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友是机器人》在上影前的三个多个月,在我的老家,发了世人皆知的“汶川大地震”,几万同胞顷刻之间离开了我们,过百万的人们遭受了灾难性的打击;伤口初愈之始,地震,却又降临在海地太子港,数陪的人们离开了这个世界,无数的妻离子散,无数的人们无家可归,然而,灾难的痛苦,却不是以数据来衡量和展现。
在这里,我倒不是要说影片与地震有什么因果关系,然而,诸如时空、爱情、乡愁、人性、灾难这些的名词定格在人类之时,在庆幸你我还生之时,在庆幸你我还能如常面对时间和人生之时,我想,除了我们力所能及的为灾难之中的人们略尽微薄之力以外,而面对这些名词,我们是否也该静下心思来加以思索和考量,我们不正是因此类问题而浮嚣烦燥不安吗?
在这个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机器人无疑是时代的宠儿。纵然,它离我们还有些尺度,较之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却多了几分真实、可用和可得。就让我做回领队,走进电影,做回“一郎”,当你遇见未知的自己,时光机器留给我们什么原多有这么多思考。
一.时空
《我的女友是机器人》之转换器就是时空,如此之多的时空切换,不知所云,倒也不为奇怪,而导演不时不在我们呈现一个令人欣慰的女孩,一个让人感动最多的的女机器人。
第一个历史时空走向。没有机器人没出现,2133年,女主角不会买下跟自己一样长像的机器人,也不会取读蕊片,没有感动,也不会回到2007年去见一郎,一郎也不会遇被告ak47击中,只会在东京大地震死亡;而女主角生活在2133年,两者之间没有瓜葛,影片无从说起。
第二个历史时空走向。2007年,一郎遇见了女主角,并对她一见倾心。2008年11月22日一郎没有女主角和机器人,因为此时女主角2007年跟一郎才女貌只有有短暂的相聚,而此时机器人还没有制造,在餐厅被变态大叔用ak47伤了他至残,但他在一周前买大乐透中奖,用61年的时间和财力,制造了机器人。为什么一郎要这样做,因为他对2007年邂逅的女孩恋情不舍,他要用制造了机器人的去重温旧梦,并且将他免受枪残。而后他没有经历地震,也不会出现所谓的修复机器人,而他只有终残老死,身边人陪。机器人不会在2133年出现,女主角也不会有蕊片信息,不会来到2007年。
第三个历史时空走向。一郎在2007年遇见了女主角,他在2008年11月22日终于在餐馆再次遇见了机器人,地震中,机器人救了一郎,一郎同样用了61年时间修复了机器人,然后与机器人共度余生。2133年,女主角买下了跟自己一模一样得女机器人,她把女机器人得记忆copy到自己的记忆里,并爱上了这个男主角一郎,决定去2007年旅游一次,同时,这个时空的历史走向,也将会引发了第四个时空的走向,也就是真正得两个真实得人的爱恋开始了。而这种爱,只是一郎单想思,因为一郎一生都不可能再见到2007年前的那个真实的女孩,让他现在深爱一生的人。这样是一种缺失的爱,同样遗憾终生! 这样看来,制造女机器人的老一郎不存在。老一郎仍然遗憾没有再次遇见2007年那个女孩、把这种爱化为动力,用了毕生精力修复了女机器人、最终在女机器人陪护下安然老死、女机器人独自生活到2133年。女主角在机器人展会上看到是被修复后的女机器人,而接受了机器人记忆,决心去看看2007年的一郎。
第四个历史时空走向。这个时空走向在剧中是没有演出来的,其内容应该全是给读者构架好想象的空间了,女主人公再次从时光之旅来到地震现场时,一郎还是活着的,就这个镜头,但绝对是点睛之笔!
