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知不觉间变成了品德与成就的代名词,与之而来的新事物也如破土而出的幼苗迅速成长,如“挂靠”,如“考级”更如“枪手”,似乎“假”早已变成了真,只要有利可图。
80后一代在社会中逐渐变成了生力军,而且充斥着各行各业,这样,他们的思想和作为直接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命运和走向。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他们从走出校门的第一天起,就被冠以品德与希望的光环。但事实是物欲的迅速膨胀已经污染了这一批象牙塔中研究学问的“未来学者”。当然,无论对任何现象的评判都不能以点盖面,但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们的“质量”或者说“含金量”是否一如既往呢?本专业知识淡薄,社会投机手段高明,或是本专业知识扎实,社会实践归零。问题已不再成为问题,而是一种被大众认可的悲哀社会想象。比如“挂靠”,由第二方公司出钱,帮助某人用暗箱手段获取专业证书,某人依然在第一方公司工作,当证件取得后,证件归第二方公司所有,而名字也记在第二方公司,这样,第二方公司就有了专业人员。某人不必去第二方公司上班,加上第一方公司,就得到了两笔工资,而第二方公司也同样获得了专业资质。如果我把这一现象喻为“点”,那这一“点”是可以盖“面”的,因为各行各业的特殊手段与商业中对大学生的利用和大学生面对物质时的妥协态度让社会的发展道路变得倾斜,还有社会过高的评价更加助长了大学生群体的自高、脱离生活和对物质的追求和痴迷。民族的责任感消失在金钱的漩涡。
“考级”不再是新生事物,而是各行各业中能得到高收入高待遇的必经之路。但“考级”中存在的问题日渐严重,不规范而重视,不严格而必需,让“希望之门”开启的方向出现偏差。应运而生的“枪手”更加跻身于被广大求业大学生们羡慕、嫉妒、享有高收入的惹眼地位。那么能力是否可以跟证书成正例呢?答案是否定的。但就像上一段说过的,对任何事物的评价都不能以点盖面。一些高尖端的科技需要的正是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
现在,在都市中游走的年轻人们越来越发现如果没有关系的介入,考专业证书越发困难。如财会如医生等等,这一现象证明了大学生们已经把学习本身当成了无关紧要的无关问题,更加注重了享受还有只要得到毕业证书就有了保障的幼稚想法。当步入社会参加工作后,学习越发变得枯燥,枯燥的背后想到了捷径,也就是投机。社会是一部大机器,在这部机器中一处外在的磨损不会影响机器的运转。但作为机器核心的大学生群体如果腐化,那么会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如果用可怕来形容是确切的。
那么社会评价人才的标准应该怎样呢?应该从本职工作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为标准,但最初的招聘不能了解一个人的全部,那么证书招聘就变成了一种无奈之举。这种无奈之举却无意中把念大学变成了得到物质享受的最佳也是最快捷的途径。今后该怎样做呢?思考……
2010.2.10
-全文完-
▷ 进入草原——金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