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父亲的怨诉灵笔

发表于-2010年03月02日 上午10:23评论-2条

侄子小强来,共进晚餐之后,坐于客厅闲谈。谈到小强的叔山林,父亲就言语激烈起来,说是后门过道是公共的。神龛背后一家有一半。山林想霸占,到现在还长期将鞍架粪箕放在后门过道,怕得他们连掏煤灰都不好掏。还还不算,为了这一点利益之争,山林还开黄腔,乱骂他。我给父亲说,堂屋后神龛背后的事,本来就不关他的事,是我叔与山林的利益之争问题,他没有必要去计较。供销部门 亲一时性起,说:“难道是我的错?建房子的时候,叔叔不懂事,咋会是与山林的问题?并说山林的爷爷奶奶、爹妈、哥哥在世的时候,为哪样山林不讲,偏要等他们都去了后才讲?并说两家老人都说过的,一边一半。可院门朝山林家厢房下过,山林说他爷爷、他爹临终前讲过的,神龛背后是属他家的,因为他让出土地作公共院门过道。父亲说,建房的时候,山林是黄花还没有见芥蒂,什么也不晓得。所以山林讲的话,根本不能作数。我说这事已协商过,由叔与山林商量解决。叔与山林交接虽未达成一致,但却搁置争议,平静下来。我希望父亲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增加思想负担,损害已弱不禁风的身体。可父亲却不问青红皂白,吼起我来,说是正因为我没出息,太让得人,才让他处处被人欺!并竹筒倒豆子似的,诉说起来:

侄女到“猴子幺六”家庄稼地头讨猪草,被告猴子幺六吼骂,并将箩筐踩烂,他与猴子幺六争吵几句,被比他小十几岁的臭名昭著的“猴子幺六”打了一耳光,我忍了,没问猴子幺六贵姓;方德权四伯喊起他的几个儿子到我家地里,将集体时就留下几棵的树子砍了,他与方德权四伯争吵,我没说半句;小山林为了争神龛背后,日妈、操祖宗地骂他,我还要好言相问,没责怪山林半句……

我说,人在世间,心胸要放开阔些,不要处处计较,才能活得安然一些、开朗一些,健康一些,长寿一些。爱计较的人,就等于和自己过意不去,只会惹来烦恼、愁闷。只会困此而损害自己。因为心情不好,身体也会受到影响。特别是带年纪的老人。

父亲说他又没估占哪个的,只是要属于求自己的利益不让别人侵占,难道是他的错。要是他的错,那今晚暂时借我的房子住一晚上,明天他就走。我说我至始至终没说他错,只是劝他不要斤斤计较,动不动就为过去的一些事生气,影响他多病的身体。父亲一听就说,他没有错,为哪样我总是忍让?我也烦。于是回道:“你是不是要我和与你有气的人去提刀弄棒,打得头破血流,打得死的死,伤的伤,你哪心里的气才平?”父亲也火冒:“怪来怪去就是怪你没得出息,你要是有出息的话,我会处处受人家的气?”

唉!其实,一个巴掌拍不响。在父亲眼里,他与人发生矛盾,全是因为别人魍魉。而他自己呢,因为在村里,曾经被人称之为公道之人,东家长西家短的事,经他解决的不少。在父亲看来,无论谁和他发生矛盾,只有他在理,别人都是无理的。出门少,见识有限,心胸狭隘,又有些虚荣、自负的父亲,因为有我在外工作,且能为家乡办点实事,心里暗自有点骄傲的同时,有时说话得罪了人,他自己都不知道。然而,父亲对于别人揭露他的弱点,是最为忌讳的。谁要是指责他,谁就是他的敌人。指责他,等于蔑视他的道德权威,是对他的挑战。就是作为他的亲生儿子的我,以规劝有形式,让他放宽心胸,不要斤斤计较,都会遭到他的斥责。像我这样几乎处处依顺他的亲人,他都如此,更何况别人。由此可见,父亲与人发生矛盾,也有自己不是之处。

