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我读《论语》绿杨荫里

发表于-2010年02月21日 早上8:52评论-1条

“绿杨荫里”闲来无事,读《论语》以自娱,生发些许“歪解”,欲吐为快。 

“绿杨荫里”认为:《论语》本身是大于读者思维的,读者与《论语》的交流并非只能一对一,那样的话,孔圣人的言论就太单薄了,体现不了“微言大义”,读者应该能够挖掘《论语》中的多线条阅读价值。现把自己的歪解写出来,以供评析。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常见注解是“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怨恨恼怒,不就是君子吗?” 

我认为应该这样理解:“别人(和自己一块儿讨论学习或探讨问题的人)不智(反应迟钝,不聪明),我本人不愠(不恼他),不是君子的作风吗?”。“知”古同“智”,智慧,即聪明。是说让我们谦虚、谦虚、再谦虚。 

试想:在一块儿讨论、谈论问题,当“老师”的说了一遍,有的人明白了,而有的人不厌其烦地问,或者是因理解不了而不愿接受,当老师的怒而曰“你怎么这么笨?”,这就不是“君子式的老师”了,所以孔子说:人不智,而我不愠,不亦君子乎? 

应该谦虚啊!千万不要“愠而伤害别人”,这是君子应有的修养。纵是不做君子也要谦虚。 

我们有时听他人的言论,大不以为然,哼!你算老几?目蔑视之,色傲怒之,声呵斥之,这都是要不得的习气,还是学习孔子的“谦谦君子之风”吧!看不起别人容易树立“敌人”,会孤立自己的。 

【原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有注解“贤贤易色”为“对妻子应看重美德,轻视姿色”。 

“绿杨荫里”主人以为错误。如果是这样,那么是否可以说“有美德的姿色不好,有姿色的德行不好”是绝对的吗?实际上,“德貌双全”的人不是没有,找对象找个“德行好,相貌又端庄可人”的,岂不美哉? 

易,变也。易色即“变脸色”,是说“以贤为贤应该变变脸色”,不要面无表情,异常冷峻,拒人于千里之外,应该“和颜悦色”,表情让人“感觉很舒服,可亲、可近”。 

那么变脸色干什么呢?“事父、事君、与朋友交”,我们的表情语言要容纳他。如果朋友托你事情,你有冷漠之色,他就要吸一口凉气了。如果你嬉皮笑脸、面无正色地说“没问题”,那他会感觉“不可靠”,当然有时需要活跃一下气氛,开玩笑、吊胃口、摆架子,有时还要“横眉冷对千夫指”,那就超出此“关系范围”了。 

【原文】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有注解为“诗”即《诗经》。非也,诗即“诗歌”。 

诗缘情,言志。诗既有“情”,那么“兴于诗”就是说“想做成一件事,要兴于激情”,激情是动力。礼有“规矩、规则”的意味,做事须依“礼”,不能乱来。成功在“乐”,像音乐那样,有起有伏,最后达到高[chao],收尾,成功的示意图上画的是曲线。 

【原文】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注解认为是“愚民思想”。我认为断句有待商讨,应断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依此解,即利民也,非愚民也!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绿杨荫里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紫云山人点评:

《论语》新解,看完赏心悦目。一篇有思想性的文字。

文章评论共[1]个
半斤-评论

新解中融入了现代元素。欣赏!at:2010年02月21日 晚上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