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云:大音稀声。
常言道:有理不在言高。
“稀声”,可理解为不多。
“言高”中的“高”,我觉得可以理解为义愤填膺的“慷慨陈词”。
那么,“大音”不“稀声”好不好呢?
那么,“言”不“高”好不好呢?
伴随着战争,谈判大有用场。战,就是“密声”;而“谈”则是“稀声”。实际上,往往多见的是:战争解决不了的问题,谈判给解决了。这就是“稀声”的妙处。
既有道理,又用“不高”的语言抨击之,也往往其效如神。
窃以为大音稀声和有理不在言高,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稀声”,并非“不鸣”或“无语”。“言低”也并非无理或理由不充分。
在此,“稀声”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呢?存疑吧。
“言低”,就大有考究了。
想起一个(有待证实的)传闻:参加当年“万隆会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中国总理周恩来,和美国代表团团长、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机场不期而遇。周恩来以鸿儒之雅的风度,首先向杜勒斯伸出热情的双手。但,双方握手以后,杜先生无言地掏出手绢,把手擦了一擦,然后,不紧不慢地把手绢放进了口袋。
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杜先生不尊重甚至蔑视对方呢?
处身众多中外媒体的各类记者当中,周公该怎么办?现场气氛顿时变得可以用“紧张”来形容了。
只见周恩来从容不迫地掏出手绢,如杜勒斯那般的擦了擦双手,然后,异常优雅地把手绢轻抛到了身后的地上……
什么是“大音稀声”?什么是“有理不在言高”?
这就是。
上述情节,自然可以归类于政治笑话。但,“无风不起浪”一语,诸君怕不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这是极经典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写照。周公不仅没有“言”,更没有“高言”,但他的这一举动所所起到的作用,恐怕是任何“密声”和“高言”都只能望其项背的。
回头再说笔下的《伸手不打笑脸人》一文,其所言及的,仅仅是针对某些批评类文章的“密声”和“高言”而及。绝没有号召写杂文都用“鲜花一样的语言”的意思。有的朋友恐怕是理解偏了,因特辩之。
安知妥否?
月光书屋文稿 随笔
有理不在言高
马贵毅2010年3月2日
在都江堰月光书屋
-全文完-
▷ 进入马贵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