一郎在2007年11月22日遇见了女主角,因为思念那个女孩,他在2008年11月22日终于在餐馆再次遇见了女机器人,最后女机器人在地震中救了一郎,而自己却结束了。这个时候时间旅行让女主角到了地震后的那个画面,到此为止,两个不同时空得相爱的人终于来到了一起,两个真实的人,即将开始一段新的爱情历程。这样一来,两个真实的人从此在一起了,这样就不会发生那个终生抱憾的老一郎去花费一辈子时间造一个人造人,也不会有那个修复女机器人的老一郎,未来得女主人公也不必去买那个人造人了。三个时空得改变,最终引发了两个不同时空、不同年代的两个人终于走到了一起,
年轻的一郎2007年遇见女主人公,2008年遇见了女机器人,逃过了变态大叔的乱枪扫射,没有中彩票、逃脱了东京大地震,震后再次遇见了那个真实的女主人公。这样看来,制造女机器人的老一郎是不存在;女主人公在机器人展会上看到了这个被修复后的女机器人,接受了女机器人记忆,决心时空旅行去看看2007年的一郎,再次决定时空旅游去了地震后的时代,见到了最终变化后的一郎,最终与一郎一起留在了那个时代。
现在,我们用时空轮转的观点来看以上:
因为第三时空里的女主人公要去2007年时空旅行看看最初的一郎,改变了最初、最原始的第一时空的轨迹走向,第一时空发生改变后变为第二时空的历史轨迹了,第二时空里因为制造女机器人的老一郎发送机器人去2008年,改变了第二时空的历史走向,变化为第三时空的历史轨迹,第三时空的一郎自然死后,机器人的存在和老化需要拍卖,引发了女主人公爱上了一郎,并决定去找一郎(这里有两次时间旅行,第一次是为了见到他和女机器人见面之前的他,引发了第一时空的轨迹改变,第二次是为了彻底的与一郎在一起,引发了第四时空的开始)
这里有个隐蔽的细节是:故事所有事件的发生,其实虽然是个轮回的连锁反应,但是最终推理出来的引发连锁反应的关键点,其实就是女主人公的两次时间旅行,而引发这次时间旅行的原动力是女主人公对一郎的感动和爱慕。而在一郎这边,也是一样,双方的努力,跨远了时空的障碍。
写到这里,我尴尬于所学那点物理内容的单薄,中间好几次都停了下来;可能你要问我:到底什么是时空?
我们都知道时空是多元次的,物质的运动构建了时空,宇宙中的时与空是没有间的,间是“人为”的划分。有物才有空,无物无空,物动时自成,物质有不同的成分,通过物理运动形成不同的组合产生不同的化学反应,不同化学反应产生不同的生命,生命产生思维,思维根据自身利益需求分割时空,就叫做时间与空间。
呵呵,是不是很头痛呢。真正的世界末日不是宇宙爆炸,是一切物质静止。因为爆炸还有运动,而这个运动,却是时空的构建之根本啊。如果有一天,我们拥有光机器,科学和科技容不下我们半点随意和任性,看来,尊重现实好些,而影片中的一郎,即使他也是一个大学生,但上课迟到,上课睡觉,混天度日,而这种日子读者你也是有过的吧。就没交上女朋友了,为什么没有?为什么不让?因为导演要把位置留给女机器人和女主角,而一场爱情大戏上演了。
二.爱情
这个故事确实是十分感人的,这是一个时空的轮回,跨越时空的爱恋。如果没有2133年得女主角时空旅行去2007年看看治郎,一郎也不会久久不忘那个女孩,从而也不会被乱枪扫射,然后用毕生精力制造出和那女孩一模一样得机器人,让机器人去圆年轻治郎得爱恋之梦。如果没有和女主角一模一样得女机器人得出现,也不会让她注意及爱上男主人公,而要去看看地震前的一郎。
这正是导演要表达得意思:爱情不受时空得限制。
是什么让爱情飞越时空的限制?
