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烈,梧叶飘黄,我心底的许多故事开始涌上了记忆的海岸,这片海岸没有碧海蓝天的壮丽景观,却是一幅幅满载血雨腥风的惨烈画卷。时间老人没有阻断这段沧桑的岁月,历史再一次回到了1877年。
那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西风吹过荒漠,荒芜人烟的戈壁滩上只留下一长串寂寞的足迹。一支长长的队伍无声息地走过,每个人的脸上都因长途行军显露出疲惫的表情,每个人的血液又因为即将到来的战斗而在血管里激动地沸腾着。这支队伍的大部分官兵都来自湖南,他们也许从没有想到自己的军旅生涯会踏上这个荒芜之地。这里没有岳麓山的巍峨秀丽,没有橘子洲的诗情画意,更不会有吸引凤凰盘旋忘返的悦耳韶乐。这里有的只有“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国仇与家恨,伴随着“万里西风瀚海沙”的凄美与孤独。
领头的老人虽已63岁,却依然精神矍铄。炯炯的目光透过漆黑的天宇,欣赏着宇宙间一切风云变幻。老人的身材并不魁梧,但无时无刻不在流露着天地间最大的刚毅。他那从来不肯低下的高傲头颅依然向上扬着,这股傲然之气使滚滚沙尘都不禁为之变色。这就是拥有“二等恪靖侯、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一等轻骑都尉、赏穿黄马褂、两江总督、南洋通商事务大臣”七个头衔的晚清中兴名臣左宗棠。
当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打开了大清朝的国门之后,清王朝朝野内外似乎都被敌人给吓破了胆。天朝上国的美梦在枪炮声中被击得粉碎,大清王朝却立刻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一种“战则必败”的悲观思想在清王朝的统治阶层迅速蔓延。就连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立下盖世功勋的曾国藩在处理天津教案中也一味地苟且求和,以图自保。整个中国就象一只任人欺辱的羔羊在血雨腥风中瑟瑟发抖。
硝烟战火永无停止,内忧外患杂合而至。清同治六年,阿古柏在新疆自封为王,宣布独立,随后俄国趁机占领了伊犁,英国也开始了对伊犁的瓜分狂潮。大清王朝再次面临着国土分裂的危机。面对着国土主权的沦丧,清朝统治者们举棋不定,以李鸿章为首的诸多大臣们竟然提出了废弃伊犁的主张。清政府这一台巨大的国家机器竟然腐化堕落至如此地步,多少爱国人士为此痛心疾首。这时,左宗棠拍案而起,怒斥朝臣们这种投降主义行为,并举例说明伊犁的至关重要之处。他以雄辩的姿态提出了清醒的论断:“若此时即拟停兵节饷,自撤藩篱,则我退寸,而寇进尺”,此时此刻,唯有厉兵秣马,奋起一搏,方才有御敌成功之可能。然而,朝臣们对这个一向傲气十足,敢怒敢言敢犯上的主战派首领多无好感,一方面出于对左宗棠才能的嫉妒,另一方面更是因为多数人都与这位平日里恃才放诳,不识抬举的“举人”总督积怨甚深。这就造成了左宗棠的孤立。
然而,真正的雄狮是不会被一群团结起来的病猫吓倒的,直到筋疲力尽,无法战斗,它也会发出惊天动地的一声怒吼。左宗棠愤怒了,你们都不敢去,我去!“六十许人,岂尚有贪功之念?所以一力承担者,此心想能鉴之。”这是振聋发聩的一声怒吼,也是左宗棠心中那座痛苦压抑的火山最强有力的迸发。于是,两宫太后被感动了,主和派们被震慑住了。看出了两宫皇太后的心意,朝堂之上原先占极少数的主战派突然间又变成了大多数。古往今来很多关键的决策往往都是在无主见的大多数人寻求领导者心意的过程中应运而生的,这就是专制体制的悲哀!
左宗棠上路了,在很多人等着看笑话的期待中上路了,没有送别的酒宴,也没有话别的歌声,随身带着的是自己预先给自己备下一口棺材,他是抱着以身殉国的决心上路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句诗也许英雄心中最真实的写照。
经过几个月的行程,这支浩浩荡荡的队伍终于来到了伊犁。荒芜的戈壁滩上,没有一丝生气,就连风都停止了运动,黄沙懒洋洋地躺在脚下,仿佛在用嘲讽的笑容来迎接左宗棠的到来。不远的前方,俄国沙皇的部队严阵以待,一字排开的骑兵队伍是沙漠中唯一一道有生气的风景。
左宗棠扬起了马鞭,马啼人怒吼,扬眉剑出鞘。他冲着自己的队伍大声吼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弟兄们,报效国家的时刻到啦,冲啊!”
这一声怒吼,吼出了中国人压抑了数十年的怒气,吼出了中华儿女永不屈服的决心,吼出了四万万同胞们团结一致,抵抗外敌的心声。“冲啊!”成千上万的热血男儿怀着精忠报国的信念,在震天的怒吼声中冲向敌军……
这一战,英雄宝刀未老,名垂青史;这一战,中华睡狮猛醒,威震乾坤!
一年后,新疆全境重新回到清朝的版图。左宗棠成功地收复了我国六分之一的国土。这是在那个血泪交织的晚清时代,中华民族在保家卫国战争中最扬眉吐气的胜利,这一场胜利告诉人们:帝国主义并非是不可战胜的,中国人民有勇气有能力消灭侵略者。这场胜利更体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坚强不屈的民族性,是我们民族精神的胜利!
临走之前,左宗棠在玉门关外栽下成千上万的柳树,从此荒芜的戈壁滩上开始出现了绿色的风景。为纪念左宗棠,当地的百姓称这些柳树为“左公柳”。数十年之后,英雄早已作古,但当年他所到之处,郁郁葱葱,一片新绿。到处车水马龙,百业待兴,好一派繁华的景象!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
每当看到“左公柳”,我们的脑海中都会涌现出英雄英勇无畏的崇高形象;每当想起“左公柳”,我们的心中都会充满无尽的力量。
春风吹过,玉门关外迎风飘舞的柳枝再次向人们讲起一百多年前的英雄的故事……
-全文完-
▷ 进入徐俊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