别看年老多病的父亲如此好强,其实内心是很脆弱的。春节的一天晚子,儿子没睡。关了灯,坐在电视机旁发呆。因为头天他才人他大舅家回来,与他同龄且非常要好的表哥玩了好多天的情景让他心情一时调转不过来。他睡不着所以如此。父亲认为是作为父母的我们责难孩子。我们早晨起床后,就眼泪婆娑地对我说:“光是这么一个娃娃,万样要顺着他点,哪点有个三长两短,后悔不转。不要骂,不要吼,要好好地哐他。惹他一时想不通,出了事,这一辈子活着还人哪样想头?听了父亲的话,等孩子起床后,当着父亲的面,我问孩子:“黄博野,你晚晚坐在电视机旁,没睡觉的原因,是不是与宇昂哥玩疯了,回家来还老是想了和他在一起的时间,还没适应过来?”孩子笑了笑,当着父亲的面,点了点头。我说:“爷爷还以为是我们骂你、吼你,是有哪样想不通的呢!”孩子说,骂几句,吼两声,就想不通,怕我不得这样小气!要是这样小气,我还是我?父亲听到了孩子的话,微微地笑了起来。

唉,父亲虽然已六十八岁了,心,却像小孩似的,喜怒无常。好像只有什么都顺他的意,那才是天经地义的。否则,这个世界就对不起他。

更让人不解的是,他从前最好讲一个劝人忍让,说忍让是福的故事。如今我反过来讲给他听,说他从前会那样的劝解别人,为什么如今自己却不能忍让?他听后却说,一忍再忍,别人以为软弱可欺,就经常往头上拉屎拉尿……更何况,以前不尊重长辈\不讲道德的人,爱有报应。现在,见利忘义的人比以前多得多。忍,忍不了好多!那故事对人的教育意义好像也在减弱。

故事说的是作为子辈的黄存信父亲黄绍益,不知与我老祖公有什么矛盾,就在他家后门边指手划脚地对着我家院门指名道姓地乱骂我老祖公。正处气足力壮的祖父辈的四弟兄准备收拾黄绍益一顿,结果被我老祖公阻止说:“他作为孙辈,乱骂我是折他的寿,添我的寿。只要他会骂就让他骂。人不见天见,会有报应的”。结晶果,事后十天,黄绍益七孔流血身亡。

这个故事,曾被父亲反复运用来劝人忍让,化解矛盾。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今天,再讲这故事,却常常会遇上嗤之以鼻的遭遇。父亲为此常常唠叨个不停。甚至说现在不知是什么世道了,为了自身的利益,不顾道德良心的事到处都是。我劝父亲不要想得太多,年老多病,就得宽心休息。可除了摆龙门阵、爱唠叨外,没什么爱好,又看不了书报,看不懂电视剧、电视节目的父亲,总是爱回想过去,看不惯这,也看不惯那的。至使我们对他的担心沉重有加。

父亲最爱谈到的话题还有:他帮了谁的忙,谁又不懂得知恩图报;谁对他如何时知恩图报。哪些人家发生了男女老少些矛盾,要不是有他上前,想出了怎样的方法,才平息了矛盾。否则,将会发生怎样的恶果。不识字的父亲,最爱唠叨他过去的“辉煌”,更爱诉说他曾经的“冤屈”。父亲的怨诉,虽然我们听了一遍又一遍,但他每次都像从没给我们讲过一样,认认真真地诉说着。听烦了的我们,总是忍着性子,边看电视边听他倾诉。还得时不时地回上句把,以示在专心听他诉说。否则他又会生气了。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灵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致龄
☆ 编辑点评 ☆
致龄点评:

父亲的怨诉,虽然我们听了一遍又一遍,但他每次都像从没给我们讲过一样,认认真真地诉说着。听烦了的我们,总是忍着性子,边看电视边听他倾诉。还得时不时地回上句把,以示在专心听他诉说。否则他又会生气了。
像极了我的父亲。
在一起的时候,你甚至有不能表露的烦,而一旦离开,却又很怀念那份亲切。
实录亲情纠葛,背后自有深意。欣赏。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问好老朋友,周末愉快!at:2010年03月05日 下午3:32

灵笔-回复文清的到来,有如春天的光临。上茶,上香茶! at:2010年03月05日 下午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