在我看来,是影片中那一句话“我能感爱到你的心”。可以说,一郎在2007年见到女孩,是一见钟情;后来对机器人谈恋爱,情绪发展到高[chao],又在一时之间化着泡沫,在经历一段的一个人的世界后,一场大地震突然来临,这个机器人不顾自我安危,宁愿自己残缺难堪也要营救主人公,在机器人看来,可能是一种职责或任务,而对于一郎而言,说不清对女机器人是撕心裂肺爱情,还是欲报无能的感激,还是对这没有鲜血的牺牲的震憾和愧疚。
有了这狂热的付出,女机器人获得了情感,进而能能够感受到一郎的心。而对于女机器而言,她没有人类的计较、嫉妒、怀疑、自私,她只有付出,真情的付出。
而在此,我将现代人对爱情的一些错误认识在此承述:
1.认为一见钟情才是爱情,存在中介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
2.认为社会发展越发达,更无所谓的爱情。
3.偏片的促长金钱观或价值去向扭曲,进而否定爱情存在。
4.认为爱情是可投资性经营,当实得其反时,因爱成恨。
5.受过爱情的伤,进而否定或认为爱情不存在。
6.分离爱与情的结合,做一次占用、利用之旅。
7.爱情观泛滥化
……
在这里,不求全面,只求推导。
广义上指关系到爱的情感都叫爱情,比如父子之情,亲友之情,师生之情等;狭义的爱情通常指男女之间有爱慕之情,而现实中多指狭义为多。爱情是人与人之间的强烈的依恋、亲近、向往,以及无私专一并且无所不尽其心的情感。在汉文化里,爱就是网住对方的心,具有亲密、情欲和承诺的属性,并且对这种关系的长久性持有信心,也能够与对方分享私生活
在我们国家,也有爱情的法律定义:男女双方之间基于共同的生活理想,在各自内心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身伴侣的一种强烈的、纯真的、专一的感情。解读到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同性恋是不是爱情?从爱情的广义上说,可以成立;但在法律上不成立,有背离于德道,于和谐社会所不可,呵呵,是不是很有意思呢?
爱情的本质是化学反应,由激素和荷尔蒙所散发出特殊的气味由大脑识别,知其喜好,而产生的一种感觉,当然,有很多感觉也是与生俱来,有的是后来培养的,所以有人说“感情是可以培养的”,然而不等于爱情完全可以培养的。
爱情有没有一种可以批定好坏的标准呢?基本上是这样的:美好的爱情是双方以自由为最高赠礼的洒脱,以及决不滥用这一份自由的珍惜。两个方面哟,一是来自由选择对方都深感洒脱而没有付担,一方面又不能泛滥的这种行为。可见,这只是个过程方式的解读,不是以结果来判定,你可以说“爱得好苦”之类的话,但没有强求爱出个好结果来哟。于是,爱情悲情悲剧是否更合情理些,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所以有人说“情场如战场”,刚“失恋阵地联盟”来临,“古人征战几人回”,所以东方不败对酒当歌笑红尘世,所以才有了光耀百世的西腊传说,所以才有了苏东坡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所以才有了香香公主玉石俱焚……
花前月下,男女接吻、拥抱、爱抚以及性行为将爱的表现形式表达得淋漓尽致。而其中关键是一个人对爱人无所不尽其心。而这些用心,事后看来却是如此可爱可痴,不缺有人唱“红尘自有痴情者”。首先是理想化,热恋中的两人会忽略对方的缺点,而夸大对方的优点。理想化可以促使双方相信自己是做了最正确的选择。其次是忍受痛苦。即使被喜欢的人拒绝,这个人也会通过忍受痛苦的方式来使毫无回报的行为正当化。第三是幻想。恋爱中的人会对未来抱有某种幻想,甚至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另外,爱情也会使一个人高度敏感,对对方的行为产生情绪化反应。这不仅带来不安全感,但也伴随着满足感。通过以上特征可以判定爱情的质量。爱情使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了情感以及肉体上的依赖。而失去爱人的时候往往伴随着胸闷、无食欲、失眠、愤怒、沮丧、怀旧、空虚、寂寞、绝望、郁闷、疲劳、反胃、哭泣以及失去信心。
