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朱自清《匆匆》心得
如其说是在读一篇文章,还不如说是在接触一个人的内心。那是从陌生到相是识,直至心灵的相通。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首先,作者把我们带到一种冬去燕南归,枯枝逢新生,万物皆复出,桃柳为春争自然憧憬中。但是,还没等我们醒过神来,作者又是笔锋一转:“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这犹如一个人正专注某件事的时候突然间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待回过头去,心中的疑惑不禁团簇而起。相信读过这篇散文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作者把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抛给我们,使我们在不是问题的问题基础上细嚼这其实是很严肃的问题。是啊,日子与我们息息相伴,于无形胜有形。试问,有什么力量把我们的清楚带走,又有什么力量能把桃花缀上枝头?是日子!它既是万般生灵的朋友,同时又是对青春无情的杀手。
相信作者在问我们的同时也在问他自己:“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哪里?”
作者在问这话时,心里一定在隐隐作痛。能深刻理解这句话的人都清楚,偷走日子的人就是自己。短短人生,荒荒日月。这种偷是对生命的懈怠,是对青春的离弃。
作者随即又作出如下直白:“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们手中溜走,象针尖上的一滴水,我们的时间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多么形象的比喻!日子在红尘里流转,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但我们能感觉到日子如精灵般穿梭在我们的周围。如果我们仅仅把日子当成是一种义务去循环,那么,日子会悄悄取走我们的青春,甚至是生命。
虚度光阴的人总会为自己找借口:“我掩着面叹息,但新来的日子开始在叹息里闪逝了。”
我们没心没肺的虚度光阴,日子可不会没心没肺的陪在我们身边。你说你在叹息,殊不知就在你叹息的时候,日子又向前迈出了一步。明明是自己的错,却说日子的不是,唉!
朱自清原名朱自华。
任何人都有支配自己行为的权利。朱自清先生移名,似乎是那个时代的必然:“我赤条条的来,又赤条条的去,但不平的是,我为什么要白走这一遭啊!”
朱自清先生一生勤勉:勤于思考,勤于写作,勤于日常细节。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中领略到自然与科学,人文与地理,亲情与友情。
《匆匆》,更多的是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无奈与愤慨。
我在想,我也有过掩面叹息的时候吗?如果有,我叹息什么?朋友,你能告诉我么?
-全文完-
▷ 进入华靖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