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幸福的婚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我看来,“门当户对”的婚姻即是幸福的婚姻。
婚姻本是男女双方的事情,而且是每个人大半生的生活历程。常言道:男怕走错行,女怕嫁错郎。所以要想拥有幸福的婚姻,或者说要有幸福的后半生,无论男人或是女人,“门当户对”便显得格外重要了。
在古代,郎才女貌,门当户对,是不二的幸福婚姻,换言之,每个人的婚姻都是握在家长的手里,在成婚之前男女双方不能谋面,大半生的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只有靠运气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便是最好的例子,尽管梁山伯与祝英台互相爱慕,心心相印,可他们违背门当户对的规律。在等级观念极强的封建时代,一个富家女祝英台如何嫁与穷小子梁山伯?最终两人化蝶共舞,以另一种姿态成就幸福的婚姻。
这里的“门当户对”仅指经济方面而言。
在我看来,“门当户对”,不仅仅只是经济基础,还包括学历志趣修养素质等方面。
幸福的婚姻离不开经济条件的支撑。人无完人。孰能无过?每个人的骨子里都不同程度的寄生着不同的情绪,比如歧视。如果男女双方经济条件悬殊太大,经济条件好的一方会对经济条件差的一方有意无意的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电视剧《金粉世家》中的男主人公金燕西和女主人公冷清秋的爱情故事,充分的诠释了贫富悬殊婚姻的悲剧。结婚之前他们多麽的相爱,爱的多麽浪漫,多麽淋漓尽致,可是到了婚后,由于彼此的生活环境(金燕西是富家子弟,冷清秋是普通家庭的女儿。)的差异,导致生活习惯,思维方式,处事态度的不同,最终,富豪子弟金燕西愤愤的对妻子冷清秋说:“你照照镜子,看看你身上的那一样饰物不姓金。”近乎羞辱的语言,导致那场轰轰烈烈的爱,最终悲凉的分离。这悲剧的爱情,虽是那个时代的缩影,可那种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不会随着时间的逝去而消失的。就像貌似枯竭的枝桠,一旦遇到春风,它依然会枝繁叶茂,葱茏繁冗。
所以,经济条件相似是幸福婚姻的基础。
经济来源有两个,一是来自于父母,一是来自于自身创造,那麽那一种来源会使幸福的婚姻更加美满呢?我问了我身边的姐妹们,答案是,自身创作的经济条件,会使幸福的婚姻更稳固。
幸福的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幸福,还关系着下一代的优劣。如果男女双方学历相当,志趣相投,经济条件相似,那麼在他们的婚姻生活中,他们对各种事物的判断,各种问题的看法,各种事件的处理方法都会达成共识,俩人智慧胜一人,会减少生活许多矛盾和摩擦,是生活中少许多不必要的波浪。他们的后代更会在两人的恩爱理解和包容中健康的快乐的成长。如果男女双方文化素养悬殊,生活中他们会遇到很多的阻力,很多方面不能达成一致,更多的矛盾会在生活中蔓延,甚至波及子女。文化素养低的一方会更多不理智,导致子女在矛盾中踽踽独行,最终影响子女的身心健康。“上梁不正下梁歪”正是总结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逻辑关系。
就像农民在播种季节挑选优良种子一样,如果挑选的种子拥有优良的子房,再播种到肥沃的土壤里,那麽来年一定会颗粒饱满 ,富含营养,而又味美。幸福的婚姻亦然。
在女人,总希望她的另一半富于责任心,把家庭当作他生命的后花园来呵护。在男人,总希望他的妻子为他创造温馨的港湾,来温暖自己疲倦的躯体,来抚慰那颗劳顿的心灵。
如果双方在婚姻生活中都享受到自己所期望的,当然是最上乘的幸福婚姻了。这样的婚姻上升到一定的高度,除了经济条件,志趣相投,还对双方的文化素质和修养有一定的要求。“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便是对这种境界的最贴切的描绘了。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的婚姻生活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鲁迅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母亲大人为他选得一房“门当户对”的好媳妇朱安,并骗回鲁迅先生回家完婚。由于朱安不放脚求学,其结果是鲁迅先生的母亲为自己娶了一房媳妇,终其一生不曾与先生生活一日,直至去世也未能在一起。而先生却在不惑之年选择了自己的学生许广平,成就一番幸福的婚姻。
不过,有一句富于哲理的名言把幸福的婚姻描述得更加淋漓尽致:婚姻犹如鞋子,穿在脚上,你认为它舒服它就舒服。
朋友!你说呢?
-全文完-
▷ 进入刘丽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