而这些,多少却夹杂着喜欢的感觉,多少次回头时,无不是一种“冲动的惩罚”,因为恋爱中国的人们是否很难将两者区分开来。
爱情与喜欢有四点不同:①爱情有较多的爱情幻想;喜欢则不是由对他人的幻想唤起,而是由对他人的现实评价唤起;喜欢不像爱情那样狂热、激烈、迫切,始终比较平稳、宁静、客观。②爱情与许多相互冲突的情绪有联系;喜欢却是一种单纯的感情体验。③爱情往往与性欲有关;而喜欢则不涉及这方面的需要。 ④爱情具有独占性和排他性,喜欢则不具有。当然,这不是爱情定律,更不可按部就班,如今这个一开放的世界,只是“多了一个爱情杀手”。
智力商数iq、情绪商数eq、财务商数fq、逆境商数aq、可经人指导而改善,爱情商数也是。只可惜我们家长与学校也甚少教育子我们,面对处理爱情或约会的态度,任何子女都可以临时或事后从朋辈传媒中求救。
在我看来爱情商数,该是难度很高的高等数学吧。真正的爱情属于爱情完美主义者,对于常人而言,爱情,多是雾里看花,纵然慧眼一双,又有多少人又能看得清楚楚,明明白白呢?
而影片中,导演只展现一郎与那个女孩子一次牵手,却凝固了爱情内涵和宣泄了爱情的澎湃,这就是影片独到之处,一种理性与感性的美,亲切、率真得像水像空气,既是美丽无缺,却无刻意雕啄。即让人羡慕其纯情的爱恋,又让人发自内心的感叹和深思。
三.乡愁
一郎是不幸的,因为他经历了两次大地震,地震让他的故乡化为乌有,地震又让他生活的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东京),顿然间变成废墟断垣;导演将影片最美的情节,留给了一郎在女机器人时光隧道中的回乡之旅。我折服于导演的构思和安排,即使回到从前的故乡,但却不能跟过去交谈,这是否又为意味着:回忆只是无声的诉说,只是脑海里的电影,只是那山那水那人的深情过往。
于是,我们听着这些美妙的音乐,来到了一郎的家乡。
黄昏之下,成群结队的村人有手持黄灯,缓慢有序的前去参加灯会,远远望去就是一条弯弯的灯龙,在烟雾向前推进;半灰的村舍,雾色下安静的小河,三联石孔的小桥越过的人群;只有小孩子在欢欣乱跑乱叫,声音由远到近,由初渐响;老人在年青女人参护下脸上堆起的笑容,男人们身着白色短衫三五几个边走边栩栩交谈,美不过村妇身上的青色合服,美不过青年女子头上盘结的黑发,美不过夜色中若隐若现的樱花……
一郎几乎叫喊出,队伍中那个串奔的儿时伙伴“介亮”。
走过黄昏,一郎迎来了晴郎的白天,这是一条青石小街,溪边显现几颗喷洒的樱花树,街上有骑自行车的邮递员,有赶羊的村妇,有三两个喝醉的老汉,有在一群小孩子拥簇下边走边笑的快乐疯子,还有小街两旁的红纸小店。突然间,一个身着红色短裙、留有两只辩的女孩子跑到一郎跟前,双手捧起一块石头说:“看看这个!下雨时,一郎给我的小石头,我父亲说这是鲍鱼的化石,比一亿年还早 更早的东西”,然后转身跑回。
走过几排站有挥手的村人的石阶,一郎来到村口不远处,突然间他遇见了童年的自己,身着小白衫黑色短裤的自己,一双白球鞋由速到缓停下来,悄悄的走进打磕睡的老板的小店里,小心翼翼揭开盒子,取出一块糖来,然后又将盖合上,从铺下躲走出来,一双白球鞋又飞快跑远。
这就是童年的一郎,可爱的一郎。
来到自己门前,一个半老女人望穿秋水似的站立望着,“一郎,是一郎吗?”一郎证着了,是奶奶!他正要冲向前去,猛然间 从他身边窜出童年的自己,喊着“奶奶”,朝奶奶跑去,小书包在背上左晃右晃……
“这孩子,肚子饿了吧,快回家,奶奶给你准备饭喔。”
“嗯!”
