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经》中很多次地提到了天与地。比如在第五章中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意思是说天地是无为的,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只能依照自然界的发展规律生长变化。
在第七章中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是他在赞美天地。天地是客观存在的自然,它由道所产生,并且依道的规律运行。
在二十三章中说: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这是老子在以自然界为例,说明狂风暴雨不能整天刮个不停,下个没完。天地掀起的狂风暴雨都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滥施苛政,残害百姓呢?
他几次说到了天之道。“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招而自来,掸然而善谋”(73章)是说自然之道,贵柔弱,不贵强悍。又有“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77章)则点出了自然界的最初法则。“天之道,利而不害”(81章)是说自然界的规律是让万事万物都得到好处,而不伤害他们。
由此可见,老子对天地的尊崇。天地先人类而生,它才是最伟大的。人类不过是他的子民,可是人类有太可怕的野心,总想主宰天地。他在书中力劝统治者放低自己的位置,尊重天地,尊重百姓,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则不足以取天下”(48章)。
古往今来,研究《道德经》,为其作注解的书很多,从最早的韩非子开始,到现在很多专家,达上千种。可见人们对其实很认可,很重视的。然而,为什么老子的思想到现在却越发地成为了幻想了呢?莫非真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因为不可否认的是,人们越来越不把天地放在眼里了。北雪南旱的异常气候,是天地做的孽吗?深重的大气污染,环境污染是天地做的孽吗?人啊人,莫非真的以为自己能胜天?
那日傍晚,华灯初上,走在大街上,突然觉得脖子有些酸疼,我下意识地做了做头部运动。一抬头,于是望到了天空。一霎那间,我觉得天怎么变得这么小呢?这边是高楼,那边也是高楼,一座又一座楼把天分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天看上去很黯然,很无助。我无从知道天高远在哪里。我想,是不是只有站在高楼的顶端才能体会它的广袤了呢?
我再一看脚下的地,水泥地,灰灰的,硬邦邦的。毫无生气。前方是,后方也是。视线所及处,略微有些不同的只是有些地方是方形的砖。但还是硬邦邦的。泥土呢?没有。我也想起似乎很久没有看到过一片散发着泥土清香的庄稼地了,更没有触摸过养育万物的土地了。我们的土地都到哪里去了呢?
房子,房子,数不清的房子,随处可见。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人啊,为什么这么多的房子都不够?汽车,汽车,到底人们需要多少汽车才感到满足?水泥路啊,水泥路,是不是你们要延伸到每一个角落?难道经济的发展必须要破坏生养我们的土地吗?非得把松软肥沃的土层掩盖在水泥地下面吗?
成都的天常常是灰蒙蒙的。所以天空一旦出现了白云和太阳,成都人就争先恐后地往外跑。休闲娱乐本也无可厚非,可惜的是每一处休闲处的地面就会留下大量的垃圾。天地本是一体,我们可以不感谢上天的赐予,反而要如此不尊重它们呢?
照这样看来,杞人忧天,哪里还是个笑话?。
-全文完-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