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音讯的小妹
与小晶失去联系已有快一年了。这一年里,凡家里的人,都不知她的真实音讯。作为至关妹子,这让我想起她的过去。
小晶小时候,胖嘟嘟的,像个洋娃娃。直到上了小学,都还胖胖的。不论是萝卜、洋芋、红薯,或是苞谷饭、麦饭、稀饭,也不论是什么水果之类,到了她的嘴巴,都变得香味可口的美味佳肴,三下五除二就无影无踪了。因为又胖又重又让人开心,母亲就叫她金砣砣。从此,很多人忘了她的小名晶翠,党叫她金砣砣。长辈们爱拿糖果逗她玩,让她叫这个、喊那个的。因为她像一只无忧无虑的小鸟,那叫人的笑脸,像阳光在碧波上跳荡;那叫人的声音,像百灵鸟一样婉啭动听。
1988年夏,小晶在窝子村小学毕业后,到普定来读初中。因为考分还差几分,而村里又有一个侄儿方小华考上后,因年纪小,其父母不让到县城来读。为此冒名顶替到县二中来读。因为冒名,妹子小晶与同学交往之中,心里很不自然。明明自己有自己的姓名,就是因为想读二中又差几分,冒他人之名而来,有一种低人三分的感觉。即是如此,还算幸运。一是那时学籍管理不严;二是正好有个男女生都可用的考取又不庄子的熟人可冒名替代。毕竟在全县,就这第一所县级初中,从教学设施、师资配置、教学质量等多方面,在全县来说都是首屈一指的。为此,天资平平的小晶,按照学校的要求,上学从不迟到,更不要说旷课。
那时,还没成家的我,分到一套两室一厅的住房。小晶住大卧室,我住书房。每天除了看书学习、做作业外,还帮着打扫家里的卫生、为煤火添煤、箕煤灰倒、提垃圾倒。那时虽然工资不到百元,但煤价便宜。用单位的蓝箭双排坐车子,几十块钱可拖三千斤煤块,堆在院坝一角的煤棚里。说是煤棚,其实就是一个水泥砖砌的方框,日晒雨淋的。我住的二楼火房里堆煤的小坑没煤了,不用分咐,小晶看到后,她就会拿着那个灰沙桶,主动下去提。我出差了,给她点钱,她会自己做饭做菜吃。虽然成绩一般,但她的生活能力比较强。作文写得不错。她曾写过一篇题为《父亲的扁担》的作文,曾被老师大加表扬并作为范文读给同学们听。其中有几句写得很有味道:“父亲的扁担,不仅挑来了柴草、挑来了粮食,也挑了生活的希望,也挑来了家庭的温暖,而且还挑大的我的童年,挑起了我对山外的向往……”
转眼间,三年过去了。小晶初中毕业了。又因为差了十几分,没考上高中。父亲说让他到县里私人办的余官中医学校读两年,学点技术,将来回老家搞卫生员。可是,由于姊妹多,父亲虽有这份心意,但面对高昂的学费,满面沉重。小晶有些明白父亲的心思,说是不读了,在家里帮着父母做两年的农活,有机会再外出打工。因为那时,村里已有少数人到广东、浙江等打工。就在她毕业的第二年,在广东打工的杨二妹回到村里,知道她没读书了,就来约她到广东去打工,说是只要愿意去,保证她能找到工作,一个月两三百块钱。杨二妹是外出打工找到男朋友,自己嫁到晴龙县一个偏远山村去的。父亲怕小晶走杨二妹的路,今后生活在一个偏僻贫困的山乡,没同意小晶跟杨二妹去广东。
又过了一年,呼说杨二妹家准备在晴龙县城买房子住。并打算待以后打工赚钱后,买商铺做生意。父亲听后,觉得打工也是一条让生活走出困境的路子。因此,当杨二妹再次来说起这件事的时候,父亲同意了。杨二妹说她先去为小晶找好工作岗位后再叫人来接小晶。结果来接小晶的是一位名叫张灵宽的瘦小伙。看去很朴实,见人笑眯眯的,也肯喊人。父母反复地交待,远离父母、远离哥哥姐姐之后,要小晶学会照顾自己,不要轻易地相信别人,除了杨二妹外。因为父母和杨二寻的父亲从小玩得好,杨二妹的为人,家里人都了解,对人诚恳。交待了一番之后,才让小晶跟小张去了广东省潮阳县打工。
在潮阳县改为潮阳市的时候,家里人知道小晶与小张玩朋友了,并且同居了。父亲知道这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千山万水的,又管不了,只是阴在心头生闷气。在父亲看来,儿女嫁娶,提亲、送日子,迎娶的基本礼遇应该要有。什么都不兴就在一起生活,简直就是大逆不道。母亲会想一些。说是姑娘长大了,早迟都是人家的人。再说,也不是小晶开的这个头,杨二妹早就这样了。现在,杨二妹对杨发明大叔家两老那么好。她一到老家来,三百、五百地拿钱给他们用,也算是有良心的。有的明媒正娶的,几年不走,哪样都不拿给做父母的,难道要她的命?父亲想想也是,心情渐渐地缓了下来。