“有没有惹老师生气呢?”
“嗯,没有!忘记写作业的被赏了拳头,我则是褒奖呢!”
“啊哈哈!一郎真伟大。”
一郎来到屋后,看见儿时的自己,将一个铁盒藏在屋后青色乱石众中,然后得意的离开。
一郎一块一块的拿走那些小青石,捧出了心爱的铁盒。在樱花树的河边,一郎打开了铁盒,里面是几个彩色的螺旋木,几片彩色的飞盘,一张跟奶奶合影的灰色相片,一郎翻过相片,读着“写给未来的我,长大后要当个优秀的科学家。”之中,女机器人还告诉一郎,未来他会说自己说:“假如我,遇见以前的自己,请将我带回故乡。”
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
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移民,谁不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乡愁是文人墨客笔下的主题之一,它在余光中、北石和席募蓉的诗里,在三毛的文章里,在钢琴王子理查德?克莱德曼的琴声里;而这些乡愁或多或少还能在现实中找到真实的影子。至少还有那水那山犹在,虽不可同日而语,但至少可以廖以慰籍。而一郎的可悲的,地震带走他的奶奶,他的同伴,他的乡亲,他的村庄;在思乡与地震的恐惧的较量下,他变得害怕,所以不敢在乡愁面前他不能停留得太久,这一点在影片中有表现。我想,惆怅不绝之下的荡然无存的村庄,世上又有哪个诗人能够将一郎的心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呢?我想,身受地震灾难的诗人,是这个世上最悲情的人物。而出于传统文化不同,导演更多把胶片留给描写一郎逝去的故乡,就是以上我所描写的,只为给观者一个想象的空间。
然笔力不足,难以尽兴。
揭开乡愁上那些最直接的山水人景的面纱,情,成为区别彼此的关键所在。我折服余光中的刀笔,平平的纸面上,刻画出时间与距离的想象,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横向与纵向的交错,而余老却始终在这个交叉点之上。他像一个标杆,超越前人的深度和广深,让后来者难以跨越。
乡愁,是对根的塑源。而在中国的儒学和道学里,都能在这里找到平衡和结合。“落叶归根”就是儒家的思想之一,而故乡里那一座矮小的坟墓,却是最具威力招魂之术,这是道家的依附。在我看来,也只有故乡,才能让儒道之学如此完美的呈现和和谐。
乡愁,该是一瓶35度的乡村白酒吧。随着时间和距离的渐远,不舍变成难舍,怀恋变成怀念,愁绪变成惆怅;后化着一股气,时而冲刺于思乡人的骨髓;一呼一吸之间,弥漫于思乡人的周围。多年以后,眼前之物,已不是多年前那坛普通的白酒,而喝下的,该是最能穿肠入肚琼浆玉液了。
其实,所有的故乡原本不都是异乡吗?所谓故乡不过是我们祖先漂泊旅程中落脚的最后一站。①
四.人性
没有沧桑的行程,是遗憾的。即使现今的社会成就更多的是否有着相同的人生经历,比如读高中考大学,找工作结婚生子等,是什么留住却又变化着不同的乡愁格调,该是人性吧,而几乎面对同样的人事物,很多人却表现着不同的情绪,以至很多时候,我们变得很不了解自己。
当一郎听到机器人告诉他也会死去(其实不说他也知道),他会“像女孩子似的哭了”;当一郎得知站在他面前的只是一个机器人时,他禁不住想看下机器人的胸部有何不同,也想看下机器人有没有穿内裤;当同学都因一郎有这么一个可爱的女机器人的时候,他显得如此骄傲;当舞池内所有的人都向女机器人羡慕其机械舞如此逼真的眼光的时候,一郎却又如此疾妒;当一郎面对自己设计的“爱情考验”失败的时候,他显得如此失落而无法容忍眼前这个乱喝香水煮庞物给自己吃而脾气难以捉摸的女机器人,进而怒吼驱赶女机器人;当活在没有机器人的世界里,无法逃脱教授的“粉笔来袭”的时候,一郎显得如此孤独郁闷;当地震中一郎抱住这个舍身拯救自己的机器人,却又无法面对其残缺难堪的下身的时候;当面对站着一个真实的梦中女孩和女机器人而无法决择的时候……
