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绿染蝶衣这篇杂文,我察觉作者观点有些偏颇,因此也希望发表一下己见。虽然作者标题“写手不等于作家”是可以成立的,但后来总结一句:“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是不可能有名著诞生的。而所谓的写手们,也没有几个会成为真正的“作家。”这基本是一棒子打死的观点。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作家”、“写手”和“作者”,如果有人一针见血的问我是不是作家!我肯定的回答:我一直都把自己当成作者,一个爱好网络文学的作者。
作家——其实这只是一个华丽的帽子。有钱的人可以用金钱买这顶帽子!有权的人同样可以用权谋取这顶帽子!而真正有才学者,也许是农民、工人、打工仔、教师等等,要得到这顶帽子,比登天还难!千里马并不是总能遇到伯乐,有句名言“千里马到处皆是,伯乐可不多见!
由此可见,那些戴上冠冕堂皇作家之名者,不一定都能写出《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穆斯林的葬 》、《呼啸山庄》等水平的作品。如果用这些名作去衡量今天的网络文学爱好者(网络写手),恐天下也就几个作家了!!
我的一位长辈是作家协会的,长辈的很多同事都是作家,但他们从事更实际的工作,而不是写作为生。长辈曾告诫我一句话“要想成为作家,你先看看我这位朋友的书房!”------他的书房全是自己写稿,足足可以装满一卡车。而他只能靠编辑报纸谋生,这算不了名副其实的作家。
每个作家都不是凭空出世的,必须经过学习,磨练,成长,成熟四个阶段。现在网络平台就是一个公平竞争和提供磨练的平台,很多只能算是写手的,也在一步步在成长。这和学画一样,梵高活着的时候,并没有人认为他是画家!
必须批评的是,很多写手只在乎作品的点击量和写作速度,忽视了作品质量,因而成为网络文学肿瘤,绿染蝶衣的批评是十分中肯的。
写出世界名著的作家,在他的年代,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并不是想象中那么伟大和神圣。假如在那年代有网络,相信写手绝不会少,因为穷秀才都想进京赶考博取功名,何况在网上简易得多。
古代的作家,基本都是统治者的文吏,是一种官员。一般老百姓就是满腹才学,而考场失利,得不到功名,最多也是个落魄书生、穷酸秀才或私塾先生。曹雪芹,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后因家庭的衰败使曹雪芹饱尝了人生的辛酸。他在人生的最后几十年里,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十年创作了《红楼梦》并专心致志地做着修订工作,死后遗留下《红楼梦》前八十回的稿子。 《红楼梦》内容丰富、情节曲折、思想认识深刻、艺术手法精湛,是中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他用一生完成这么一部作品,今天的网络文学写手如何能比呢?
写《红楼梦》的前提条件是:曹雪芹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饿死的骆驼比马大,吃饱了写书是不成问题的。
今天的写手可都不是“大官僚地主家庭”,靠文字换口粮的大有人在。读者喜欢掏钱看什么,于是就写什么,网站也不会“痛苦”,这是三赢的。
但我相信有不少写手会坚持走质量路线,就像陈佩斯不会走小沈阳路线一样,因此不能一棒子打死很多写手。
“作家”对于不少写手来讲,已经不再重要了,金庸晚年加入作协受到很多人争议,甚至有人取笑他被“招安”!实际在金老的胸怀里,是不是作家,还重要吗?、
用武侠里一句高深的话来讲------“胸有剑何须手有剑”!
但愿所有文学爱好者能一起维护和监督文学作品的质量,能关注绿染蝶衣这篇很坦诚的杂文。
-全文完-
▷ 进入西山隐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