而我呢,为了小晶的幸福,曾在她去打工年把之后,就以书信的方式反复地给她讲,如果要玩朋友,一定要注意对方的道德品质。一个没有道德品质的人,是不能给她带来幸福的。当然,能力本事也很重要。但是,越有能力越有本事的人,要是没有道德,那就开车没有刹车一样危险。小晶回信心,要我放心,她不傻,她会把握自己的。她与小张好上好,从小张到老家来的几次交注中,小伙子虽然家贫。才上过小学,但尊老爱幼的品德不错。在外打工几年,也有些见识,说起外面的很多事,有自己的看法。只是没想到,看上去好好的一个人,居然没生育能力,从而给他与小晶的生活带来不幸的隐患。
让父母欣赏的是,小晶在她打工的厂,从一般工人,升任到能管几十号人的车间主任。这当然得益于小晶踏实认真的敬业精神。她总是将别人的事当着自己的事来做的人。工资待遇升高了。有很长一段时间,她的工资历比小张的还要高。小张觉得和她在一个厂没面子,还跳到别的厂去。因为自己手边宽裕,回到家里,隔壁邻居的老人她都要买些东西送,或拿点钱送人家。父母兄姐更不消说。父母常夸她孝顺,就是担心她以后的日子。因为小晶和小张生活在一起好几年没有生育。小张心烦,打工找得些钱,成天就找麻将。小晶管不了就哭。为了弄清是谁的原因,他们到上海找权威机构检查。结果是小张精子成活力达不到20%,因此导致不育。父亲知道后,还为小张找到他所知道的治男性不育症的草药给我寄去,并嘱我写清药的食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小张按要求服用结束几个月之后,不知情况如何。电话里不好说,妻写信询问小晶。小晶说没见效果。父亲说可能是小张的身体虚弱造成的,应好好保养一段时间看看。并要我们写信告诉小张多吃狗肉、牛肉之类有营养的东西,对于身体灰复正常有很大帮助。但是,小晶说,他们这样做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也没反映。据说,小张为此心烦意乱,还走上黑道,做上非法生意,想多挣些钱,及时寻乐,消极打发人生。小晶如何劝他都不听。好在小张发了笔财后收手了。由于两人在一起的时间长了,共同的打工生涯和艰苦生活,也让小晶和小张建立了比较优深厚的感情。浪子回头是个宝啊。两人为了和别人一样有个像样的家庭,接了一个小姑娘来领。
小姑娘两岁的时候,小张和小晶带回家来,那小寻娘张梦灵会叫外公外婆了。有好几年没见小张小晶的父母觉得奇怪。不是说两个年轻人没有生育能力吗,咱当了父母了?小晶说,小张花了两万多块钱胎盘来吃,买贵重药品来吃,治好了不育症,才有张梦灵。为此,父母信以为真,对张梦灵视若掌上明珠。不会生,那是终生的苦恼。只要会生,家才像个家。母亲这么想,也这么说了。我看到小张的脸上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尴尬。我意识到他们在对父母进行善意的欺骗。但我没说什么。直到张梦录上了小学,1976年出生的小晶已民33岁了,问题发生了突变。
小张和小晶将张梦灵寄养在小张的大姐家。有一次,张梦灵打电话给小晶,说小晶不是她的亲妈妈。小晶听后,心里一震,泪如雨下。没有自己的亲生骨肉,这稚嫩的话语却如五雷轰顶。经过这一打击,小晶产生了离开小张的想法。她要有自己的孩子。为此,小晶关闭了以前常用的手机。从此,与家里人失去了联系。
小张多次打电话来问父母和我,想探问小晶的去向。然而,小晶似乎预测到,与家人通话,会被小张追踪探问的。所以,也不和家里人联系。
据传,小晶认识一个小老板,因为那人的妻子不会生育,想和小晶建立朋友关系,要个孩子。可要求小晶和她一起做生意,并向我借钱。我觉得小晶虽然三十多岁了,还是不能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万一把钱借了去,被那人骗了怎么办?就像她和小张,把打工的钱给小张,共同在晴龙买了房子,产权证办成小张的。结果,挣了多年的血汗钱,分道扬镳之后,自己什么也没有。母亲曾多次说过,小晶打工找了不少的钱,就到到头来白帮小张磨,成了当一辈子的饿老鹰的人。
-全文完-
▷ 进入灵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