而这些恐惧、好奇、骄傲、疾妒、郁闷、崩溃、无赖,无不是一个正常人性格的要素之一;而我们又如偿不是象一郎无法正视接受身边发生的这些喜怒哀乐、成败得失之事。其实这些都是人性诸如特征中的一部分。
站在哲学的角度,谈人性更具有备科学性。
人性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的本性。并非是一直停留在“人之初,性本善”或“人之初,性本恶”之上的,而是与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②,这样看来,人性进程一种发展变化的过程。
人性的五个方面:自我批评。自觉地针对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缺点﹑错误﹐作实事求是的检讨﹐以期达到改正的目的;自我表现 。显示或宣扬自己的优点﹐使自己突出;自我意识。通常指人对自身意识活动本质的认识;自我中心。从自己的立场与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如当自己的汤是热的时,就认为别人的汤也是热的。这种认识上的自我中心与利己主义不同; 自我陶醉。谓自己沉醉于某种事物或竟界而盲目地加以欣赏。 自我就是内心深处的自己,真实的自己,自己毫不掩饰的一面
人类总是要求拥有快乐而不是痛苦;总是要求得到尊重而不是贬抑;总是希望有长久的目标而不是虚度一生,这就是人性自然属性,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来:“没有不好的人,只有不好的行为”当然,人性更重要的是,具备社会属性的三个定律: 对行为后果的考虑;对自己长远目标的考虑;对人生价值的考虑。
而影片在刻画人性时,有这么一处相当值得点睛:一郎在女机器人舍身相救下,回牟看见自己期盼已久的女孩出现时,他并没有欢喜如狂,也没有上前迎去,因为怀里还有个如此伟大的机器人,也得考虑下女机器人的感受;他选择了冷静,即使天空雷电交加,大雨倾泻;既使别人死里忙逃生;即使眼前出现了如此真实的恋人,即使女机器人曾经乱吃东西乱喝香水;即使她只是个不解风情的金属体……
冷静沉默下的一郎终于懂了,他哭着,撕心裂肺的哭着,徒手要从废墟中找回那个支离破碎女机器人,尽管自己随时都会再度面临死亡,尽管双手流血不止,尽管找回的机器人耗费他一生的精力来修复,尽管复原的女机器人的目的只为一起看日落……而一郎体现的光辉人性形象,也让他赢得了女孩的爱恋,女孩子深受这种爱的感动,她再也不愿返回2133年,她选择同一郎生活到老。
一郎并不是人性理论的专家,然而他的行为却体现了人性光辉之处;我想,这就是人性吧。
五.灾难
灾难性影片,现在非常爱捧,3d电影更能将做到亦真亦幻,身临其境。虽然影片不及《2012》的在刻画灾难来袭时的宏幅和震撼,然而足以表现地震的真实性和可怕性。一幢幢高楼倾刻坍塌,天空中下着砖雨,地断决裂,人群懆乱狂吠,汽车飞移,广告牌撕裂箭弛,野火四起,天然气无隙不出,电花无所不在,处处是断壁残垣,处处是废墟人尸……整个东京,整个人类在灾难面前,变得不堪一击,脆弱无力。
一郎也无法幸免,他在垂死挣扎,他用尽力气,不能无力爬回地面,脚下是万丈深渊。他绝望嚎叫了,女机器出现了,一支手将他从悬挂的壑沟中绶慢拉起,女机器人的手,成为他的救命稻草。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是,往日那个无所不能的保镖的下身已是残乱不堪,他见过了野尸四遗,却没看过如此这没有血流壮烈,沉重的废墟压住了她下半身,为了营救一郎,女机器人只得牺牲自己,而这种的力量,源于爱还是至高无尚的责任感,已不是事件的关键了。
因为观众的心,主要系于主人公一郎,所以略有慰籍和庆幸.然而这必竟是电影,较之于汶川和海地的地震,那个营救天使无影无踪,面对灾难,我们该如何思索呢?
