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关于文艺批评山野文選

发表于-2010年03月01日 上午11:56评论-1条

文艺容易遭遇批评,有文艺,就有文艺批评,自古至今,从无间断。

批评文艺,人之本性,喜欢文艺者,必然批评文艺,并罗列批评的理由。

去年夏天,我曾写了篇《关于文艺批评的切入点问题》一文,并提出我的观点,文艺批评所遵循的批评基点应该是:言之有物,批之有据,评之有理,辩之以规,论之以矩。

找准切入点,才能对症下药,才能提出中肯的批评和建议,胡乱批评不是文艺批评,刻意歪曲也不是文艺批评。

然而,文艺批评却又属难事。

对于赵本山及他的小品,国人的批评可谓纷繁无序,叫好者有之,因讨厌东北民间的地方戏而大肆鞭笞赵本山的人当然也是大有人在,甚至还有人公开咒骂赵本山是土得掉渣的老怪物,还有人公开宣称东北民间的二人转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下九流。

若地方戏都是下九流,那么京剧自然也是下九流,因为京剧的前身原来也是地方戏,是在1840前后年在北京形成的,由清代中叶的徽调,汉调相继传入北京合流演变合成,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后流行于全国。

京剧能成为国粹,自然有其历史原因,也有其便于传播的优势,但原属地方戏种却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所以地方戏,不能成为“下九流”的判断依据!

至于赵本山是否土得掉渣,也没有理论依据,若演员演了“土得掉渣”的农民,就能证明该演员就“土得掉渣”的话,那么我想全中国的演员,可能都“土得掉渣”——农业大国里的演员,自然总也甩不到身上的农民气息。

身上有农民气息又有什么不好?全中国的人口,农民占大多数,城市人才是少数,文艺为大多数国人服务,有什么错?赵本山及他的小品又有什么错?

当然可以说央视春晚总让赵本山来担担的做法,的确是有点过了,但这也说明:央视重视农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哪怕仅仅是停留在形式上的重视。

当然也可以指责央视不该把某个特定的地方戏种长年累月地在央视反复演绎,不过央视也有央视的难处,如果其他地方戏种的演员能把该地的地方戏演绎得出神入化且能盖过赵本山的水平,那么央视还会一如既往地去垂青赵本山么?

其实,在历次的春晚中,央视除了总喜欢考虑政治因素这一点让国人很不耐烦之外,单就节目的制作和编排方面,还算是相当尽职尽责的,也不单单推出了东北地方戏,更多的是尽可能地去融合全国各地的特色文艺,而这才是央视的一贯做法,不过就具体节目的受欢迎程度而言,赵本山及他的小品,无疑占了头魁。

赵本山并不是央视春晚专断独裁的产物,而恰恰是为数众多的国人自发推举出的压轴人物。

为赵本山去指责央视春晚,意义何在?

文艺批评在更多时候,往往体现出众口难调的尴尬,不论再怎么高明的厨师,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对他的厨艺表示满意。

而在很多时候,还不仅仅是厨师的厨艺问题,比如擅长做川菜的大厨师,偏偏遇到不喜欢吃川菜的客人,那怎么办呢?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不喜欢吃川菜就别来川菜馆磨磨唧唧,那么多饭馆,爱去哪吃就去哪!

顾客可以指责川菜厨师把川菜做得很不地道,味道不正宗,像这种批评是无可非议的,但不能因为某些人自己不喜欢吃川菜就否定川菜的价值,更不能把川菜胡乱给定义成“下九流”。

赵本山的小品,也是如此,南方人可以不喜欢北方戏,但不能因为不喜欢就大加鞭笞,更不能胡乱践踏,正如北方人看不惯粤剧所以很少会对粤剧乱加评论,看不懂可以不看,不看也不证明粤剧就真的不好。

胡说瞎说乱说谁都会,但要想说得有理有据,就有一定的难度,这难度的高低取决于是否专业。

不专业的人,喜欢胡诌八咧,而批评的依据,也往往不过是源于他们的个人好恶,这种做法根本就不是文艺批评,而恰恰是瘟疫皮评——对文艺而言是瘟疫,对批评而言,不过仅限于皮毛阶段的评论。

宋祖德的“批评”,大多停留在“瘟疫皮评”的水平,与宋祖德相提并论的人物,当然还有个韩寒。

这两人,喜欢在文艺界制造瘟疫,当然韩寒自己也早就说过,将来他只选择做车手而不是作家,我想韩寒的这条路总算没有走错——他的确不适合做一个作家,尤其不适合做一个文艺批评家,更不适合做一个“现代鲁迅”。

真正的文艺批评,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2010年3月1日

山野居士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风里桐花香点评:

“文艺批评所遵循的批评基点应该是:言之有物,批之有据,评之有理,辩之以规,论之以矩。”而不应该仅凭一己之好恶就口不择言,大加鞭笞。

文章评论共[1]个
半斤-评论

批评要有明确的指向,不可以一概而论。at:2010年03月01日 晚上1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