盛开的季节,每年这个时候当地都要举办桃花节,吸引了不少游客。上学的第一年,我们十几个同学相约去看桃花。记得当时还没有实行双休日,我们是学生,就选择了星期天,那一天,游客非常集中,一上车就拥挤不堪,待到了门前,买票要进去时,更是拥挤,同去的女伴被挤得娇声喊叫,现在想起来还觉得恐怖。
桃花果真不错,放眼望去几乎望不到边,艳丽而且浓烈,远处的山上,也是随处可见艳丽的红色。可惜,前面的拥挤已经干扰了我们的兴致,要不然,我们定会醉倒在那片桃花中,和花同眠,与花共歌舞。我们只是随着人流匆匆走了一圈,被挟裹着出了大门,没奈何,坐在草坡上稍作休息之后便打道回府了。那次看桃花,是那样的郑重其事,却又是留下了莫大的遗憾。
还记得,学校的后山上,果农也种了不少的桃树,我们也曾到那里赏玩,但却不记得那种相遇的激动,不记得是否有那种浓烈的艳丽,许是那个时候我们都有了毕业时何去何从的心事,花开之时,不懂得花谢之前,尽情的欣赏花开之美,不懂欣赏身边的美了。
现在想起来,依就是可惜,可惜时不再来!
时光已经逝去,我们也不再年轻痴狂,经历了那次与桃花的邂逅,放在心底的那种与其失之交臂的遗憾,还能弥补吗?何时又能弥补呢?!
我们还能相约再去安宁看桃花吗?虽然今年的桃花已经不是当年的桃花,桃花依旧会笑望春风;我们,想是也会从容淡定许多,看桃花不仅仅看到她的艳丽浓烈,还会融入我们的人生感悟 ,叹息其孕育花蕾之艰难,赞誉其硕果挂满枝条。如若成行,那又该是怎样的欢欣喜悦呢!
第三次遇见桃花,是在去年——2009年的某一天,友人叩响了我的空间之门,友人好诗词,写有桃花诗数首,配了好几张桃花照片,放在空间里,还加了蒋大为的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他的桃花诗和那组照片,让我又回到当年安宁的那片桃林,蒋大为华丽的声音让人置身于那片浓烈的艳丽之中。我问友人,这桃花可是安宁的桃花,回答“是”。我见那组照片犹如遇见了故人,激动的只想流泪,这种感情是他人无法解得的。一友还曾笑过我,问我怎么在听《在那桃花伸开的地方》老掉牙的歌曲,我说是经典啊,她笑:经典你也换着听啊,没必要只听一首吧。丝竹不解秦腔声,羌笛哪知玉箫意!她哪里知道桃花曾经带给我的美好回忆,歌曲百听不厌只是其一呀。桃花寄托了我的百般心思,万般情怀,桃花映红了姑娘的脸庞,桃园荡漾着孩子们的笑声!
如今,友人也已远去,只留下桃花诗一组,照片几张。
唐人崔护曾叹:“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都哪里去了?消散在人海山水之间。
若是你处有桃花,可曾去看?若是看了,可曾忆起当年,当年青春年少,在人群里拥挤,在草坡上无奈的歇息,以及那桃花的浓烈?
感谢安宁的桃花,感谢友人的桃花诗,感谢墙头的那一抹艳红,感谢让我的记忆如此美丽,让她伴我一生。感谢你们,我的至亲亲人,感谢我同行两年的同学挚友,感谢偶遇的友人!
-全文完-
▷ 进入谢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