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森林火灾、农林病虫害;恐怖袭击、误操作、病毒,生态破坏
这些自然和人为事件,对于人类而言都是灾难。
在我看来,伪科学也是灾难,比如“法*工”;其实,科学就是一个圆,科学越发达,未知的世界也越多。而上帝不会庇佑人类,佛祖亦不能回天,只是科学能振救人类。上世纪90年代,世界科学技术摆脱近半个世纪的低靡,部分国人面临改革而来的新思想和五千年根深地步的封建思想的交错冲击,内心的未知世界和迷惑远大于现实中的电梯、汽车……可以说,“法*工”只是钻了时间段的空子,其间也不少于很多知识分子热力跟风,而这些所谓的求功者,都是40岁到60岁之间的人,中心的问题就是如何摆脱所谓的“地球大爆炸”和获得“法轮转世”。我们这一代或者下一代不会从演发此悲剧,因为前车之签,犹如眼前。一个或更多世纪过后,会不会有另一个“邪功”站出来,会不会慰然成风,伤天害理,这很难讲。因为科学与未知从来都是相生相刻,你进我退之式。
“黑人共和国”的海地,是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东临多米尼加共各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式洋,西与古巴和牙卖加隔海相望,按地理位置和国家历史进程,不应该是这么穷的国家。是什么导致一个在北美有着较长历史的海滨国家如此贫穷和面临地震不堪一击?
答案是:没有科学的发展观。
国民科学文化素质低下,政治动荡不安,政府腐败,穷富差距大,基础建筑落后。特别是建筑业面临监管无力,贪图爆利,中间环节多,建材品质低下。面临这个本身还在台风、海啸袭击过后还未恢复的灾后国家,7.5级的大地震来临,无疑是灭顶之灾。
台湾公共卫视,有做这样一个很有深度的节目,叫“海地地震给我们的思索”,请来一批学者专家,对海地地震的分析和评估,如果台湾也面临如此之灾,会怎么办?社会、政府、单位、人民、面临怎么的考验,如何振救城市化地震以及针对到个人、政府该如何改进?我想,国内还没有这样的节目,而几个“深入”报道“汶川大地震”的几个学者,是否也“不得不终”,在称赞人民军队的救死扶伤之后,我们的社会和国家是不是该把眼光放得更开些呢?
只有拥有科学文化知识,人才抵御愚昧;只有科学的发展观,国家才会在风雨中前进,人民的生命财产才得以保障;只有依靠科学,人类才走向得更远。
(尾)
如果说我撒只是一张网,那么,以上几点只是擒住些几条小鱼罢了;在我看来,漏网之鱼,还有很多;然而,终觉得捉鱼之时,捉襟见肘,难尽其意。还是那句话:不求全面,只求推导。
但真正让我进入一种震惊和陌生,竟是一部电影给予的冲击,依我的脾性和年龄,不会如此却步和迟疑,是一个年青写手的狂想还是自不量力?是生命给予过重的负荷还是今天留给明天烙印的问号?是历史给予的恩惠还是时空留下的遥远的绝响?当我们遇见未知的自己,一份来自二十年、三十年的沉淀,只不过是原本属于已知世界中的找出一些未知的领域而已。所以,我还不是靠打鱼为生的人,大家都坐收渔翁之利,那后人怎么办?
注解
①: 杨明《我以为有爱》
②:《马恩选集第一卷》
-全文完-
▷ 进入雪景雪情雪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